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秤
中国有一句俗语:“一推六二五”,意思是说把一切都推卸干净。那么,“一推六二五”这句俗语是怎么来的呢?原来,“一推六二五”这句俗语来源于16两秤与10两秤的置换时期。据史料记载,黄帝使伶伦造权衡(秤),以24株为1两,16两为1斤;秦朝时期,统一度量衡,把秤统一为16两为1斤;北宋时期,确立了16两秤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以后各个朝代的衡器大都以16两秤为主。1929年,国民政府推行10两秤,也就是以10两为1斤的秤。但是,由于市场长期使用16两秤,百姓对10两秤与16两秤之间的重量换算一时难以进行。所以,市场出现10两秤和16两秤并存的局面。为了解决10两秤与16两秤之间的重量换算问题,有人编出了10两秤和16两秤重量换算《顺口溜》,《顺口溜》的第一句就是“一推六二五”,意思是16两秤1两等于10两秤1两的0.625两。这个《顺口溜》一出,很快得到百姓接受,绝大多数人都会背诵。时间久了,“一推六二五”这句顺口溜却演变成了把一切都推卸干净的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