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阎锡山小儿子回到忻州老宅,售票员喊到:同志,请你买票

言话古今 2024-08-14 16:03:43

1992年,一位老人前来位于山西忻州的阎锡山故居参观。这位老人刚准备抬脚迈进大门的时候却被拦住了,工作人礼貌的说道:同志,请您买票。

老人家听到这句话之后心里十分难受,离开老家近四十余年,没想到自己再次回到老宅却需要买票。

原来这位参观者身份不一样,他是“山西王”阎锡山最小的儿子阎志惠。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赴日留学认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走上革命道路

1883年,阎锡山出生在山西省五台县河边村。他刚出生的时候还没有大名,祖父给这个大孙子取了一个乳名万喜。

虽然阎家在当地算是一个小康之家,但是他们文化水平都不高。阎锡山的父亲阎书堂便找到村里的教书先生希望他给自己家孩子起个名字。

阎家家谱是按“书锡志树世文”往下排,万喜是锡字辈。据阎书堂说,自家儿子是他娘梦中从庙里抱来的,跟庙有缘。

教书先生又懂点生辰八字,觉得孩子的五行与山字也很贴合,便有了阎锡山这个名字。阎书堂是一个非常精明的商人,他吃了没文化的亏,对于儿子的教育非常的重视。

小小年纪阎锡山就被送到了私塾读书,1904年,21岁的阎锡山获得了清政府公费赴日留学的名额。

他坐上了开往日本的船只,先是进入东京振武学堂读书,后来又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进修。

近代中国许多知名的将领都是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他们统称为“士官系”,与保定系、黄埔系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期间,他却认识了许多民国大佬和革命党人,还结识了孙中山。

1950年7月,孙中山从欧洲到东京宣传新思想,先生所到之处,受到了华侨华人以及中国留学生的热烈欢迎。

孙中山在东京发表演说,因为到场人数太多会场容纳不下。包括阎锡山在内的几百人站在马路边上,聆听这次慷慨激昂的演讲。

年轻的他看到站在演讲台上的孙中山,被对方革命的热情深深打动。一个月后,孙中山先生成立中国同盟会,在日本留学生中间大力发展会员。

同年10月,阎锡山加入同盟会。由于他的表现积极,受到了同盟会核心成员的赏识,还成为“铁血丈夫团”成员之一。

绝大多数人对于这个组织知之甚少,铁血丈夫团只有28人,是同盟会的军事骨干。这些人回到中国之后到各省宣传新思想,发动军事斗争。

阎锡山和“铁血丈夫团”另一位战友奉命回到国内,策划武装起义。

两人恰巧都是山西人,他们回到老家之后,在五台县以及周边县市考察了详细的地形,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宣传,为同盟会在此开辟根据地打下了基础。

盘踞山西长达三十八年,不择手段敛财盖起豪宅

阎锡山并不是因为祖籍山西就能成为盘踞在此长达38年的军阀。从日本留学回来之后,他主要的活动范围就是山西一带。起初他担任陆军小学堂教官,后来成为新军团长。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阎锡山与其他几位同盟会成员带领军队在太原起义,杀死了当时的山西巡抚成立了军政府。

当时山西只有几千新军,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清军,需要一个领导,28岁的阎锡山就成为了都督。

随着袁世凯的崛起,阎锡山态度发生了转变。二次革命失败后,国民党重要人物遭到袁世凯通缉。

这位大总统一边对这些人进行清算,另一边腾出手来收拾那些立场不坚定的将领。谭延凯、朱瑞、蔡锷等人先后被解除兵权。蔡锷同样也是士官派,与阎锡山是校友。

这些已经形成规模的地方豪强被袁世凯挨个收拾之后,紧接着就是以阎锡山为代表的第二梯队。

山西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北面紧邻着河北,东面是山东,南面就是河南等中原地区,西面又紧挨着陕西,可以成为控制陕甘宁和整个西北的跳板。

如果控制山西的不是自己人,袁世凯恐怕连觉都睡不着,阎锡山买通一些高官得知袁氏想将自己调到最北端的黑龙江当都督,他坐不住了。

连夜命人跑到北京花费巨资贿赂袁世凯的亲信才躲过这一劫,这件事也让阎锡山意识到,如果自己反对袁世凯只能自讨苦吃,他主动提出削减部队。

成为大总统的袁世凯看到对方也算是识趣,又放了他一马。他又对其进行了多次试探,阎锡山都表现的非常卑微,自己的职位才终于被保留。

乱世中,阎锡山也总结出了自己的生存哲学——有奶便是娘。从此之后,阎锡山盘踞山西长达38年。

这位“山西王”开始大兴土木,修建豪宅。阎锡山故居用豪宅来形容并不准确,应该称它为大院。

虽然阎家大院不如乔家大院、王家大院那么有名,但是放在民国时期的军阀中,也很奢侈。阎锡山府邸从1913年开始建设,一直到1937年才完工。

主建筑包括都督府、得一楼、二老太爷院、上将军府、东西花园以及慈幼院等大小30个院落,总占地面积超过43000㎡,拥有房屋数量近千间。

仅从外观上看就如此气势恢宏,房屋内的陈设以及建筑物的维护、家中用人的开销更令人咋舌。

阎锡山在主政山西期间,最擅长的就是空手套白狼,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资本玩家。他靠着滥发纸币,操纵募捐,吃空饷、对一些富户巧取豪夺等手段积累了大量财富。

由于要养活军队,阎锡山便开始建设各种军工厂。办军工要钱,军备扩展也要钱。资金紧张怎么办?阎锡山就命令山西省银行滥发纸币。

1929年这家银行发行了1300万纸币,到了30年代该银行纸币发行量暴增至7500万。现代经济学告诉我们,货币不能一味超发,否则会造成通货膨胀,老百姓手里的钱贬值。

阎锡山却不管这些,毕竟所有的风险最后都是由普通民众承担。1932年,仅仅在山西大同就有几十家当铺、票号资金链断裂,百姓的财产一夜之间沦为废纸,许多人因此自杀。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百姓的死活阎锡山并不关心。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继续为自己谋取私利。

他试图用新纸币重新建立信用,百姓的损失却并没有得到弥补。靠着这种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山西王”积累下巨额财富,一度成为中国最富有的军阀。

逃到台湾晚年生活落魄,儿子回大陆老宅被阻拦

抗战时期,阎锡山将左右逢源的“骑强派”做法贯彻到底,今天和八路军接触,明天向日本人示好,转头又投靠蒋介石表忠心。

解放战争接近尾声的时候阎锡山觉得自己不能反复横跳,决定彻底追随蒋介石。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他知道自己统治山西的好日子即将结束。

3月底,阎接到代总统李宗仁的建议飞到南京商讨国事。25天后解放军攻克太原,山西省政府代主席以及多位鱼肉百姓的高官畏罪自杀。

这些人都是阎锡山的心腹,这也标志着他盘踞山西38年之久的势力被连根拔除。

后来阎锡山携带黄金跑到了台湾,晚年这位山西王过得并不好,他居住的地方是日据时代一个未完工的农场,既没有通汽车的公路,也没有自来水、电灯、电话。

这里仿佛被时代的发展所抛弃,蒋介石对于这一切心知肚明,但他假装不知道。习惯了仆人成群的阎锡山来到这里之后,只带了几十名工作人员,他们干了几间简陋的茅草房。

台湾周围都是海,夏天经常有台风。从小在北方长大的阎锡山经历过几次台风,突然间怀念起在山西的窑洞。

他亲自率领手下的工作人员就地取材,找来石头模仿北方窑洞盖起了一个“种能洞”。

住的地方与世隔绝,阎锡山就将随行的二三十名部下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读书会,每天读书研讨。1960年5月,阎锡山因为心脏病突发在台北去世,享年77岁。

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葬礼一切从简;收挽联不收挽幛;陵墓前供无花枝花木;出殡越早越好;亲人子女不要放声而哭……

阎锡山一共有5个儿子一个女儿,其中老大、老三和女儿很早就去世了。二儿子阎志宽21岁因战乱去成都躲避,后引发癫痫死在当地。

四儿子阎志敏从小就聪明伶俐,深受父亲的喜爱,他的妻子同样来自清末的一个豪门家族裴家。

父亲去往台湾的时候,阎志敏夫妻则携带大量财富去往美国,还在当地经营公司,再也没有回到中国。5个儿子中,阎锡山最宠爱的就是小儿子阎志惠。

阎志惠也是5个儿子中最像父亲的一个,不过他一身反骨令父亲头疼不已。

1949年,阎志惠并没有跟随父亲去台湾,而是去日本处理家族的相关事务,期间他认识了一个叫做赵金秀的寡妇。

赵金秀的前夫正是阎志惠的二哥,两人不顾双方家人的强烈,执意要在一起。从此之后这对父子几乎反目成仇,阎志惠干脆带着妻子又跑到了美国。

他觉得凭借自己在日本商界纵横的经验,在美国一样也可以过得很好。这位富二代创业全部失败,为了养活妻儿,只能去做保险销售员、卡车司机之类的工作。

随着父亲的去世,阎志惠对他的埋怨也渐渐消散,只剩下思念。阎志惠心里清楚,父亲生前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能再回忻州老家的故居看看。

1992年,65岁的阎志惠终于存够了路费,得以回到忻州看一看自家老宅。当他刚走到门口,突然耳边响起了一个声音。

工作人员说:同志,请您买票。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的阎志惠听到这5个字后,露出一抹苦涩的微笑,眼角也泛起了泪珠。

原来阎锡山故居已经成为面向公众开放参观的文保单位,阎志惠按照要求买票之后仔仔细细将老宅走了一遍,他知道自己这一走,恐怕再也没有机会回来了。

2011年,阎志惠在美国加州去世,享年84岁......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资料: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rsECNtSP7IJ5m2MUIjksfQUrgDeOH8daJRSOZtTbCRJ43mnETh9cru3_GX_dFmvI1nWRhft6tksSdLQsMhTxG4WVEHYXgVzpmqta5X3WF2WjVk30XCcnhcmi0G9GLQIoStC_F-8ZynurtXv-dqrjGAorl1LCF_YR1LdaAUeN37W_1b7ZH9tZNjp6j8lE36_Ta4w1TXsa70rgST5_fzqtPRpc22YFJott9CDItkPaMsiR4SQZUFI4R3SUsc5EUilUso6P_skGA-4=&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0 阅读:275

言话古今

简介:世界故事集,每日一更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