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曼彻斯特大学的一些留学生相继收到了开除通知。
自2024年6月起,英国多所高校纷纷针对中国留学生展开了QC(Qualification Check)审查工作。有消息称,在去年12月开展的“学历打假行动”里,曼彻斯特大学有上千名中国留学生因本科申请材料存在造假情况而被集体开除。
据曼大校方所公布的数据,该校中国留学生总数大概在8000人左右。如此算来,平均每8名学生当中,就有1人会因材料造假问题而面临被学校开除的严峻局面!

让人痛心疾首的是,超九成卷入此次事件的学生,对于申请材料遭篡改全然蒙在鼓里。
这些涉事的年轻学子,当初轻信了中介信誓旦旦许下的 “内部渠道保录” 承诺,乖乖掏出5万到20万元数额不等的 “服务费”。
直到后来中介人间蒸发、彻底失联,他们才如梦初醒:那被中介吹嘘得神乎其神的 “背景优化” 服务,说白了就是拿PS技术炮制出来的假印章、假文件。
更让人警醒的是,这条隐匿的灰色产业链,早已悄然蔓延,深深渗透进留学申请的每一个环节,从材料的制作筹备,再到后续的认证包装,已经形成了一套环环相扣、分工明确的 “一条龙” 服务体系 。

QC审查,其实就是由第三方机构对申请时提交的材料进行严格核查。一旦系统检测到提交的材料存疑,学生将收到一封QC验证邮件,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在线验证。

对于凭借自身实力成功申请入学的同学而言,填写这份表格不过是举手之劳,填完便算大功告成,毫无压力。
然而,那些不幸落入“材料造假”陷阱的同学可就截然不同了。对他们来说,填写这张表格,无异于亲手将自己过往的违规操作一笔一划记录下来。
只要一点击确认,就如同亲自“签字画押”,后果不堪设想。学校一旦发现,开除学籍只是最轻的处罚,更严重的是,由于涉及伪造文件以骗取入学资格和签证,极有可能被英国官方列入黑名单,今后在英国的求学、生活乃至工作之路,都将彻底断绝。
当QC审查邮件纷至沓来,众多学生瞬间慌了神,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马不停蹄地跑遍一家又一家留学机构,满心期望能寻得一丝帮助。

不曾想,有些学生又一头栽进了不法中介精心挖好的陷阱,被对方天花乱坠地推销起所谓“听证会保过服务”,信誓旦旦地称能助力学生顺利应对审查。
可残酷的现实是,任何妄图瞒天过海、掩盖事实的举动,都只会让局面愈发糟糕。审查系统如同一位公正严苛的记录者,会将所有操作痕迹原原本本留存下来。
而且,英国移民局早已密切关注此类行径,但凡被查实,相关行为都会被纳入永久欺诈档案,成为伴随学生一生的污点。
此时最理性的选择是及时止损:第一,主动申请退学并返回国内,避免卷入后续听证会的法律风险。第二,重塑背景,合法合规提升竞争力。不管在未来的道路上,相信诚信始终是第一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