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日本人发动“九一八事变”,进攻奉天的北大营军营,少帅张学良下令东北军不许抵抗,导致日本人兵不血刃占领奉天,几个月后吉林和黑龙江也相继沦陷。
后来张学良为了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和杨虎城一起联手发动“西安事变”,虽然“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但张学良却被蒋介石关押,整个东北军被瓦解。尽管东北军在“九一八事变”的时候,表现的非常糟糕,可在全面抗战爆发后,东北军还是挺英勇的,吴克仁、刘桂五、朱鸿勋、刘震东、方叔洪等高级将领,都相继牺牲在抗日战场。

张学良和东北军军官
方叔洪是军事高材生,在日本和欧洲都学习过军事,回国后在粤军的第十九路军当教导大队队长,参加了“淞沪抗战”。“福建事变”结束后,十九路军反蒋失败,方叔洪就投奔张学良,在东北军里面当参谋。
抗日战争爆发后,方叔洪在缪澄流手下当团长,率兵参加了“淞沪会战”,结果部队被彻底打残,于是他就去投奔第五十一军军长于学忠,在山东地区抗日。方叔洪带兵能力强,于学忠非常信任他,没用多久方叔洪就升为师长,可惜最后牺牲在抗日战场上。
1906年,方叔洪出生于山东济南,家庭条件比较富裕,他从小接受良好教育,青少年时期考入济南的公立中学。

方叔洪
1925年,中学毕业后,方叔洪取得公费留学的机会,由于当时是乱世,学军事更有出息,于是他选择弃文从武,进入日本的陆军士官学校。
1929年,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方叔洪又去往欧洲,在德国学习过炮兵技术。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三省沦陷,方叔洪返回国内抗日,当时北洋政府时期的广东省长朱庆澜,在涞源一带组建东北抗日义勇军,方叔洪毫不犹豫加入。由于部队力量弱,加上其他一些不稳定因素,朱庆澜组建的队伍根本没有能力和日军作战,这让方叔洪很着急,毕竟他回国就是为了抗日。
不久后,粤军将领翁照垣的第一零五师,在北平地区组建了“华侨救国军”,方叔洪听说这个消息后,向朱庆澜告辞,朱庆澜知道方叔洪是个热血青年,所以没有挽留他。“华侨救国军”的成员基本都是一些华侨子弟,很多人之前枪都没有摸过,所以方叔洪这个军事高材生来了后,翁照垣特别高兴,让他负责军事训练。

翁照垣
后来第一零五师编入第十九路军中,方叔洪跟着部队前往福建,当时蒋介石一心只想“围剿”红军,命令第十九路军进攻红军,因此给第十九路军造成不小损失,第十九路军反战情绪越来越高。
1933年10月,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率领第十九路军,发动了“福建事变”,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方叔洪担任第十九路军的新兵训练总监。“福建事变”让蒋介石非常愤怒,于是就派重兵进攻福建,很快“福建事变”失败,第十九路军被瓦解,方叔洪开始重新找出路。
1934年,方叔洪前往武汉投奔张学良,张学良任命他为国民党武汉行营中校参谋,不久又升为上校参谋。

张学良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解决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去南京的时候,遭到了逮捕,导致东北军被瓦解,分裂成几个军,缪澄流担任第五十七军军长,方叔洪在第五十七军当上校团长,率兵驻守在河南桐柏地区。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蒋介石号召各地军头出兵抗日,第五十七军参与了“淞沪会战”。11月,日军对江阴要塞发动进攻,方叔洪所在的第一一二师奉命支援,他本人率领第六六七团防守花山一带。11月28日,日军对花山进行猛攻,方叔洪率兵顽强抵抗,始终没有丢失阵地,但部队伤亡很大。
12月1日,由于日军占领无锡,第一一二师被迫撤退,这时候方叔洪的第六六七团已经彻底打残,由于不是中央军嫡系,得不到任何补充,所以第六六七团的番号被取消。

于学忠
1938年,“淞沪会战”结束后,东北军的第五十一军军长于学忠,觉得方叔洪是个人才,所以就邀请他担任第五十一军第一一四师参谋处长,不久又升为参谋长。4月,第一一四师参加“台儿庄战役”,第三四零旅旅长扈先梅战死,方叔洪就接替了旅长位置,率兵继续和日军作战。
5月19日,“徐州会战”结束后,国民党第五战区的部队全部撤离徐州,方叔洪率兵在徐州南部的青龙桥和日军作战,负责掩护主力部队撤退。
1938年8月,“武汉会战”时期,第五十一军在大别山地区和日军打游击。8月28日,一万多日军在飞机和坦克掩护下,攻下了战略重地六安,而方叔洪的第三四零旅驻守在六安附近的开顺街。9月1月,日军对开顺街发动进攻,方叔洪亲自在前线指挥战斗,用了三个小时击退了日军第一次进攻。

9月2日,日军坦克部队再次发动进攻,步兵在后面跟随,由于第三四零旅没有反坦克的重武器,很快两个据点被攻破,方叔洪只好率兵撤往史河两岸。9月4日,趁日军大部队还没有到达,方叔洪率领全部两个团的兵力,对日军发动反攻,夺回了失去了据点。
9月11日,日军的主力五千人集合完毕后,对方叔洪的阵地发动猛攻,双方在石门口与富锦山两处激战,双方火力悬殊过大,第三四零旅伤亡过半,方叔洪还没有下令撤退,一直到日军占领了富金山后,在军长于学忠的命令下,方叔洪才率兵撤退。
9月底,方叔洪率兵在大别山境内休整,一边偷袭日军小股部队,缴获了很多军事物资,两个月内击毙日军上百人。

方叔洪
1939年初,方叔洪率兵去往鲁南地区,这时候他的表现,已经取得军长于学忠的绝对信任,直接任命他为第一一四师师长,授予陆军中将军衔。
第五十一军在鲁南展开游击战,成为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为了消灭鲁南地区的抗日武装,日军集合重兵准备在鲁南大扫荡,重点目标是山东省政府的办公地沂源,而方叔洪的第一一四师就驻守在沂源附近的东里店。6月3日,日军三千人攻下蒙阴县,于学忠觉得沂源不安全,就让方叔洪率领师部和第六八零团撤往沂水县。
结果在半路的时候,沂水县已经被日军占领,方叔洪只好率兵回走,来到沂源鲁村休整,方叔洪怕连累百姓们,于是休整一天后,就率兵往沂水西北方向转移。6月23日,由于日军这次扫荡规模很大,方叔洪的部队始终突围不出日军包围圈,他只好带部队撤到沂源县的焦家上庄,但在撤退途中第六八零团与师部失去联系,方叔洪只好带着师部人员到处找第六八零团。

方叔洪和家人
方叔洪等人在一个村庄休息的时候,突然日军的追兵赶到,他身边能战斗的只有特务连的上百人,于是就命令特务连阻击日军,师部人员迅速撤退。刚走了三公里,方叔洪等人就和日军遭遇,双方发现战斗,他本人在战斗中受伤,为了不拖累其他人撤退,最终方叔洪自杀殉国,年仅三十二岁。
声明: 历史公共信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