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行业人才的不断流失、市场空间的持续萎缩,香港电影似乎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寒冬。
“港片已死”的论调在影视圈内不绝于耳。
然而,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部由杜琪峰监制、银河映像出品的12集剧集《三命》悄然上线,以豆瓣8.1的高分成为近期口碑之作。

《三命》的故事始于1960年的香港,那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主人公骆泽信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父亲以算命为生,在那个迷信氛围尚存的年代,算命先生的话往往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父亲为阿信批下“木旺缺金”的命格,取名“泽信”,寓意以金克木、土生金,似乎从一开始就为他的人生定下了某种基调。

然而,命运的玄妙之处就在于,一次偶然的选择足以颠覆既定轨迹。
1976年的某个夏日,16岁的阿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着三个看似平凡却又可能改变他一生的选择:
追逐断线的风筝、向心仪的女孩道歉,或为兄弟的纠纷出头。
这三个选择,就像三条不同的道路,将他引向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方向。

若阿信选择追逐风筝,那他的人生轨迹或许会充满浪漫与艺术的气息。
在追逐风筝的过程中,他将偶遇一位同样热爱绘画的女孩。
两人因画结缘,仿佛是命运的巧妙安排。
阿信自此投身漫画创作,尽管家境贫寒,但他对漫画的热爱让他坚持在桥洞下、垃圾堆旁作画,甚至以摩托车灯为光源。
他的漫画《缘分的天空》一经问世,便风靡香港,他名利双收,成为了众人瞩目的漫画家。
然而,成功的背后却隐藏着无尽的焦虑与痛苦。

灵感枯竭的焦虑如影随形,药物成瘾的堕落让他逐渐迷失自我,而至亲的相继离去更是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父亲病重时,他因忙于工作未能陪伴在身边;
怀孕的妻子因车祸丧生,他未能见上最后一面;
母亲也因此瘫痪在床。
最终,功成名就的阿信在孤独中离世,他的人生就像一场绚烂却又短暂的烟火,在辉煌过后只剩下一片寂静。

若阿信未追上女孩,现实的压力将迫使他成为一名测绘员。
他按部就班地生活,结婚生子,过着朝九晚五的安稳日子。
然而,生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中年时重逢初恋,内心的波澜与婚姻的裂痕逐渐显露。

妻子携子女移民后另嫁他人,阿信独自照顾患阿尔茨海默症的母亲,直至退休。
晚年重拾画笔的他,本想在艺术中找到一丝慰藉,却在创作中猝然离世。
这条路上,阿信始终为他人而活,梦想成为一生未竟的遗憾。
他就像一颗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的石头,在岁月的长河中默默承受着一切,最终被时光遗忘。

若阿信为兄弟出头,那他的人生将陷入黑道的漩涡。
他将卷入黑帮仇杀,锒铛入狱。
出狱后,为偿还父亲的高利贷、替兄弟复仇,他被迫踏入江湖。
凭借着过人的胆识与权谋,阿信从街头混混逐渐蜕变为商界枭雄,掌控股市、地产与拍卖行。
然而,财富与权力背后是众叛亲离的悲剧。
母亲因他的罪孽出家,父亲至死未得原谅,初恋唾弃他的铜臭气。
最终,他在心腹的陪伴下因心梗猝死,留下无尽的唏嘘。
他的人生就像一场血腥的战争,在权力的争夺中失去了亲情、友情和爱情,最终只剩下孤独和悔恨。

三条人生轨迹看似迥异,却殊途同归——2024年4月28日16点28分,阿信以相同的时间与方式离世。
个体的挣扎在时代的浪潮前显得微不足道,香港六十年的风云变幻(如股灾、移民潮、非典疫情)始终如暗流般裹挟着每个人的命运。
这就像一场宏大的戏剧,每个人都是其中的演员,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
《三命》的诞生离不开银河映像的灵魂人物杜琪峰。

自1996年创立以来,银河映像以《暗战》《神探》《枪火》等黑色犯罪片确立风格,其作品中“宿命不可违”的哲学内核深入人心。
杜琪峰就像一位独特的导演大师,用镜头语言讲述着一个个关于命运的故事。
《三命》延续了这一传统,通过平行叙事探讨个人选择与命运的关系,但亦暗藏新意:
尽管结局注定,角色仍以不同的姿态面对人生——或执着、或隐忍、或抗争,这正是杜琪峰对“万般皆是心,点点皆由人”的诠释。

值得一提的是,杜琪峰此次选择以剧集形式呈现故事。
面对电影市场的萎缩,他并未妥协于商业套路,而是将《三命》作为培养新人的平台。
三位导演张家杰、黄伟杰、李子俊均曾参与《神探》《树大招风》等银河经典作品的创作,此番在杜琪峰的监制下,他们以电影级的镜头语言和叙事节奏,打造出一部兼具艺术性与观赏性的剧集。

《三命》的核心魅力在于其多维度的叙事与深刻的主题表达。
时代与个人的互文是剧集的一大亮点。
剧中三条故事线不仅是个体命运的投射,更折射出香港六十年的社会变迁。
从九龙城寨的拆除到金融风暴的冲击,从移民潮的无奈到非典疫情的恐慌,阿信的每一次选择都与时代齿轮紧密咬合。
观众得以透过他的眼睛,见证一座城市的兴衰荣辱。

九龙城寨的拆除,象征着香港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
金融风暴的冲击,让无数人陷入了困境,也让阿信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移民潮的无奈,反映了香港人在时代变迁中的迷茫和挣扎;
非典疫情的恐慌,则让整个香港社会陷入了紧张和不安之中。
这些时代事件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阿信的人生和香港社会的发展。

尽管结局早已注定,阿信在每条人生路上仍展现出不同的生存姿态——艺术家的炽热、公务员的隐忍、黑帮大佬的狠辣。
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韧性,恰是香港电影“不认命”精神的延续。
就像香港电影曾经在艰难的环境中崛起一样,阿信也在命运的安排下,用自己的方式抗争着。

艺术家的炽热,让他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追求卓越,即使面临困境也不放弃;
公务员的隐忍,让他在平凡的生活中坚守着自己的责任和信念;
黑帮大佬的狠辣,则是他在江湖中生存的手段,也是他对命运的一种反抗。

《三命》的问世,或许无法逆转香港电影的颓势,但它至少证明:
仍有人在坚守。杜琪峰与银河映像以这部剧集,向观众抛出一个永恒的命题——当命运早已写下剧本,我们该如何自处?
是如阿信般在既定轨迹中活出不同姿态,还是如银河映像般在行业寒冬中开辟新路?答案未必重要。
重要的是,在追问的过程中,我们得以触摸生命的重量,并在时代的轰鸣中,听见自己的心跳。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着自己的方向,都在与命运抗争着。
即使命运无法改变,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