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临终托孤时,曾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诸葛亮不以为然,不仅提拔马谡做了丞相参军,两人还非常投机,经常彻夜交谈。(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马谡最终没能守住街亭。貌似是刘备看人比诸葛亮更准,但其实刘备的话疑点重重。而且,诸葛亮也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刘备话中的几个疑点
1.刘备此时的判断力靠谱吗?
即便刘备年轻时看人很准,先后提拔了魏延、霍峻、李恢等名将。但此时的刘备已处于一个60多岁老头的弥留之际,判断力难免下滑。而且刘备刚刚经历了夷陵大败,犯了“八里营连营”这样的低级错误,几乎葬送了蜀汉政权,他的判断力很难不让人怀疑。
2.刘备为什么说得这么笼统?
刘备突然怎么说,依据是什么?如果刘备能举出一两个实打实的例子,可能更有说服力。如此笼统的一句话,想把一个人定性,要扭转诸葛亮对马谡的固有印象,确实有点强人所难。
3.刘备为何没有考虑培养马谡的可能性?
刘备死时的公元223年,马谡只有33岁。即便马谡实战经验不足,但他表现出的才能,足以证明他是蜀汉少有的智谋之士。只要加以重点培养和实战锻炼,马谡一定能成长为蜀汉的中流砥柱。
4.刘备临终时为什么单说马谡?
这是最大的疑点。刘备临终,时间已然不多,想说的话肯定说不完,为什么会刻意提起当时一个小小的马谡?
刘备托孤时,本就只有诸葛亮和李严等重臣在身边。而且刘备这话比较得罪人,应该是单独和诸葛亮说的。既然如此,《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如何得知的?刘备有没有说过这句话很值得怀疑。
在《三国志 陈寿传》中写到“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显然,诸葛亮一家和陈寿一家有较大的矛盾。
不排除是陈寿夹带私货,用已有的结果(马谡守不住街亭)编造一句刘备预言性质的话,显得诸葛亮不会识人,有黑诸葛亮之意。
所以,刘备很可能没有说过这句话。即便说过,也并不具有建设性。
诸葛亮是怎么考虑的?
蜀、魏两国的实力差距过大,北伐绝对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已经48岁。古人平均年龄本就不长,战争更是充满风险,多年劳师远征,即便不战死,也有可能病死或遭遇其他意外。
作为蜀汉的军事统帅,诸葛亮不能不为自己的身后事、为蜀汉的未来、为北伐的可持续性考虑。
所以,第一次北伐除了攻城略地,更有培养接班人的意味在。
对于接班人,诸葛亮最看重的是什么?
《隆中对》中,诸葛亮曾对刘备说:“以弱胜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虽然蜀汉相对曹魏存在实力上的劣势,但诸葛亮认为依靠人谋可以扭转这种劣势,这也是他选择接班人最看重的一点。他要找的不是能独当一面的将才,而是能像他自己、周瑜或者司马懿这样的帅才。
《三国志》提到马谡才气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深为器重。诸葛亮和马谡交谈时,一定会被马谡的那些奇思妙想所触动甚至惊奇。所以,才会“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即便马谡没有实战经验,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诸葛亮自己不也曾是没有任何作战经验的一介农夫?怎么一出山就能在赤壁大放异彩呢?
马谡的参军一职也显示了诸葛亮对他的重点栽培。因为后来的蒋琬、费祎、王平等军政人才都做过丞相参军。
蜀中人才凋零。马谡相对于剩下的人,也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1.魏延。魏延虽是独当一面的大将,但并非诸葛亮、周瑜、司马懿这种军事统帅,不以智谋见长。而且魏延性格高傲,和同僚们的关系处理得不好。他的结局也证明了这一点,诸葛亮死后,魏延和杨仪水火不容,蜀汉官员竟然都一边倒地支持杨仪,魏延被污蔑造反,遭到诛杀。
2.吴壹。《三国志》中对吴壹的描写少得可怜,甚至连专门的吴壹传都没有。但吴壹的妹妹是刘备的妻子,似乎靠着这层关系,吴壹在朝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但要做诸葛亮的接班人,他还不够格。
3.赵云。赵云虽然早就证明了自己,但太老,没有年龄优势。更何况年纪一大,能力自然也跟着下滑了。
4.姜维。姜维是降将,当时在蜀汉军中没有任何资历可言。虽然姜维的能力很惊艳,但要获得诸葛亮的彻底认可,他还需要时间。
5.王平。王平当时也是降将。而且,王平的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检验。
也因此,虽然魏延、吴壹等人当时镇守街亭的呼声很高。但为了培养马谡,诸葛亮还是坚持选马谡做守街亭的主将。(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诸葛亮有没有冒险?
虽然有培养接班人的意味在,但守街亭如此重要的任务,诸葛亮为什么要交给马谡,是不是有些过于冒险?
因为街亭争夺战中,蜀汉面临着种种不利局面。
1.兵力。街亭之战中,张郃的兵力足有五万。诸葛亮首次北伐所带的总兵力不过6万,而且赵云一部在吸引魏军主力,一部随诸葛亮对战郭淮,不可能派给马谡很多兵马。加之街亭之战中,作为马谡副手的王平只分到1000余人,按蜀军军制计算,马谡所部最多不过8000人。如此,则蜀军在兵力上劣势明显。
2.地形。街亭地区的所谓“当道”,也就是两山之间的山口,是一块面积很大的冲击平原,基本无险可守,以步兵为主的蜀军要在这里阻挡以骑兵为主的魏军至少十天,其难度可想而知。所以说,街亭地势对蜀军很不友善。
3.工事。街亭地区没有城防,而且时间仓促,防御工事也来不及搭建。
显然,街亭总体易攻难守,而且魏军成倍于蜀军。守住街亭的难度不是一般大。诸葛亮肯定要将此重任交给军中最有谋略的人,这也源于他那句“以弱胜强者,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也”。
而马谡的谋略早有充分体现。孟获作乱时,马谡就建议诸葛亮“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彻底收服孟获。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建议。
马谡的这一建议具有相当的战略高度,而且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孟获在诸葛亮生前没再叛乱,这就让诸葛亮对马谡更加赏识了。试问,在当时的蜀汉,还有谁能像马谡这样为诸葛亮提建议还能被采纳的?
才器过人的马谡毫无疑问是诸葛亮眼中谋略最强、最有可能守住街亭的人选。诸葛亮希望凭借马谡的奇谋能扭转种种不利局面。
如果马谡守不住街亭,那至少在诸葛亮看来,他手下就没人可以守住街亭了。
从此战的过程看,马谡“舍水上山”是想学韩信背水一战,在绝境中让蜀军爆发出成倍的战斗力。但无奈双方兵力差距过大,马谡最终没能守住街亭。
王平的当道下寨是另一种思路。但前文提到,在地形相对开阔的街亭,以步兵为主的蜀军要想抵挡成倍于己方、而且以骑兵为主的魏军,无疑是很非常难的。
诸葛亮亲自下场或许可保街亭无虞。但诸葛亮此时还有更重要的任务,他在率兵与郭淮决战,实在分身乏术。
守不住街亭马谡固然有错,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是两国的国力差距使然。还有,马谡千不该、万不该在失败之后做了逃兵,虽然他后来有悔意,但诸葛亮却只能无奈地“戮谡以谢众”。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微信公众号:雪千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