前几天有人私信让我聊聊刘峙,那就今天聊一聊。
刘峙是保定军校二期的毕业生,资历自然是不用说的。初期在滇军里混,后来转投黄埔军校当教官,就抱上了校长的大腿。所以他在常公嫡系黄埔系里,是属于老师辈的老资格了。
现在我们说起刘峙,当然最著名的就是《淮海战役》里那个段子,他自己跟在座的高级将领说,大家都说,徐州是南京的大门,应当派一只老虎来,派不了老虎,起码也要派一只狗来,没想到派来的是一头猪。
所以,大家对刘峙的印象其实都是比较刻板的,觉得他就是一头猪。但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他从东征、北伐开始,就一直跟着常公混,起步就是师长,之后历任军长、集团军总指挥、军团中等职,到1935年铨叙军衔,他就已经是二级上将了。
这个时候的二级上将很值钱,数量有限,他能得到一个,是不容易的。无论是北伐,还是中原大战,还是历次常公与其他大小军阀的战争,他都是很卖力的。这段时间,虽然用兵比较平庸,但也很少出什么太大的差错。
毕竟保定军校的军事教育还是比较完整的,和黄埔军校那种重政治、轻军事的基层军官速成班教育方式不同,基本的军事素养都是有的。
到抗战时期,他在第一战区先担任集团军司令,在华北一带作战,之后又当战区副司令长官,重庆卫戍司令等,到抗战结束前,接替孙连仲出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是级别比较高的将领。
抗战结束后,他担任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先指挥围攻中原解放区,迫使大别山我军突围转战,放弃了大别山地区,完成了常公部署的中心突破任务,将北方我军各解放区切割开来,以便之后各个击破,分别消灭。
但是,到1948年初,豫东战役的时候,刘峙的大兵团作战指挥能力已经暴露得非常明显,就是应变能力不足。但从国军的角度看,虽然损兵十万,但仍然收复了开封,迫使华野粟裕仓皇撤退,这也算是完成任务。
之后,济南战役结束,王耀武被俘,国军机动作战部队不足,不得不收缩战线,集中兵力,准备与我军进行战略决战。所以,国军按计划放弃了中原地区,将中原地区的部队向淮海地区调动,孙元良兵团原本就在郑州一带,就是这时候调到了淮海战场。
在考虑淮海战役的国军总指挥人选的时候,其实国军高级将领多数都是认为白崇禧是比较合适的人选。白崇禧确实也奉召从武汉到了南京,一开始听国防部作战听汇报战场情况,也是问这问那,跃跃欲试。但是晚上见了李宗仁,连夜回了武汉,拒绝接盘。
接下来的人选其实就不多了,这时候资格够,又能指挥得动淮海战场上的几个中央军兵团的,实际上就剩下了蒋鼎文和刘峙两个选项。但蒋鼎文从豫湘桂大溃败之后,实际上就离开了国军一线指挥,所以实际上就只有刘峙这个选项。
而且,这个战场上预定的几个主力兵团中,绝对主力是第二兵团邱清泉部,也就是第五军为主的部队,再就是可能调来的黄维兵团,所以资历上要能镇得住邱清泉、黄维这些人,同时又要有一线作战指挥能力。
刘峙的郑州绥靖公署和徐州的绥靖公署刚撤销,成立了徐州剿总,所以刘峙其实就是唯一合适的人选。其他无论是宋希濂还是杜聿明,都只能是辅佐他,不能替代他,因为资历不够,级别也不够。
但是,因为指挥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实际负责军事指挥的是杜聿明,所以对刘峙并不重视。而在杜聿明到任之前,刘峙确实也犯了严重错误,也就是在何基沣、张克侠起义之后,他仓皇调动部队,将孙元良兵团北调,没有注意保护徐蚌铁路,给之后的会战挖了个大坑。
杜聿明到徐州之后,刘峙就先带着剿总的人跑蚌埠去了,后面的指挥就都是杜聿明负责,和刘峙没多大关系了。
让白崇禧带着逃吗?
本山大叔[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