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图新担当!60多位海外人士眼中的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

南方都市报 2024-08-23 22:11:16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部署,释放出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明确信号,也展现了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的坚定决心。

7月29日起,南都、N视频重磅推出“新蓝图 新担当——国际社会聚焦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系列报道,连线超60位海外人士。受访者们表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焕发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活力,成为全球发展引擎;期待中国为世界贡献更多机遇、智慧与经验;前来广东开展合作的美国律师表示,感受到中国整体法治水平的大幅提升,期待美中两国深化司法合作,寻找更多业务拓展空间……

来自世界各国、各界的受访者们认为,此次会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擘画蓝图具有重要深远意义,将给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宝贵确定性,创造更多发展机遇,为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繁荣注入更多中国动力。

系列报道在海内外引发广泛关注,覆盖“学习强国”APP等渠道,获巴基斯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匈牙利《新导报》、中国驻智利大使馆、广东省司法厅、广东省律协、中国驻加拿大新闻与文化参赞等权威机构、媒体、人士广泛转发点赞。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每逢重大历史关头,党总是能够制定正确的政治战略策略,指引我们战胜无数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在法国学者、作家、时政评论家马克西姆·维瓦斯(Maxime Vivas)看来,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强大的组织,正是在其领导下,中国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有强大的凝聚力,而且目光长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焕发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活力,成为全球发展引擎。

国际友人汉斯·米勒(Hans Miller)之子米德华长期生活在中国,他亲眼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逐渐发展壮大。他对南都记者表示,中国共产党要办的事情一定能办到,无论有什么问题,党员们都会冲锋在前。“当把人民服务好了,江山就在这儿,人民喜欢党,这个国家就会勇往直前”。

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深度、广度前所未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聚焦中国式现代化。

美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库恩基金会主席、“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罗伯特·库恩(Robert Lawrence Kuhn)向南都记者诠释了他的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来自于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新质生产力。自主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源泉,科技创新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并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摆在重要位置。

在厄瓜多尔前驻华大使华盛顿·阿戈(Ing.Washington Hago)眼中,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他特别向南都记者提到了粤港澳大湾区在智慧城市、生物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科技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能源效率解决方案供应商,丹麦企业丹佛斯长期关注中国市场,尤其是绿色产业的发展前景。

丹佛斯中国区总裁徐阳曾向南都记者指出,“中方在绿色、能效领域的发展和开放措施,对知识产权以及创新不断加大的保护力度,坚定了丹佛斯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信心,是丹佛斯愿意在中国长期发展并持续加大投资力度的主要原因”。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2024年上半年,我国吸引外资规模近5000亿元人民币,仍处于近十年来的高位。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给世界带来信心与机遇。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告诉南都记者,全会的召开举世瞩目,是世界观察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重要窗口。中国持续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和优化的营商环境,为包括霍尼韦尔在内的外资企业在华的持续成长,注入了新的动力,中国市场的规模、韧性和创新活力等优势,为跨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市场依托。

创造发展机遇促进世界繁荣

发展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各国人民对发展的期盼与渴望始终如一。

去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10年来,这一倡议不仅给相关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积极贡献,开辟了人类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地生根。

阿根廷前驻华大使牛望道(Gustavo Sabino Vaca Narvaja)说:“阿根廷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一年后,阿中两国进入了双边合作的‘黄金时刻’。我们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中方投资更是造福子孙后代。”

菲律宾“亚洲世纪”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安娜·马林博格-乌伊(Anna Malindog-Uy)向南都记者表示,共建“一带一路”拓展了区域国家能源合作,促进了共建国家在清洁、绿色能源领域的发展,其中包括可再生能源、绝缘材料和水力发电站等的建设和研发。

设施联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长期关注并研究中欧班列的前日本邮船株式会社北京事务所代表、中国物流研究会干事福山秀夫说,“一带一路”倡议的一大成就,在于构建了贯通东亚与欧洲两大经济圈的海陆大通道。

“这为推进全球集装箱运输业的跨越式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不仅革新了欧亚大陆的集装箱运输业态,还构建了基于国际多式联运的新供应链,成为完善全球供应链重要、关键的一环。”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

美国司莱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马克·麦克马林(Mark A.Mcmillan)告诉南都记者,他非常期待,也相信能看到中国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和提升。“作为一名美国律师,我也非常愿意为中国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涉美法律服务”。

荷兰中欧品牌发展联合中心主席、中荷橙品牌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南美龙(Jorg van den Hoven)向南都记者讲述,随着知识产权局、互联网法院等机构对非中文母语者的支持增强,涉外法律服务变得更加易于获得和理解,特别是在品牌商标保护和专利保护方面。他期望广州能在现有的法治建设基础上,更多地与国际金融生态系统接轨,吸引更多外国专家和公司的到来。

扩大制度型开放对涉外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持续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也对完善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戈登商业科学研究所高级管理人员法尔哈娜·帕鲁克(Farhana Paruk)告诉南都记者,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共同议题,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倡导本着开放包容的精神开展务实合作,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目标一致。

除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外,全球文明倡议也为凝聚全球合作共识持续注入动力。

正如安娜·马林博格-乌伊(Anna Malindog-Uy)对南都记者所说,中方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对世界影响重大,展现了中国在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等方面的承诺。

多领域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世界遗产是人类共同财富,保护传承好世界遗产是人类共同责任。保护世界遗产既是中国承担的国际义务,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责任。

在西班牙,承载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精美技艺的马尼拉大披肩,深深扎根于当地民俗服饰文化之中,成为西班牙最富象征意义的服饰珍宝之一。

西班牙著名的安赫莱斯·埃斯皮纳尔(Ángeles Espinar)绣坊主人、刺绣大师玛丽亚·何塞·桑切斯·埃斯皮纳尔(María José Sánchez Espinar)向南都记者表示,广绣与马尼拉大披肩的融合,也成为各国文化可以互鉴交融的有力证明,连接东西方的贸易之路正是这种文化融合产生并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国考古学者积极参与国际考古交流合作,共促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2015年,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加德满都杜巴广场核心区的九层神庙建筑群在强震中遭到严重损坏。经过多年努力,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援助尼泊尔工作队圆满完成神庙建筑群文物本体维修。来自尼泊尔的什卡·塔巴·马加尔(Shikha Thapa Magar),一直积极为尼泊尔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工作筹措资金。在她看来,两国文物保护工作者团结协作、守望相助,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诠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夏泽翰(Shahbaz Khan)曾在广东顺德见证了当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他表示,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拥有独特的经验和智慧,而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关注也与日俱增,他期待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发挥更大作用。

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中国方案推动各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共同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

伊朗驻广州总领事侯赛因阿里·达瑞西·穆特瓦丽(Hosseinali Darvishi Motevalli)向南都记者提到,中国和伊朗两国文化有许多相似性,特别在电影和音乐方面。在丝绸之路发展的数千年历史中,中伊人民在文化、哲学、艺术、音乐等方面持续交流对话。未来两国间需要延续这样的友好交流互动。

在深化国际交流合作领域,中国非遗“出海”是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体现。

在泰国,帕那尼空公立文益学校的英歌队颇有名气。队员由40名泰籍学生组成,他们其中有部分学生的祖辈来自中国。学生们在英歌舞的训练过程中学习、了解中国文化。学生韦俊杰说,他不仅将英歌舞作为一种与中国文化对话的方式,学习英歌舞也让他更加珍视泰国文化。

多年来,中国积极推动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促进不同文明国家人民心灵相通,让人类文明的丰富成果造福更多民众。

在这个过程中,海外中华儿女接续奋斗,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匈牙利是欧洲首个为中医药立法的国家,中医药已成为当地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离不开匈牙利中东欧中医药学会会长、天津海外联谊会荣誉会长陈震等一批匈牙利中医药人三十多年来的耕耘。

当前中匈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驶入“黄金航道”。陈震认为,中国对外开放水平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这让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前景充满信心”。

“新蓝图 新担当——国际社会聚焦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系列报道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佳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主笔:南都记者 何嘉慧

采写:南都记者 梁令菲 何嘉慧 周敏萱 杨苓妍 肖玥 杨婷 实习生 余昕红 彭子倩 李婉茹 李茜

视频:南都记者 梁子珊 周敏萱

设计:张博 林泳希 尹洁琳 原毅 张许君

0 阅读:4

南方都市报

简介: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