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熙狂贪26亿,1945年宋美龄偷看蒋介石日记后,通知姐夫快逃‌

定哥讲历史 2025-01-24 13:50:55

古往今来,大凡朝代或时期的终结,几乎皆与贪腐有所关联。对一个于内忧外患的国家或朝代而言,贪腐,犹如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官员种种腐败不胜枚举,其中最严重的,是跟蒋介石有姻亲关系、掌握国民政府钱袋子的孔祥熙。

抗战胜利前夕,“美金公债舞弊案”东窗事发,时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孔祥熙,从中狂贪了26亿。1945年春开始,蒋介石的日记里频频出现一个名字:庸之。庸之是孔祥熙的字,蒋介石把对他的失望、愤慨、意欲彻查的想法都写到了日记里。但宋美龄偷看了蒋介石的日记,急忙将“上意”透露给了姐夫孔祥熙。

1942年,全面抗战坚持到了第五个年头。国民政府为应对财政与军费的日益膨胀之需,以美国对华五亿贷款中的一亿元为基金,于西南、西北地区开始发行“同盟胜利美金公债”。基金以美元的形式发售,国民政府宣称,人民可以以每元折合国币20元的价格购买,等到抗战胜利后,可兑换美元。

虽有美金作底,但各地百姓的认购态度很消极,能观望的不会马上认购,能少购的不会多购。截止1943年秋,全国世纪售出的公债券,没不到预定计划的一半。

并且不少人购买之后又产生了质疑,不相信想来能兑换美金,因此都想办法脱手,在黑市上以一元公债券折合17~18国币的价格售出。不久后国内发生了通货膨胀,国币大幅度贬值,美金公债券升值到一元可值30元、而后273元的地步。

鉴于当时的经济状况,身兼财政部长与中央银行总裁的孔祥熙,向蒋提议终止美金公债的发售。国库局局长吕咸,从中看出了损公肥己的机遇。于是1944年1月,他授意债券科长熊国辉写了一份签呈,向上级提出,因为目前所剩的债券余额还有不少,希望上级能允许职员们按照官价购进,“以调剂同人战时生活。”

表面看来,内部认购,既符合公债发行的规定,也算是为国库局员工谋了福利。但现实是,在通货膨胀的时期,“员工”仍以以往的低廉价格买到了美券。

吕咸想出的这一舞弊招数,让这笔可以影响国家命运的巨款,成了国库局少数“同人”的个人财富。而吕的一切操作,都是在孔祥熙的认可、盖章的前提下进行的。做为回馈,吕咸在当年2月就孝敬给孔祥熙350万元美金公债券。其后,他们又通过买空卖空、以票换票的方式贪污了近800万元美券。两项总计下来,折合当时国币约26.47亿元。

但事情总有败露的一天,1945年春,孔祥熙、吕咸贪污近一年后,在国库局供职的几个爱国、有正义感的年轻人知道了此事,并向国民政府发起了秘密检举。事情很快“上达天听”,蒋介石在3月19日的日记中有这样一笔:“研究中央银行舞弊案。”

3月底开始,蒋介石几乎每天满脑子都是美金公债案,那期间的日记里几乎隔天就会提到此事,他的意见是追究、彻查。因为发现中央银行关于美金公债的账目不清,他授权财政部长俞鸿钧(原财政次长,1944年11月孔祥熙卸任财政部长后,俞升任此职)

俞鸿钧与孔家渊源颇深,但蒋介石派他彻查,他并不敢怠慢。4月8日,俞鸿钧向蒋介石递交了调查结果:美金公债停止出售后,剩下的公债居然几乎全售空了。据调查,买主给出的名字、地址都是假的,有的填写的地址,还都在上海、南京等沦陷区。

蒋介石立即指示陈布雷彻查账目手续。对于美金公债案的了解,他已经有了一些把握,4月10日,他在日记里写到:“考虑彻查美金公债案已得要领,不难追究也。”

比较棘手的是,孔祥熙当时在美国。自1944年6月起,孔祥熙去美国参加会议,顺道治病为由,就留在了美国。于是4月10日,蒋介石致电孔祥熙:“饬令该行经管人员负责,全数追缴归还国库,不得贻误,并将追缴之确数呈报。”

第二天,孔祥熙回电,打了一顿官腔,装了一番糊涂,“弟不详悉”,随后说,等我病好了再回国处理。4月14日,蒋介石的日记写道:“须待庸之病痊回国也。”但孔祥熙一再拖延,4月30日,蒋介石日记写道:“接庸之电,令人烦闷,痛苦不知所止。”

5月初的国民党大选中,孔祥熙落选常委。蒋介石在日记中,表达了对他“信望坠落”的失望。这时蒋介石已经有意抛开孔祥熙了,但又有些碍于情面。这时蒋介石已经有意抛开孔祥熙了,但又有些碍于情面。

6月1日,蒋介石日记写道:“(庸之)不能为党国与革命前途着想,而徒为本身毁誉与名位是图”,这意味这蒋介石对孔祥熙彻底失望。

7月,傅斯年向国民参政会提案揭发美金公债案,联署者达21人。这事一出,蒋介石不得不马上处理公债案。好在这时,孔祥熙已回到了重庆。接下来几天,蒋介石“嘱其好自为之”,并将案子的进展和舆论情况都告知了他。

但孔祥熙的态度是,不配合、一概不认。14日的蒋介石日记中又提到了庸之,甚至用了“可耻之至”四个字。至当月底,孔祥熙虽对美券之下落有所交代,却依旧矢口否认自身存在任何舞弊行为。

这期间,宋美龄偷看了蒋介石的日记。发现了他几个月来对孔祥熙的态度转变,于是她赶忙通知自己的姐夫想办法抽身。七月下旬,孔祥熙向蒋介石提出辞去中央银行总裁之职,蒋介石准许,并命俞鸿钧继任。

蒋介石用这种轻描淡写的方法处理了一个如此巨大的贪污案,在他的日记中,称自己为“公私兼全”。

0 阅读:120
评论列表
  • 2025-02-04 10:15

    再多的钱也没用了,孔祥熙己断子绝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