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无情流逝,那些曾为中国革命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的老红军战士们也渐渐地离我们而去。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是红军精神的传承者,更是中华民族的英雄。然而,如今还在世的老红军已经寥寥无几,他们的每一次离去都让人痛心不已,但他们留下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1.王扶之,1923年出生于陕西子洲,12岁参加红军,因年纪小谎称16岁才得以加入。他曾在红26军“少共营”担任测绘员,后出任通讯参谋、作战参谋等职。抗日战争时期,跟随部队辗转多地,为抗战胜利做出贡献。解放战争时期,在姜家店阻击战、解放锦州、解放天津等重要战役中表现出色。新中国成立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战场上英勇无畏,曾遭埋38小时后生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是在世的唯一的1位开国将军。

2.王全英,这位1921年出生的藏族女红军,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来自四川金川的一个贫苦家庭,幼年失去双亲,甚至沦为奴隶。1935年春,红军长征途中来到金川,王全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红军,并成为少先队员。在长征途中,她为部队带路、护理伤员,尽管条件极其艰苦,但她从未退缩。如今已经104岁高龄的她,依然积极地向年轻一代讲述着过去的故事,传承着那份坚定的信念。

3.胡正先的经历也同样令人动容。他出生于1918年,十岁便秘密加入共青团,随后参加了红军。起初他只是个放哨的哨兵,但他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刻苦学习无线电技术,抗战时期胡正先被调到延安中央军委三局,后负责敌军情报侦察的军委二局工作。逐渐走上了通信联络的重要岗位。在渡海作战时,他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为战役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此后,他还参与了辽沈、平津等重大战役,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胡正先任广州军区三局副局长、总参谋部三部局长、参谋长、副部长等职。
4.马志选是另一位值得尊敬的老红军。他生于1918年,1932年参加红军,历经无数战斗洗礼。他在红四方面军第11师33团当过战士,曾三过草地、两爬雪山,艰难困苦从未磨灭他的革命意志。后担任八路军第129师769团侦察排长、特务营连长等职务,参加了奇袭阳明堡、粉碎九路围攻、响堂铺伏击战、百团大战及平汉战役等诸多著名战役。在响堂铺伏击战中,他所在的侦察排有45人参战,牺牲3人,负伤5人,共消灭日军170人,180辆汽车被毁。这些战役的胜利,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他被任命为华北军区军械部总库库长的首任库长,为国家的建设默默奉献。尽管身上带着两处枪伤,他仍被授予上校军衔。面对荣誉,他淡然处之,心中始终铭记着那些牺牲的战友。
马志选晚年生活在山西太原,虽然身体有所不便,但他仍然关心国家大事,每天都会准时看新闻或听新闻。他对孩子们的教育非常重视,要求他们如果能够为国家贡献力量,就最大程度地去做;如果不能,就做一个爱国的普通人。他的一生体现了坚定的信仰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

5.鲍彦章则是一位经历了百团大战的老红军。他生于1923年,1936年跟随哥哥参加了红军。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荣获了十枚勋章,这些勋章见证了他为国家和人民英勇奋战的历程。如今已经102岁的他,虽然身体状况不佳,但依然热爱朗读党章,那一字一句中饱含着他对党的忠诚和信仰。
而不久前离世的开国上校闵敬德更是让我们深感悲痛。他生于1915年,15岁时便参加了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历任多个职务,从普通战士成长为重要的指挥员。他参与了鄂豫皖反“围剿”作战、红二十五军长征、八路军反“扫荡”和反顽斗争,以及辽沈、平津等重大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也一直为国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默默耕耘。

这些老红军们的一生,是对中国革命历史的生动见证。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乃至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个人的回忆,更是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英雄们的身影正逐渐远去。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1月14日,还在世的老红军仅剩下5位。这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保护和关爱这些老红军及其家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老红军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和精神。同时,我们也要加大对老红军及其家属的关爱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医疗保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红军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