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寒门逆袭的早年
1885年,汤芗铭出生在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南凉镇的大户人家。他爹是个精明的商人,靠着茶叶生意攒下千亩良田,家里光佣人就上百号。这小子打小就机灵,14岁中秀才,18岁考中举人,成了十里八乡的"神童"。1904年,湖广总督端方看中这棵好苗子,公费送他去法国学海军。
在巴黎留学时闹了个大笑话——1905年孙中山来发展革命党,汤芗铭热血沸腾填了入会誓词,结果转头就偷走会员名单向清朝使馆告密。这事让他在留学生圈里臭了名声,只能夹着尾巴转去英国继续学海军。

二、辛亥革命的墙头草
1909年学成回国,汤芗铭混进了长江舰队当参谋,成了海军元老萨镇冰的心腹。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他跟着萨镇冰带军舰去镇压革命军。可这墙头草发现清朝要完蛋,立马调转炮口——偷偷联系当革命党的大哥汤化龙,带着舰队在九江起义,转头炮轰清军阵地。
靠着这份"投名状",直接让他成了辛亥革命的功臣,孙中山大手一挥,封他一个民国海军次长,带着舰队北伐拿下烟台。

三、“汤屠夫” 的血腥统治
1913 年 “二次革命”,汤芗铭彻底暴露了投机分子的本性。他转头投靠袁世凯,带着北洋军杀进湖南,见人就砍,长沙城血流成河。他设立 “调查处”,任用酷吏华世羲,用 “乱党” 罪名杀了1.7万多人,连湖南第一师范的校长孔昭绶都差点被他弄死。湖南老百姓恨得牙痒痒,送他外号 “汤屠夫”。连剃头师傅都编顺口溜:"汤剃头,剃人头,血流成河不用愁"。
这马屁精为了讨好袁世凯,第一个上"劝进表"支持称帝,混了个一等侯爵,地位比曹锟、张作霖这些北洋老将还高。结果护国战争一打响,他见风使舵通电反袁,气得袁世凯吐血大骂"反复小人"。

四、乱世中的 “墙头草”
袁世凯死后,汤芗铭没了靠山,躲在北京北海公园念佛。
1923年黎元洪想让他当湖北省长,这老狐狸看局势不稳愣是没接茬。
1925年,他跟着藏传佛教白普仁法师混,成立 “菩提学会”,表面上是学佛,暗地里勾结社会党。
1927年北伐战争,他支持直系军阀,被国民政府通缉,只好跑到日本躲风头。
抗战爆发后,他又坐不住了。1937年北平沦陷,他当了伪 “北平治安维持会会长”,但干了几个月就辞职。1944年,他又接受日伪邀请,当上华北合作事业总会理事长,负责物资统制。不过他也留了一手,偷偷掩护国民党特工魏际青,给重庆送情报。日本投降后,他赶紧写了本《陷虏记》,说自己是 “曲线救国”,再加上张君劢等人帮忙说话,蒋介石居然没把他当汉奸办。
1949年解放军进北京,这73岁的老军阀倒是识时务,主动把宅院地契全上交。政府看他年老,安排到东城区小纱帽胡同住着,每月领8块钱救济金。

五、佛堂里的最后时光
解放后他两次因汉奸罪坐牢,1956年特赦出来彻底皈依佛门。整天穿着灰布袍子,给街坊邻居抄《金刚经》换馒头。1975年1月,90岁的汤芗铭死在协和医院,侄孙偷偷把骨灰撒进长江,了结了他从长江舰队起家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