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编辑:淩轩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4月24日17时17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实现了点火发射,这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五次载人飞行任务。
目前,执行发射任务的3名航天员已经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九号的三名航天员成功会师。

在全国人民为这次载人航天而欢呼的时候,也有不少人对这次执行任务的3名宇航员产生了兴趣。
有网友发现,本次执行发射任务的三名宇航员中,有两位是河南籍。在此之前还有刘洋、江新林两位河南籍宇航员也执行过载人航天任务,也就是说,仅仅是河南一个省就出了4个宇航员。

有人可能觉得4个宇航员听上去不多,然而到目前为止,整个中国也只有24名宇航员登上过太空,河南已经是航天员数量最多的省份了。
为什么河南出的宇航员这么多呢?网友在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后,最终总结出以下5个原因。

●—≺五个原因≻—●
人口基数庞大。河南是人口大省,常住人口接近一亿,在中国位列前三。
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意味着河南具有广大的人才基础,相比其他省份具有在人才选拔上的先天优势,自然可以选拔出更多的航天员。

人口数量是河南航天员频出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不然无法解释为什么人口比河南更多的广东和山东两个省加起来只出了一个航天员。
重视教育和高考。河南高考是出了名的卷,人们都调侃:河南每年考生数量全国第一,每年回家复读的考生数量同样是全国第一。
地狱级别的考试难度与录取难度,让河南的考生们拼命学习,老师和家长们更是为了孩子的升学忙的焦头烂额。

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河南学子,相比其他其他省份的学生往往会具有更厚实的知识基础以及更稳定的心理素质,也就更容易通过航天员的选拔测试。
以这次执行发射任务的两位河南籍航天员为例,担任指令长的陈冬在90年代高考中以620分的优异成绩考进了长春飞行学院,另一位航天员陈中瑞同样是毕业于长春飞行学院的高材生。

陈冬
航天历史悠久。许多人不知道,河南其实是中国航天事业中最重要的战略基地之一,有着丰富的航空航天历史与传统,曾经涌现出诸多航空航天事业的杰岀人物。
除了4名航天员之外,河南甚至还出过3个空军司令员,分别是来自河南沁阳的开国少将马宁、来自林州和郑州的两位空军上将曹双明和乔清晨。

在这种历史传统的影响下,河南的航空航天氛围相当浓厚,也为河南培养航空航天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
以参加这次发射任务的陈中瑞为例,他从初中开始就梦想能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
在这个梦想的驱驰下,他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普通学生成为一名飞行员,再到今天成为了神舟二十号的载人航天员。

政府大力支持。近年来,河南当地政府也在主动配合国家建设航天的的需要,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最大的贡献是在高校与科研资源上的投入。
为了配合国家的航天事业,河南近年来在高校与科研资源上大力投入,支持郑州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长期与国防事业合作,注重高校人才培养,优先筛选航空航天人才。

在科研层面,河南不仅增加了高校的科研经费,同时还在努力构建一条商业航天全产业链。这条产业链集卫星制造与发射与一体,它的运转也在间接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输送人才。
有了河南政府主动融入建设航天强国的举措,河南的航空航天氛围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土壤会更加肥沃,自然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航空航天人才。

●—≺文化底蕴≻—●
除了以上四点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常常被大家忽略的因素,也是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河南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历史文化看似与航空航天没有什么联系,实际上却密切相关。
要想成为一个航天员,首先必须要有坚定的个人信念。

因为踏上这条路就意味着你大概率要舍弃很多追求个人幸福的机会,要全身心的将自己投入到对航天事业中,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光有梦想与信念还不够,要成为航天员还必须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刻苦训练,通过各项高难度的考核,从理论知识到身体机能,每一项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只有精英中的精英才能通过。

所谓“多难兴邦”,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艰苦的环境铸就了河南人民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让河南披上了不畏艰难、用于斗争的文化传统。
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赋予了河南人民强大的精神力量,让这里的人才可以咬牙通过严苛的航天员选拔,这就是为什么河南航天员频出的最重要原因。

河南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战略要地,为建设航天强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如果要建立真正的航天强国,只依靠一个河南是不够的,要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共同支持,希望各省市齐头并进,为中国航天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