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芯片市场,高通的骁龙芯片被众多手机厂商采用,随着联发科的出货量不断提高,现在联发科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出货供应商了。
尽管高通还维持着旗舰芯片的地位,但今年上半年,在国内手机出货量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下,美国芯片逐渐衰退了。而国产芯片呈现崛起的状态,其中紫光展锐获得了出货量大涨。
这是否意味着国产已经掌握手机芯片主导地位呢?紫光展锐能接棒海思吗?
这几年的手机行业经历了很大的洗牌,尤其是华为手机业务的转变是最大的。而手机行业的背后是产值千亿美元的手机芯片供应链,覆盖高通、联发科、华为海思等诸多芯片设计厂商。
同时在制造层面,台积电,三星源源不断为客户代工智能手机SOC处理器。
从7nm到目前主流的4nm,手机芯片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更迭。7nm到5nm有大量的处理器产品,相关厂商带来各自的旗舰处理器。比如高通的骁龙888、联发科的天玑8100、华为海思的麒麟9000等等都是5nm制程处理器。
但是从4nm开始,出现了一个断层。市面上只剩下高通,联发科的处理器可供选择了。华为海思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无法提供4nm制程处理器,同时华为旗下的手机产品也要用上高通4G处理器。
尽管4nm有高通和联发科两大巨头,但手机厂商的选择基本上都是高通的骁龙8系列。毕竟高通在旗舰芯片市场的地位暂时无法被撼动,联发科仅能在中低端芯片大放异彩。
观察这几家芯片设计厂商的状态,以及过去几年手机芯片制程的洗牌,会发现芯片市场的格局就掌握在一两家手机厂商当中。能够参与通用芯片市场竞争,自由出货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
不过情况正在发生改变,今年上半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大幅下滑,联发科,高通的芯片出货量也因此下滑了不少,但是只有一家国产芯片厂商实现同比大增,这家厂商就是紫光展锐。
美国芯片的衰退根据CINNO Research统计的数据,国内上半年的SOC终端出货量为1.34亿颗,同比下滑16.9%。其中联发科、高通、苹果排名前三。海思,紫光展锐位列第四和第五。
在这份榜单数据中,前四名除了联发科保持微弱的0.3%增幅,其它厂商都是下滑。尤其是第四名的海思下滑了81.5%,今年上半年仅出货了400万颗芯片。而紫光展锐逆势增长,以300万颗芯片的出货量实现38%的正向增长。
可能在大部分人看来,这样的数据并不能证明紫光展锐的崛起之势。可是要明白,紫光展锐在手机通用芯片市场起步较晚,且由于手机厂商约定俗成的使用习惯,首要考虑的芯片供应商几乎是高通。
紫光展锐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保持大幅增长,其实并不容易。
更何况被外界看好的高通在今年上半年的日子也不好过,手机市场不景气,高通被大幅度砍单。最新一代的骁龙8系列预计被砍掉15%的订单,到年底这款芯片可能会进一步降价。
这样被砍单的现象说明了什么?或许说明了以高通为代表的美国芯片正在衰退。其实不只是高通,其余的美企也因为市场需求下滑的原因,正在进行库存调整。
若未来数个季度内无法清理掉库存,可能就会造成芯片堆积了,眼睁睁看着花费大价钱造出来的芯片砸在自己的手里。
紫光展锐能接棒海思吗?国产芯片也呈现了崛起之势,这是否意味着国产芯片已经掌握手机芯片主导地位呢?恐怕还不能过早下定结论,一方面高通,联发科仍然是主流芯片的首选,哪怕美国高通芯片的出货量下滑,也处在市场第一梯队。
另一方面紫光展锐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目前只占据国内芯片市场第五,上半年300万颗的芯片出货量想要撼动高通的地位,任重而道远。
当然,紫光展锐的潜力依然是巨大的。目前紫光展锐完成自主6nm芯片的量产,产品被搭载至多家手机厂商终端。或许很多人好奇,在海思遭遇变局的情况下,紫光展锐能接棒海思吗?
其实了解紫光展锐的人都知道,这家国产芯片厂商的实力是不弱的。预计今年有10款搭载紫光展锐的5G二代芯片上市。
作为大陆唯一一家通用芯片供应商,紫光展锐理应得到更多支持,在高通,联发科成为主流的情况下,紫光展锐保持逆势增长,值得点赞。所以紫光展锐接棒华为,未必不能抱有期待。
写在最后高通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获得了所有中国手机厂商的合作。联发科打破了高通的神话,登顶全球第一。但真正应该备受关注的大陆芯片巨头紫光展锐,却少有平台和空间。
希望国产厂商能对紫光展锐多一些关注与信赖,让这家企业能撑起国产芯片的将来。
你看好紫光展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