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扎实努力久久为功把汛期护滇工作做好

都市时报 2024-06-17 09:31:51

雨季已到,汛期来临。上周昆明阴雨连绵,城市度汛和入滇河道水质管控问题再度成为工作重点。6月13日、14日,昆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防汛备汛工作调度会议上,在对部分入滇河道现场督导时强调:要强化河道、沟渠清淤疏浚,开展易淹积水点整治,全面提升城市防洪能力;要持续抓好城市雨污分流改造,确保汛期河道水质达标,坚决打好滇池保护治理攻坚战。

保障城市在汛期运转正常,同时做好环境保护特别是防治水污染,是每年雨季昆明都要花力气做的一件大事。近年来,这件事办理的成效有目共睹——排水管网改造、“海绵城市”建设持续推进,部分入滇河道的水质显著改善,明通河等河道“由暗转明”,滇池水质连续多年保持稳定,环滇绿道和湿地因优美的环境备受市民喜爱……当然,过去的成就只能留在过去,城市面貌每年都有不同,每年汛期也都会出现一些新矛盾、新问题。这就意味着城市防汛、河道疏浚、水污染防护和治理等工作必须持之以恒认真做下去,从初期建设到后期管理,都容不得懈怠或轻视,否则难免会造成功亏一篑的遗憾。

幸运的是,我们正处于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管理措施日趋完善、环保成为社会共识的新时代。不用说负有监管职责的相关部门,即使是普通市民,现在也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参与到排查城市易涝点位、提升城市水环境、保护河湖周边生物多样性的工作中来。简单一点的,如发现污染源或涝点后,用智能手机拍照并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进行投诉举报,参与经许可的鱼类放流、参与湿地和河道两岸的环境清理;有点技术含量的,如摄影爱好者和生物学者观察、记录珍稀鸟类在滇池湿地的活动情况,文史学者协助考证入滇河道的走向和变化,帮助河道恢复昔日美景,等等。只要有爱护滇池的意识,有参与行动的热情,无论雨季还是旱季,都可以为昆明的绿水青山贡献一份力量。

当然,城市治水、护水的主力,还是各级建设和环保部门。今年的昆明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列为重要工作,提出“让五百里滇池的美丽画卷早日重现”。无疑,在这个多雨的时节,全力保障防汛顺利,确保入滇河道的清洁和水质的优良,是一项颇有挑战性的任务。但昆明现在拥有更多先进的设备和环保理念,拥有市民群众对环保工作的普遍支持,这个目标一旦实现,不仅能巩固昆明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还能为之后的工作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同时更进一步提升市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的成效都需要日积月累,没有一蹴而就的捷径,只有久久为功的积淀。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我们相信,借助越来越多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新科技,依靠越来越多参与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的市民,昆明的城市治理水平一定能得到有效提升,建设“绿美春城”的目标一定能够全面实现。

来源:都市时报

作者:陈唯一

编辑:冯颜

审核:钟玲

终审:彭德光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