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大管够!吃火箭炮的命,却操东FENG导弹的心!这些都是JUN谜圈子里尽人皆知的原创梗;却没想到在正式的宣称中也被直接拿来就用;可见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不过这里面也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过去陆基战力一线列装的重型火箭炮,其最大的射程设定在150公里。这其实已经是大规模列装的中大口径火箭炮,射程最远的世界纪录了。凡是超过这个射程的火箭炮型号,则只有定量出口,而没有出现天量的自用性装备。既然是出口,那么大多数国外用户的陆基力量的总规模都非常有限,最多采购几十辆发射车,配备数千发车载弹与备用弹,形成一两个远火团级别的火力就已经足够了。但是自用型是每个军级单位都至少配备一个专门的远火旅;或者每个新式合成旅配备多个远火营,
那么实际装备总量就需要成千上万台的发射车与数以十万记的大口径火箭弹。这个火力规模是任何一个其他大国都难以望其项背的。毕竟就算是在欧洲战场上打出名气的海马斯。到目前其实战发射量还不到3000发;而海马斯的最大射程都不会超过70公里;还不到150公里射程的300毫米重型远火的一半。实际上并非自用版远火在早期不追求150公里以上的最大射程,实在是当年的陆基观瞄体系,在军级单元的实战要求就是最大150公里。超过这个射程,其侦察定位与精确打击,已经属于正规地对地中短程导弹的业务范围了。不过明眼人一看便知:150公里射程的火箭炮装备再多、战力再强,也无法跨海直射打击大型岛屿。最多只能轰击一些距离有限的离岛。这显然不符合最新的战略战术要求。
于是乎370毫米新式重型精确制导火箭炮,就成为量大管够的新品种。这种火箭炮最大的外观变化,就是具备发射管之外的强化支架;而传统的300毫米火箭炮在外观上只有12根炮管本身。虽然口径仅仅增大了70毫米,但是其极限射程却增加了惊人的7倍之多!如果按照150公里的7倍来算,就是1050公里!这是与量大管够4个字同时公开披露的!那么从大陆海岸线到大岛最远点目标的极限距离也不超过450公里,为何还要发展射程1000公里以上的新型号呢?这就在于第一可以从内陆纵深的山区隐蔽发射,不必都摆在海岸线上才能轰击对方,大大增强了自身的安全与火力展开的突然性;再就是打击范围可以覆盖更远的敌对岛屿。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精确覆盖上千公里之外的敌方舰队。
在口径扩张有限的情况下射程暴涨7倍,主要是N15+高能推进剂的白菜化;还有CL20高级炸药的量大从优。一旦命中,其威力是海马斯的5倍以上。另外在卫星精确制导能力之外,还专门开发了精度在10米级的、抗干扰能力极强的微电子惯导系统;如果对手干扰无效,那么命中精度直接到厘米级!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管饱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既然来的都是客,可以确保所有对手每个单兵头顶人均平摊3到5发!
“可以确保所有对手每个单兵头顶人均平摊3到5发!”这壕气,我喜欢[得瑟]!
打嘉手纳跟横须贺够够的了
建议海军建四五艘远火平板(每艘配上百套远火),专职跟随两栖特混编队执行对陆火力支援和海上密集目标打击任务!……
再努力一步,把1500公里的研制出来,把日本的九州,四国,本州岛部分地域以及冲绳,宫古等离岛基地全部纳入远火打击范围
远火最大射程好像没有1000吧?好像是450
早年公开论文有陈述的,滑翔前级也是很有效果的。
接下来的任务是设计制造出远程火箭炮的海基版。后续航母的设计要与远程火箭炮匹配一下,专门预留一个巨大的远火发射平台,每艘航母配一个军级的远火打击力量,免得航母就是一个大平台,没有一点自己的作战力量。
我记得CL20的年产量好像不是很高啊,用在空空导弹上够,用在火箭弹上?
远距离大口径火箭炮的最大好处是,完全不用考虑拦截问题。量大管饱,便宜实惠。用导弹太贵了。
这么贵,必须精确制导。用贵的,打更贵的。
1000公里也叫远火?这么远不带导航还有精度?所以这个是我们的中导,无论是什么管够就行
就凭中国现代第一工业大国,不量大管饱自己都不好意思。
航程哪能这么息[笑着哭]
超火
LC-20超级炸药!!🚀🚀🚀🚀🚀🚀🚀🚀🚀🚀🚀🚀🚀🚀🚀🚀🚀🚀🚀
火箭炮用高级火箭药推进,gg
可以确保每个对手单兵头顶3到5发?小骗,这是直径370毫米的火箭弹,不是普通的子弹。
1000多公里射程,带多种精确制导,这不就是中程导弹吗?实际成本,性能有差别吗?
牛皮就要这样吹。
当年卫士2的射程和精度已经让欧美军火商咬牙切齿了,这一千公里,三至五倍的射程。。。希望它们的牙医不要被查税。
战忽局的?
再大再多何用
小编用嘴一吹,远火直达美国本土[笑着哭]
每个单兵头上3到5发,这也太霸气了吧?这不是手榴弹吧?
一发一辆奥迪
火箭炮要是上船你说行不行。。。一轮下去美舰队估计不挂也得迷糊晕了。。
精度是关键!
牛逼[哈哈笑][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真的就好。
包围打击台湾岛
[并不简单]火箭炮都搞滑翔弹?
会不会有火箭炮火力覆盖打航母战斗群[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