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丁字街敬老院这块建筑,还记得吗?

老马见闻 2021-11-20 11:31:24

自从安康城堤开了兴安门,很少走丁字街和走朝阳门了。

前两天路过,发现一院高墙,现在是一个废品收购站。

记得90年代时候这块一直被称为敬老院,至于敬老院之前又叫什么,也没弄清楚,问了一些老者,只说是这块原来是观音堂。查遍了老街资料和佛教相关场所,也没见个观音堂名称。安康的朋友们有谁知道这块区域的前世今生,出来探讨探讨,或者住在那附近,可以帮忙问问当地年长者,一起探究这段墙的历史故事。

后附:丁字街介绍

丁字街在朝阳门外,旧属东关镇所辖。从朝阳门上俯视,出城门有一竖一横两条道路,交汇处形成了一个“丁”字状的路口,故有此名。若从“上北下南”的读图原则看此丁字路口,那一横西接朝阳门,东向则偏北至磨盘坝,因其形成街的年代较晚,故称为“丁字后街”,是人们自城东沿着汉江河边到“老津渡”的必经之路。老,历时长久。津,渡口码头。俗云:“隔山不算远,隔水不算近。”故亦称“老津关”。今人谓之“老君关”乃口传讹变也。继而又有人越来越怪诞地将此关口与“太上老君”联系在了一此,确也应了那句“钱越带越少,话越捎越多”的民间俗语。 那一竖形成的时间早,故谓之“丁字前街”。也正是因丁字后街的形成,又从油房街中才引伸并分出了此前街。其北端与后街交汇,南行约十余步后便向东南斜插至“头道牌楼”。此牌楼即“节孝坊”,是封建社会为宣扬旧时的伦常礼教,在此处所建的旌表节孝妇女的牌坊。《清会典》三十《礼部》:“京师暨各省州、县、卫,各建……节孝祠一,祠处建大坊,就旌表者题名其上,身后设位祠中。”在与丁字前街贯彻相连的油坊街的道路上,共建有两座节孝坊,自西向东行至这两条街道接界处的这座,人们习惯上就称其为“头道牌楼”。“二道牌楼”在原东坝小学附近的小堤以西。 出朝阳门自丁字后街顺着长春堤(俗称东堤)城墙根与东四王庙间,有一通向河街的道路,民间习惯上称其为“水道口”。大庙的后院墙与街道间原为一片空地,在街房尚未建造前,这一带是群众做买卖的地方。许多小商贩专门等候在这里以小额微本收购,自老津关渡河过来的农民所捎带的农副产品,然后拿进城去转手。这些贩夫既老练世故、又熟达市场行情,且能言善谝。任进城来的务农劳作之人,用荆条筐子盛的,用布袋饭单包的,用棕叶提子兜的,用挑粪桶装的如干鲜果蔬,五谷杂粮,禽蛋鱼肉,野味家养。但凡被这些“生意精”接截,就没有不让他们贱买贵卖的理由。 丁字前街与油坊街贯通相连,(早先并没有丁字街这一说,而是统称为油房坊街。)在没有汉白公路前,是走旱路经由平利通蜀达楚的大道,故街道两旁或开设店面、或摆摊设点的家户,相对于后街而言虽说多,但大都属于小本生意,经营亦极为平常。多以便于民众日常生活的日杂、副食、小百货为主,也有专营本地粗制窑货和草鞋、草绳、草帽子的店面。 已几近风烛残年的丁字街,实在是太僻背了,一切都很简单,故事自然不多。然而,这不多中却也有难忘:“文革武斗”曾将“丁字”街口炸作一个大堰塘;水后重建又将朝阳门的出入口移了位。如今,它又少了市井的喧嚣与生活的繁杂,同时也使得人们把发生在此间的烦恼得失遗忘得干干净净。

安康东关丁字街 以前统称油房坊街。关于丁字街介绍文字来源于周邦基《话说安康老街巷》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