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在颐年堂请胡志明吃饭后,毛主席问罗贵波:你知道李德吧?

兴衰五千年 2024-12-16 09:05:12

毛主席请胡志明吃饭,罗贵波出席宴会,这也是能够理解的。然而,毛主席为什么要在吃饭时提起李德呢?这就有点儿奇怪了!

1949年9月,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罗贵波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1950年1月后,由于工作需要,罗贵波被任命为中共中央驻越共中央联络代表、中国驻越南顾问团团长,前往越南参加工作。

来到越南后,罗贵波被越南共产党中央和胡志明主席任命为总顾问。可见,胡志明对新中国派来的罗贵波,是非常重视和信任的。

事实证明,罗贵波在越南不辱使命,为党和国家争了光,为增进越南和中国的国际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罗贵波也多次受到毛主席的表扬。

1951年冬,胡志明主席准备秘密访问中国。于是,罗贵波便陪同胡志明主席秘密来到北京。

得知胡志明秘密到达北京后,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总理和朱德早早地便在等待在中南海颐年堂。

在胡志明主席来到颐年堂前时,毛主席和刘少奇、周恩来总理、朱德从颐年堂内走出来迎接。

见面后,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就像见到久别重逢的兄弟一样,先后和胡志明主席拥抱,并问了好。

随后,毛主席和胡志明主席等人走进了颐年堂。落座后,胡志明主席首先向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总理和朱德介绍了越南抗法战争和根据地的建设,以及中国顾问在越南的工作情况。

在介绍完后,胡志明主席看了看罗贵波,又对毛主席说:“我们中央政治局要求罗贵波同志参加我们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对我们各方面的工作多提出意见,多帮助我们。但是,他太谨慎了,太谦虚了。我希望你们交给他多提意见这个任务。毛主席,你们是否同意?”

听了胡志明主席的话,毛主席说:“我们同意,但是他向你们所提的意见或建议仅供你们参考,你们认为他提得对,就采纳,不对,就不采纳,由你们自己决定。”

看到毛主席说得如此真诚,胡志明主席十分感动,说:“我和越南同志们,从你们的行动中感受到对我们帮助的真心实意。”

随后,大家又在一起亲切地聊了一会儿。不知不觉,吃饭的时间就到了。毛主席也提前吩咐人准备了丰盛的宴席,招待胡志明主席。

这时,周恩来总理站起来,礼貌地和大家告了别,出去参加一个重要的外事活动去了。

周恩来总理离开后,毛主席、胡志明主席、刘少奇、朱德和罗贵波一行人,走向了餐厅里,依次坐好。

很快,工作人员便端着一盘辣椒走了过来,熟练地将那盘辣椒放在了餐桌上。

看着工作人员放在餐桌上的辣椒,胡志明主席对毛主席说:“听贵波同志介绍,毛主席非常爱吃辣椒,是不是没有辣椒就不能下饭?”

毛主席喜欢吃辣椒的事情,几乎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对此,毛主席也不反对。他经常对同志们说的一句话,就是:“不吃辣椒,不革命!”

这句话,不仅说明毛主席个人非常喜欢吃辣椒,更是他对革命精神的一种隐喻和象征,也反映了他将辣椒与革命精神联系在一起的独特见解。在毛主席看来,吃辣椒的人,具有更强的斗争精神和革命性。

新中国成立后,在宴请客人的时候,毛主席也常常展示自己的吃辣能力,以此来表达他对革命的坚定信念。他的这一习惯,甚至在宴请外宾时,也有体现。

这次宴请胡志明主席,毛主席的餐桌上,也同样放着辣椒。听到胡志明问他是不是没有辣椒就不能下饭的时候,毛主席以笑容做了肯定的回答。

看着毛主席满脸的笑容,胡志明主席也知道了答案。紧接着,胡志明又说:“我们越南人也喜欢吃辣椒,我们那里的辣椒跟中国的辣椒不大一样,长得像小树,有一两米高,小小的辣椒朝天长着,吃起来可真辣。”

胡志明主席所说的这种朝天长着的辣椒,和中国各地长的朝天椒不一样。

朝天椒,果实较小,圆锥状,成熟后红色或紫色,味极辣,性喜温热、向阳、光线充足、环境干燥、土质疏松的环境,是一种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的辣椒。大约在17世纪的明末时期引进中国,开始在中国各地栽培。

在《本草纲目》中,对朝天椒有这样的记载:“全草能入药,根茎性温、味甘,可消炎镇痛、能祛风散寒、舒筋活络,并有杀虫、止痒的功效。朝天椒除了富含蛋白质、糖、有机酸、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之外,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于首位;更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促进新陈代谢。”

胡志明主席口中的那种辣椒,叫做“Ot Hiem”。这种辣椒,就是越南本土的产物,以其强烈的辣味和非常辣的特点而闻名,有着极高的热量。

听到胡志明主席说他们越南人也喜欢吃辣椒,毛主席说:“喜欢吃辣椒的不是我一个人,少奇同志和我是湖南人,湖南人喜欢吃辣椒。朱总司令是四川人,四川人吃辣椒也很利害。”

紧接着,毛主席抬起手,指了指罗贵波,说:“他是江西人,也是吃辣椒的。离你们近的云南人也爱吃辣椒。可我们这些吃辣椒的人,吃法就各具特色,做法也就有别了。”

接着毛主席关于辣椒吃法的话茬,胡志明主席说:“我们是把朝天椒放在鱼露里,再加上一些柠檬,配在一起吃。”

毛主席又说:“我们吃辣椒成习惯,可不是因为乡土习俗养成的习惯,那是在1932年到1934年,中央苏区遭受国民党经济封锁,根本吃不上盐。为了搞到一点食盐,我们不少同志花了很大代价,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那时候可真艰苦啊!没有盐,下饭才难哩!我和大家一样用辣椒代替盐,用没有盐的辣椒下饭,可算是好菜呀!”

很快,其他的菜肴也陆续上了桌,毛主席便和大家在一起边吃边聊。

吃过饭后,毛主席和刘少奇、朱德与胡志明主席告了别,而把罗贵波留了下来。

想到刚见面时胡志明主席提出的要求,毛主席对罗贵波说:

“胡志明同志要你参加他们政治局会议时,对他们各方面的工作多提意见,多给以帮助。你可以提,但是不论是提意见或提建议,都要说明仅供他们参考。你要注意调查研究,不能主观,要从越南的实际出发,结合中国的经验,不可生搬硬套。

提意见或提建议都要慎重,要考虑好,要准备好,要认真负责。帮助人家就要帮助好,不强加于人。要十分注意尊重胡志明同志和尊重越南劳动党中央的领导。不能有钦差大臣的架子,尤其不能有大国主义。你持谨慎态度是对的。”

随后,毛主席想起了过去的革命经验,又对罗贵波说:“长征前你在中央苏区,应该知道李德此人吧?”

听了毛主席的话,罗贵波不由地想起了自己的革命经历。那时候的罗贵波,还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那时候,在罗贵波的心里,有苦难,也有甜蜜。

1908年7月14日,罗贵波出生于江西赣州南康潭口镇,原名李文华、罗心夷。早年间,因为家道中落,罗贵波不得不放弃了学业,当了一名小学教师,赚取一点微薄的薪水,来贴补家用。

然而,在旧社会,无论罗贵波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贫困,更是经常被有钱有势的人欺负,心中逐渐产生了不满。

1926年4月,罗贵波开始参加革命。1927年,罗贵波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了革命的信仰,并在党组织的批准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时,罗贵波年仅19岁!

1929年1月,毛主席和朱德率领红军第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挺进,取得了许多胜利,并在多地发动群众,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8月,罗贵波被任命为中共赣县县委书记、赣县游击队队长兼政委。期间,罗贵波参与领导创建了赣南革命根据地的工作。

那时候,在毛主席和朱德等人的领导下,革命形势欣欣向荣,大家都看到了希望,干劲十足。罗贵波的革命热情也十分高昂。

1930年,罗贵波被任命为赣南红军第28纵队政委。后来,罗贵波又先后担任了红22军第3纵队政委,红35军军长、政委,红一方面军独立3师政委,红军学校政治总教官等职。

1933年,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往中央苏区。此时,博古和洛甫考虑到李德是苏联著名军事学院的高材生,又有街垒战的经验,请求共产国际派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代表阿图尔·埃韦特将李德派往中央苏区,担任军事顾问。

来到中央苏区后,李德在博古的支持下,迅速掌握了红军的指挥权。李德虽然怀有帮助中国革命的良好愿望,但却不了解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且没有调查后视情况而做决定的习惯。

那时候,李德在中央军委创办的《革命与战争》杂志上,以笔名华夫发表了《短促突击的战术》等文章,系统地论述了短促突击的战术理论。

此外,李德还在瑞金的红军大学、“彭杨步兵学校”、“公略步兵学校”、“特科学校”等军事大学,宣传了他的短促突击战术。

期间,作为“彭杨步兵学校”训练处副处长、政治总教官的罗贵波,便接触过李德的宣传。

在后来的对敌战争中,李德坚持使用苏联正规的战争经验,彻底改变了毛主席等人在以往取得胜利的以游击战为主的军事斗争方式,大力推行“堡垒对堡垒”和“短促突击”的战术,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军事失误,使红军陷入了极大的被动局面,不得不开始长征。

在长征期间,罗贵波先后担任了中央红军干部团3营政委、上级干部队队长和政委,为遵义会议的召开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那时候,罗贵波亲历了李德进行军事指挥时的所有艰难岁月。到达陕北后,罗贵波担任了抗日红军大学第三科政治部主任。

战争年代虽然十分就艰苦,但罗贵波的生活,也有着战争年代的甜蜜,妻子李涵珍便是他的甜蜜。

1937年7月,29岁的罗贵波和18岁的李涵珍结了婚。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他们结婚之前,两人只有一句对话:罗贵波问:“李涵珍,吃过饭了没有?”李涵珍答:“吃过了。”

1919年,李涵珍出生于四川达县一个穷苦人家,她的这个名字,还是为她登记的红军战士帮着取的。

在李涵珍很小时候,她的父亲便去世了。之后,为了活下去,李涵珍的母亲不得不改嫁了他人,李涵珍就被爷爷奶奶养活大。

在李涵珍的记忆里,童年就是充满了痛苦。那时候,李涵珍和爷爷奶奶甚至连盐都没得吃。在困难的时候,她也跟随奶奶要过饭。再后来,爷爷奶奶先后去世,李涵珍也成为了一个孤儿。

1933年10月,在看到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时,李涵珍选择了参加红军。李涵珍这个名字,就是在参加红军时,登记人员为她取的。

在参加红军后,李涵珍算是有了一个家。虽然这个家要经常行走,但李涵珍却没有抱怨,她觉得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是她的家人,都对她很好。

1937年春,李涵珍被安排到红四方面军教导师宣传队工作。那时候,整个教导师宣传队有20多个女战士,但没有婚嫁的,却只有两个女孩子。

作为宣传队仅剩的两个没有结婚的女孩子之一,自从她来到教导师宣传队工作后,便感受到了许多男同志投来的爱的目光。这些目光中,有一股就是属于教导师政治部主任罗贵波的。

罗贵波是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再次会师后,被调到红四方面军教导师,担任了教导师政治部主任的。

一天,李涵珍接到一个通知,说是教导师供给处处长张令彬找他谈话。李涵珍还以为是谈工作,便去了。

然而,张令彬却在刚说了不几句话后,就把话题带到了罗贵波的身上,介绍了罗贵波的光荣革命历史。

后来,张令彬经常找李涵珍谈话,不断地向她说罗贵波如何如何好。李涵珍心里明白张令彬是想让自己和罗贵波谈恋爱。然而,李涵珍的心里却只有工作,便没有同意。

被拒绝后,张令彬没有放弃,依然不断地向李涵珍反复说罗贵波的好话。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很久。那段时间,李涵珍虽然也见过罗贵波,但两人谁也没有主动说话。

直到有一天,在看见李涵珍后,罗贵波才向她打了一个招呼,说:“李涵珍,吃过饭了没有?”听到罗贵波问,李涵珍慌乱地答了一句:“吃过了。”紧接着便转身跑了回去。

这便是李涵珍和罗贵波结婚前有过的唯一的那句对话时的情景。

不久后,张令彬将李涵珍叫到面前,问:“你对罗贵波主任有什么意见吗?”李涵珍回答说:“我没有意见呀。”张令彬说:“这就行了,你回去吧。”

又过了一段时间,张令彬告诉李涵珍到罗贵波那里去一趟。

这次,李涵珍还特意找了一个好朋友,一起去了罗贵波那里,为的是在自己尴尬的时候,那个朋友可以说两句话。

让李涵珍想不到的是,刚见面,罗贵波就说:“知道你已经同意,我向上级打了结婚报告。现在组织上已经批准,我们过几天结婚吧。”

听了罗贵波的话,李涵珍这才知道,自己的婚姻已经有了结果。

对此,李涵珍也没有反抗。这是因为,在李涵珍的心里,早就把部队当作了自己的家,因此部队就是她的娘家人。

不久后,全面抗战爆发,罗贵波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20师政治部民运部部长。后来,罗贵波又历任了新358旅政委、晋西北新军政委、晋绥军区第8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吕梁军区副政委、政委,晋中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太原警备司令员、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等职。

1950年,罗贵波在越南工作期间回到北京汇报工作时,毛主席主动问起了他妻子李涵珍的情况。罗贵波诚实地说:“我的爱人李涵珍是1933年参加红军的长征干部。”

听了罗贵波的回答,毛主席高兴地说:“这么说她是经过战争考验的老同志,很好嘛。她干过什么工作?”罗贵波说:“她干过机要、组织、干部工作……”

毛主席说:“好!让她也到越南去,做你的助手。胡志明向我提议过,带你的爱人到越南去。我同意。”

不久后,罗贵波便带着妻子李涵珍返回了越南。

1951年,罗贵波陪同越南胡志明主席秘密来到北京。那天,毛主席在宴请万胡志明主席后,特意将罗贵波留下来谈话,希望他在越南工作时,一定要尊重越南人民的意见。

为此,毛主席特意提到了李德,向罗贵波分析了李德的经验教训是“不了解中国的国情,也不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情况,不做调查研究,听不得不同意见,生搬硬套在苏联有效而在中国行不通的战略战术”,并嘱咐他说:

“你在越南工作,一定要切记李德在中国的教训。要向顾问团的全体同志讲这个教训,让大家记住这个深刻的教训。告诉顾问们,帮助人家不能照搬我们原有的办法,生搬硬套。帮助人家要帮助得好,只凭主观愿望是行不通的,要根据实际情况才能帮助好。”

在谈话的最后,毛主席又对罗贵波说:“要有老实谨慎的态度,少讲我们是怎样‘过五关斩六将’,多介绍我们是怎样‘走麦城’的,我们也有过失败。在帮助人家的过程中,要经常检讨自己的言论和行动,每天一次,3天一次,最少每周一次,来检讨我们哪些做得对,哪些不对。”

在返回越南后,罗贵波谨记着毛主席的教诲,按照毛主席吩咐办事,得到了胡志明主席和越南同志的认可。

1953年9月,罗贵波被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授予胡志明金质勋章。

1954年9月,罗贵波又担任了新中国驻越南的首任大使,继续为中越关系的发展做贡献。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