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每周分析“新冠感染情况”投票结果的时间。
今天文章还会聊聊猴痘的一些最新情况。
先来看看读者的新冠感染情况投票数据。
截止9月1日,7天新增感染比例为3.93%;这个数据相比上周有较大幅度下降,总算是有开始快速下降的态势。
上周还只是缓慢下降,虽然已经连续5周下降,但下降速度却十分缓慢,都还没有跌破5%的警戒值。
本周是直接跌破4%,这轮疫情总算是开始进入过峰状态。
回顾这轮疫情是7月初开始起峰,7月21日达峰,7天新增感染比例达到6.83%的峰值。
但随后,这轮疫情是在高位平台期持续了整整5周,一直到本周才开始快速下降。
其实从疫情持续周期来说,本轮疫情倒是没有特别长。
之前几波疫情,从起峰到进入低谷期,总体都是持续两个月左右。
之所以大家体感上感觉比较长,是因为之前几波疫情一般是直上直下,快速上升后,就快速下降。
这轮是在高位平台期持续时间比较长。
这个原因主要在于,本轮疫情的分地域差异传播比较明显。
这轮疫情明显是江浙沪率先起峰,其他一线城市紧随其后,东北和其他内陆地区最后。
所以,虽然本轮疫情的峰值比今年3月那波还要低一些,但这个主要是因为不同地区疫情不同步的缘故。
今年3月那波疫情,因为是在春节后爆发,存在春节人口大流动因素,所以可以快速摇匀,全国的疫情节奏是同步的,疫情峰值就会高一些。
本轮疫情因为地区不同步,所以疫情峰值会低一些。
比如,7月中旬只有江浙沪进入高峰期,其他地区疫情还没有爆发,那么单靠江浙沪爆发的疫情峰值,显然会低于全国集体爆发的疫情峰值。
但具体到某一个地区,疫情爆发峰值应该是高于今年3月那波,但应该低于去年5月那波。
再看一下其他地区的数据。
澳门截止8月29日的7天新增新冠阳性数是455例,比上周仍然是小幅下降,还处于缓慢下降的阶段。
香港截止8月24日的第34周数据如下图,也是持续下降阶段。
综合澳门和香港来看,当前是整体进入下降期了,不过还没有完全进入低谷期。
此外,虽然本周疫情数据出现快速下降,但考虑到当前有两个变异毒株同时流行,后续是否还会反复,仍需要多多观察。
是否能进入低谷期,也需要后续投票数据来做进一步确认。
再来说说大家比较关心的猴痘疫情。
这两天有个热搜标题是《广东一地92名猴痘患者均为男性》,这个热搜感觉挺误导人的。
这个热搜里提到,广东这92名猴痘患者均为男性,其中95.7%存在男男性行为。
这个报道容易让群众有两层误导:
1、只看标题的人,容易误以为,这92名猴痘患者,是最近才出现的。但正文里也提到,这是去年6月以来,广东省累计猴痘患者的30%。
2、患者均为男性,以及95.7%存在男男性行为,这样的报道,容易让人误以为今年的猴痘新变异毒株,也是只在同性恋传播,但实际上这是已经过时的落后认知。
这个报道里提到的92名猴痘患者,都是两年前开始流行的上个版本的猴痘毒株。
而今年被世卫组织最高级别警告的是猴痘新变异毒株“分支1B”型毒株。
目前我国还没有公开报道发现有“分支1B”型毒株。
两年前的猴痘毒株确实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所以主要是在男同性恋群体传播,但问题是今年的猴痘新变异毒株已经不是主要在同性恋群体传播。
今年以来,仅仅刚果就报告了1.56万例猴痘感染病例,其中537人死亡,致死率3.44%;
与两年前的首波猴痘疫情不同,此次受影响最大的人群是妇女和15岁以下的儿童。
儿童占病例人数的70%以上,占死亡人数的85%,儿童的致死率是成人的四倍。
可见,今年猴痘危害最大的是儿童群体,而非同性恋群体。
媒体还拿着过时的认知来宣传,只会误导群众而已。
但你要说这个媒体在造谣,倒也不是,他报道里的都是事实。
高明的误导,就是跟你说的都是事实,但只跟你选择性报道事实。
比如这个热搜的信息是三层显示。
第一层就是热搜词条《广东一地92名猴痘患者均为男性》。
第二层是微博的正文内容。
第三层是文章的全文内容。
绝大多数人点进这个热搜词条,只能看到微博的正文内容,而全文内容需要再点开才能看到。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大多数人是不会点进全文去看。
而这个报道把这92名猴痘患者感染的是旧毒株的事实,是放在了全文内容的后半部分,而且写得很晦涩,需要读者仔细看才能看得懂。
并且这样的核心信息,却没有写在微博正文里。
虽然微博正文里提了一句“阐明了猴痘病毒分支2B的进化路径和特征”,但普通人并不清楚“分支2B”是指两年前的旧变异毒株。
如果该报道在微博正文里提一嘴“分支2B”是2022年的就变异毒株,跟今年流行的新变异毒株“分支1B”并不相同,就能大大减少误导效果。
所以,大多数人看这个热搜,并不能很直接的了解到这92名猴痘患者感染的是旧猴痘毒株,就很容易被误导。
客观的事实报道,应该把最核心信息写在标题,写在摘要里,而这个报道把核心信息从标题和摘要里隐去,才容易产生误导效果。
关于今年流行的猴痘新毒株特性,可以看看世卫组织这个发言。
8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哈里斯表示,如果与猴痘患者近距离面对面交谈,可能因接触到患者的飞沫而感染病毒,但与亲密的肌肤接触相比,飞沫为次要的传播途径。
哈里斯说,病毒“也不是通过空气、远距离传播的”。她说:“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充分了解它传播的方式。”
主要就是通过这个新闻告诉大家,猴痘已经确认可以通过飞沫传播。
不过,整体来说,猴痘的传染性是远弱于新冠病毒。
所以目前来说,虽然不用有“亲密肌肤接触”也有可能感染猴痘,但至少得“与猴痘患者近距离面对面交谈”,才有可能因接触到患者的飞沫而感染猴痘。
这跟新冠病毒可能较远距离擦肩而过就有可能感染的传染性,是远不能比。
所以,对付猴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出门戴好口罩。
既然猴痘可以飞沫传染,那么口罩就是应对猴痘最有效的办法。
现在是新冠疫情常态化的时代,新冠病毒比猴痘要难防得多,我们只要能防住新冠,那么防住猴痘自然也不在话下。
所以,对于会做好个人防护的人来说,我觉得是没必要对猴痘感到焦虑。
至于完全不做防护的人,我也没什么太好的建议。
连防护都不愿意做,那么剩下的只能交给运气,听天由命。
目前,泰国是已经报告了首例猴痘1B变异毒株,这也是亚洲首例1B变异毒株报告病例。
考虑到两年前旧的猴痘变异毒株,在传染性比较弱,主要在男同性恋群体传播的情况下,国内也仍然报告了上千例猴痘病例。
中国在2022年9月报告了一例输入性猴痘病例,2023年6月报告了首例本地病例。至2023年12月31日,共报告1712例确诊病例。
而传染性更强的猴痘1B新变异毒株,传进国内也只是时间问题,传播规模是大概率高于两年前的旧猴痘变异毒株。
至于猴痘新变异毒株会在国内引发多大规模的疫情,取决于我们能否有效去控制住猴痘疫情,取决于我们的公共卫生水平,取决于民众的公共卫生意识。
然而,因为国内舆论有些人长期妖魔化口罩,让国内公共卫生水平在过去两年出现严重倒退。
这让我还是有一些担心。
不过,猴痘属于有严重毁容特征的病毒,那些整天把新冠当小感冒挂在嘴上的人,面对猴痘也不至于那么头铁,如果猴痘疫情爆发,大多数正常人应该还是会老老实实带上口罩。
当前猴痘新变异毒株,主要危害的是儿童,危害的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也不容许任何一个国家无视猴痘病毒。
在今年爆发的猴痘疫情里,15岁以下患者占70%,5岁以下患者的比例超过了60%;
所以,确实不能轻视今年这波猴痘疫情。
但也不用焦虑。
猴痘不至于出现新冠病毒这种人人感染规模的传染,只要愿意防,还是比较容易防,应该能控制住。
我还是那个看法,不轻视、不焦虑,保持平常心,做好个人防护,合理应对。
现在是新冠病毒常态化的疫情时代,由于新冠破甲的特性,在全球人群整体免疫力下降的客观事实面前,各类病毒的危害都会被放大,并且会变得更加容易变异,因为免疫底下的人群数量越多,可供病毒大量变异的培养皿数量就会越多。
再加上美国这个有重大嫌疑的存在。
可以预期的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可能都得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新变异病毒。
对此,我们也不用焦虑,我们改变不了现实,能做的就是有效应对。
我们只要做好个人防护,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反正,出门戴好口罩就对了,这是最有效、最直接,负担最轻,也是最经济的防护手段。
本文作者:星话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