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农历的三月初三,也被称之为“三月三”,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名叫上巳节,这个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祓禊之俗”,人们在水边沐浴、祭祀,以驱邪避灾,祈求安康。
汉代以后,上巳节逐渐融入民俗,成为集祭祀、踏青、社交于一体的综合性节日。魏晋时期,文人雅士更以“曲水流觞”的雅集活动赋予其诗意,唐代则定为官方节日,盛况空前。如今,上巳节虽与清明习俗交融,但其蕴含的祈福文化与养生智慧仍值得传承。那么在这天有啥讲究和传统呢?今日三月三,提醒中老年:1不动,2不开,3不吃,寓意人安日子富。
1不动
耕地劳作
三月三正值春气生发之际,阴阳交替,民间有“动土伤身”的说法。传统认为,此时地气未稳,贸然动土或进行剧烈劳作易扰动体内阳气,引发旧疾。
而现代科学也提醒,春季温差大,中老年人免疫力较弱,应避免过度劳累或高风险运动,以防意外。而如果这个时候耕地劳作,对于体力的消耗也是巨大的,还容易导致身体不适。
在这天的时候,我们可以效仿古人,多休息一下,这里建议大家多晒太阳,适度散步,顺应自然节奏,静心调养,以蓄养体力。
2不开
夜不开窗
三月初三还有“鬼节”之称,民间传说夜晚阴气重,邪祟易扰。习俗提醒,中老年夜间尽量不外出,关闭门户以避晦气。所以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检查门窗是否关好。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春季昼夜温差大,夜晚寒湿重,易诱发关节痛、感冒等疾病。尤其是晚上,窗户打开的话,冷气会侵入,这样更容易导致出现疾病,所以在这个时候,要懂得注意保暖。
3不吃
不吃凉拌冷饮
三月三食俗丰富,但中老年人需格外注意。忌生冷,如冷饮、生瓜果等,以防损伤脾胃阳气;同时还要忌油腻,避免暴饮暴食加重肠胃负担;中老年人脾胃本身就比较弱,一旦吃错了东西,也容易出现身体不适。
另外还要注意一些过季的食物,比如冬季储存的萝卜、白菜等,可能营养流失,滋生细菌,这个时候也要少吃,甚至不要去吃。
最后,就是田地之间的一些野菜,它们本身寒性就比较的大,如果这个时候去吃的话,也容易导致身体的不适,甚至引起腹泻等问题,所以这种我们也不要去吃。
不知不觉三月三,已经到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当中,我们应该效仿古人顺应天时、趋吉避凶的智慧。尤其是中老年人,更是要懂得遵循“1不动、2不开、3不吃”习俗,这个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更是对健康的守护。此外,在这天如果有时间的话,还可参与踏青赏花、家人聚餐等积极活动,以乐观心态迎接春日,同时祈愿家安人康,福气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