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宋教仁的主谋,受绞刑因体胖而头身脱离,曾孙是超级功夫巨星

赵婧瑶说历史 2025-04-26 10:18:56

1913年3月20日22时30分,上海老北站,沪宁快车启动前往南京下关,开始检票。

宋教仁携黑色皮箱步出贵宾室,至检票口处,与黄兴、廖仲恺、于右任等送行者挥手作别。

同盟会改组国民党后,宋教仁任党首,并在国会大选中获胜。他计划依照欧洲“内阁制”先例,以党首身份组建内阁。

宋教仁此行计划在南京下关转乘,过江后改乘平浦列车前往北京。

此时,一五短身材男子突现,持勃朗宁M1900手枪,于宋教仁背后连射两枪,随即转身逃离,慌乱中不慎摔倒。

其中一发子弹自右肋斜穿至腹部。

宪政初现的曙光黯淡,再度消逝。

宋教仁遇刺案仍存历史谜团,普遍认为袁世凯、赵秉钧下令实施。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中华民国史》明确认定,有证据证明袁世凯指使属下所为。

有研究指出,袁、赵二人缺乏充分的行动动机。

但无论如何,执行暗杀任务的那三个人是确凿无疑的。

直接开枪的杀手是五短身材的男子武士英,兵痞背景,表面经营上海古董生意,实为职业杀手。子弹涂毒显示其专业性。

刺杀成功后,武士英藏匿于上海法租界应夔丞家,但很快被公共租界巡捕房捕获。他供认,是应夔丞(字桂馨)出资指使他行刺。

应夔丞身世复杂,早年就读于上海梅溪书院,后成为工程师,在汉阳铁厂任职张之洞麾下,继而在安徽担任巡捕营管带。

1894年,他捕获龚照后反被其发展入革命党,遂辞职赴上海。曾在沪军都督陈其美处任谍报科长,后于孙中山总统府担任卫队长。

因贪污卫队经费被革职后,他成为黑帮首领,将青、红帮合并成共进会,并担任会长一职。

普遍认为袁世凯是共进会的幕后资助者,然而,这一观点尚缺乏确凿证据来支持。

应夔丞、武士英的刺杀行为被认为受袁世凯掌控,因应夔丞与袁世凯亲信、内务部秘书洪述祖关系密切。

应夔丞因湖北马队兵变被黎元洪镇压并通缉,经洪述祖斡旋取消。1912年12月,他应洪述祖邀前往北京,据传见袁世凯与赵秉钧,但袁亲自接见之事存疑。

洪述祖出身显赫,乃清代名臣洪亮吉玄孙。清末,他因科举不第转为幕僚,历侍陈宝琛、左宗棠、刘铭传等多位显赫东家。

此人品德不端,为刘铭传幕僚时,负责赴英购船,却借机侵吞公款。事发后,被刘铭传察觉,终致锒铛入狱。

刑满获释后,经同乡盛宣怀引荐,他前往朝鲜负责电报工作,期间与负责经略朝鲜的袁世凯相识。

袁世凯任大总统后,其亲信得势,洪述祖被任为内务部秘书及总统府顾问。

1913年1月,即刺杀案前两月,洪述祖偕应夔丞赴上海调查“欢迎国会团”,并于当月末返回北京。

应夔丞在确认武士英成功后,向洪述祖发电报邀功:“匪首已除,堪以告慰。”

应夔丞与宋教仁无交集,往昔无怨,近日无仇,缺乏刺杀动机。

因此,应夔丞接受洪述祖的直接指令,此乃确凿无疑。

应夔丞被捕后越狱成功,藏匿于青岛德租界。不久,他再遭枪杀。

这种离奇遭遇,若无不正当之处,难以令人信服。

洪述祖在武士英与应夔丞被捕后,于1913年3月26日逃离北京,前往青岛德租界藏匿。

1914年9月,日本占领青岛并没收洪述祖房产,他化名张皎厂逃往上海。三年后,国民党侦得其踪迹,宋教仁之子宋振吕亲自抓捕,并将其押送至北京审判。

袁世凯此时已病逝,其支持力量随之消失,靠山不再。

有研究指出,洪述祖或擅自指使应夔丞行刺宋教仁,意在取悦袁世凯,但袁世凯可能对此并不了解。

洪述祖作为刺杀案主谋,证据确凿,无可抵赖。

1919年4月5日,洪述祖被处以绞刑。

民国首行绞刑,因操作生疏且洪述祖体胖超重,竟在重力影响下导致身首分离。

场面异常恐怖,令人心悸。

我认为宋教仁遇刺案,袁世凯或许真的不知情,更可能是洪述祖擅自决定,而非袁世凯授意。

袁世凯老谋深算,不至于在上海火车站公然枪击政治对手。此举有违政客风范,显得极不理智且不合格。

洪述祖在刘铭传麾下时贪墨公款,1909年任北直隶井陉矿务局总办,因贪回扣出卖国家利益,被陈夔龙革职。若非袁世凯保全,他当时即遭法办。

洪述祖之子洪深,乃著名戏剧导演。建国后,他担任对外文化联络局局长一职。

一子名为洪叔云,乃知名电影编剧,就职于香港南洋影片公司,且与当红女星容玉意结为连理。

洪济,另一子,乃知名电影导演,擅长武打片,就职于香港邵氏。曾执导《方世玉打擂台》、《火烧少林寺》等,提携王天林,并使于素秋成名。

于素秋之父乃于占元,他创办的“戏剧研究学院”由洪济出资。洪济更将自家孙子送入该学院学习。

于占元弟子统称“七小福”,洪深之孙,因其背景,自然成为其中领军人物。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