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据光明网报道,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修正案,将中国进口产品关税税率提至20%,中美关系再受冲击,中方回应备受瞩目。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这一关税调整行为,对中美贸易格局影响巨大。在2024年,美国军费开支占全球军费的40%,是世界第一军费大国,这种高额军费支出背后,是美国试图维持其全球霸权的野心。如今在贸易领域,提高关税的做法同样是其“美国优先”霸权思维的延续。从贸易数据来看,近年来中美贸易规模庞大,贸易往来频繁。特朗普将中国进口产品关税从10%提升至20%,这一举措使得中国众多出口企业面临巨大压力。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成本大幅增加,一些原本依赖美国市场的中小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甚至可能面临生存危机。例如,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其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因关税上涨而大打折扣,订单量可能大幅减少。
中国也迅速做出回应,从下周开始对鸡肉、猪肉、大豆和牛肉等多种美国进口农产品加征10%-15%的关税。美国农业一直以来对中国市场依赖度较高,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的重要出口目的地。此次加征关税,对美国农业产业造成沉重打击。美国的农民面临农产品滞销、价格下跌的困境,农业相关企业的营收也将受到严重影响。这一举措也表明,中国在面对不合理贸易政策时,坚决维护自身利益,不会坐视不管。
特朗普(资料图)
在投资领域,美国一系列政策变动也给中美关系带来新的挑战。2025年2月21日《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指出CFIUS审查的诸多变化。美国政府停止使用复杂的CFIUS缓解协议应对“外国对手国家”投资,限制与中国有关联人士投资美国关键战略部门,这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市场投资环境。中国企业赴美投资,本是基于市场需求和互利共赢的目的,却被无端限制。比如,中国一些高科技企业想要在美国进行技术领域投资,拓展全球业务,但由于这些政策,投资计划被迫搁置。
美国还寻求加强CFIUS对绿地投资的权力,扩大“新兴和基础”技术定义,保护“敏感设施”附近的美国农田和其他房地产。这些举措看似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但实际上是对中国正常投资的过度防范。绿地投资本可以为美国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却被美国政府以莫须有的理由加以限制。而对于技术定义的随意扩大,使得中国企业在技术合作和投资时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美国在对外投资计划方面也对中国施加限制。特朗普政府考虑对美国在中国的对外投资实施新的或扩大的限制,涵盖生物技术、高超音速等多个领域。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美国企业在中国的利益,也破坏了全球产业链的稳定。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限制投资将使美国企业错失许多发展机遇,同时也影响了中美在相关领域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特朗普(资料图)
在人权问题上,美国更是无端指责。特朗普政府继续支持《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这完全是对中国的污蔑抹黑。该法案禁止新疆相关商品进入美国,毫无事实依据。新疆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强迫劳动”,这是美国借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试图破坏新疆的稳定和发展。这种行为严重伤害了中美两国人民的感情,也给中美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面对美国一系列不合理的举措,中方回应措辞罕见。在外交场合,中国明确指出美国的做法是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体现,严重破坏了国际秩序和规则。中国强调,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坚定不移的底线,对于美国的不合理行为,将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进行反制。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但前提是美国必须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摒弃霸权思维。
当前的中美关系正处于关键节点。美国一系列行为严重破坏了两国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基础。中美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美国应认清形势,停止这些不合理的政策,回到理性务实的合作轨道上来。中国始终秉持着开放、合作的态度,愿意与美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但绝不容忍美国的无端挑衅和侵犯。未来中美关系走向何方,关键在于美国能否做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