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争”有我家风传承丨那些老物件里的家风故事

河北新闻网 2024-12-14 08:00:51

编者按

母亲用了多年的缝纫机、爷爷背得褪色的邮差包、父亲留下的笔记本……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一些老物件,看起来稀松平常,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它们就像是一本本无字的日记,见证了岁月变迁,承载着一代代人的希望与梦想,传承着向上向善向美的家风。

在“‘双争’有我 家风传承”2024年河北省善美家风故事征集活动中,有许多投稿作品,讲述了与家里老物件相关的故事。本版选取部分作品予以刊登,共同感受背后的家风故事。

母亲的缝纫机

高玲玲

前段时间老家装修,承载着三代人家庭记忆的老房子在白墙、瓷砖的装饰下,一改往日灰头土脸的形象,变得熠熠生辉。唯独母亲的那台老旧缝纫机,仍默默待在西屋的老地方,虽然满身“伤痕”,与新装修好的房子格格不入,但母亲依然把它放在最显眼的位置,随时准备与它并肩奋斗。

我的母亲是一名裁缝,近四十年的时间里,她与缝纫机形影不离。母亲的裁缝技能是跟姥姥学的,一开始只是为了挣点工分,满足家人和街坊邻居生活需要。后来,母亲对做衣服越来越有兴趣,到结婚时,家里给她的陪嫁就是一台缝纫机。

记得小时候,家里总是很热闹。母亲做的衣服合身又便宜,周边村的人都爱找她做衣服、改衣服。在母亲的“工坊”里,缝纫机的“嗒嗒”声、锅碗瓢盆声、谈笑声总是掺杂在一起,散发着浓浓的烟火气。从小耳濡目染,我早早学会了基本的缝纫技能,成了母亲的小帮手,锁边、熨衣服、缝补等技法,让我受益至今。

全村人都夸母亲能干。我却深知,这份能干背后隐藏着无数的辛劳。为了掌握专业的缝纫技术,她在寒冬腊月骑行16公里到其他村里学习,双手冻得像窝窝头一般。白天,母亲在田间辛勤劳作,夜晚,坐在缝纫机前忙着做衣服。无数个夜晚,月光如水,灯光微弱,她在窗前那专注的身影,总让我眼中泛起泪光。

母亲不知疲倦地蹬着缝纫机,像踏上了一条追求幸福之路。从白天到夜晚,从春天到冬天,从年富力强到满鬓白发,从两口之家到儿孙满堂。她一直蹬着缝纫机,生怕一停下,红火的日子就会失去。母亲用汗水浇灌了我们姐弟三人的成长土壤,也给予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也是一种幸福。在父母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下,2004年我们家成了村里首批翻新旧居的家庭之一,也是最早购置摩托车和安装暖气的。那时,母亲手上的冻疮和脸上的冻伤慢慢好转,只是一到冬天仍会肿胀和瘙痒。再往后,母亲买了一台电动缝纫机,做衣服的速度越来越快,工作时间也越来越长,尽管视力开始模糊,她的干劲却越来越足。母亲常说,人要有一股子劲儿,拼命的劲儿、不服输的劲儿。

在她的影响下,我的心中也孕育了一颗“努力”的种子,让我在18年的求学生涯里,丝毫不敢放松、懈怠。因为我深深明白,如果不是母亲日复一日地辛劳,如果不是她和父亲为我蹚开了一条改变命运的路,我都不知道今天自己会在哪里。

乘着乡村全面振兴的东风,广大农村迎来发展的暖春。机械化种植收割等技术大大缩短了田间劳作时间,母亲从繁重的农活中解脱出来。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的日子逐渐减少,而她制作衣服的副业也逐渐转变成了主业。母亲变得更加忙碌,但她的精神状态却越发饱满,完全不像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人。她就像一个陀螺,不知疲倦地旋转着。

时光荏苒,世事更迭。母亲年龄大了,她的缝纫机也老了。尽管如此,这台缝纫机却承载了一代人勤劳奋斗的岁月印记。

母亲说,缝纫机显得过时了,是因为时代发展快,生活进步快,这是好事。然而,母亲心中还有一句话未曾明言,那就是:奋斗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缝纫机”,一台永不过时的“缝纫机”。只要撸起袖子,脚踏实地地干,就能拼出“锦绣”人生。我们相信:人不负时光,时光也定不会辜负那些勤劳善良的人们!(作者单位:河北省妇联)

爷爷的邮差包

樊晓宇

爷爷家的墙上总是挂着一个灰绿色的邮差包,它的“年纪”比我还要大很多。岁月的磨砺让它失去了往日的颜色,就像爷爷——显示出一种历经沧桑的疲态,却也透出一种时间沉淀后的庄重。

小时候我曾问父亲:“为什么爷爷搬到哪儿都要带着这个邮差包?它已经老旧得和新家显得格格不入了。”父亲对我语重心长地说:“或许它再也不能装任何物品,却承载了你爷爷一生的事业,以及他坚守一辈子的原则。”

我小时候随爷爷、奶奶生活,爷爷是个邮递员,每天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巷子里,这个邮差包就挂在自行车前杠上,我坐在后座。那时它还是崭新的绿色,随着车铃的叮叮当当,摇摇晃晃,一开一合,给街坊四邻送去远方的家书、清晨的报纸。

在那个通信还不是很发达的年代,爷爷的工作还是很体面的。他是乡亲父老和外界连接的纽带,从这个小县城之外寄来的东西都要经过爷爷的双手。爷爷的人际关系也很好,他和街坊邻居都相处得很融洽,大家总是热情地欢迎他的到来,在走的时候,也总是想方设法给他带些东西,有时是几颗鸡蛋、有时是新鲜蔬菜和当季瓜果。

可爷爷从没有收过任何东西。看着爷爷把红彤彤的苹果还了回去,后座的我急得差点儿哭了出来。爷爷笑着说:“翠翠想吃苹果了吗?那爷爷去给你买一个。”“阿姨给你怎么不要?都不用花钱,那个阿姨还让你下次先给她送报纸呢。”我噘着嘴嘟囔道。爷爷说:“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这是做人最基本的底线。而且,我们每天送邮件的路线都是有规定的,如果改变了一家,那家家的顺序就都变了,这样对别人不公平,要守规矩。”我羞愧地低下了头,送苹果的阿姨也笑着对爷爷说:“樊师傅,我理解啦,咱们还按规定路线送。”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爷爷载着我重新上路,絮絮叨叨地和我说:“丫头,你要记得,这样的‘好意’收不得,来来回回之间,原则和人情就会模糊了界限。”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看着落日余晖照在邮差包上,像镀了一层金色的光。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这是我长大后参观邮政博物馆时看到的一句话。它让我想起了爷爷,他早已从邮递员的岗位退休多年。那个曾经在大街小巷穿梭的小老头,如今再也骑不动那辆自行车,也背不动他那绿油油、沉甸甸的邮差包了。然而,爷爷对工作的执着和他那正直的为人原则,就像一封穿越时空的信件,从我的童年一直传递到现在。(作者单位:康保县纪委监委)

传承

窦燕东

在我的家中,摆放着一个老算盘,绛红色的边框显得十分古朴,珠子磨得光滑发亮。这个算盘见证了父亲年轻时的辛勤工作,至今已有五十多个春秋。

我的父亲退休前是国企的财务科长。在20世纪80年代,算盘是他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下班后,他有时会把账本带回家,噼里啪啦地打算盘,一笔一画地记账,拨算盘清脆的声音,就像珠子落在盘子里,又像雨点打在玻璃上。我好奇地问他在干什么,他就会停下来告诉我,是在给公家算账,公家的账一分钱都不能算错。

闲的时候,父亲也会教我打算盘,背珠算口诀,什么“三下五除二”“六上一去五进一”……我觉得很难,父亲却说:“不要怕难,要静下心来算,不能有半点差错。一是一、二是二,认真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后来,在父亲的耐心指导下,我的算盘越打越好,上大学的时候,还通过了珠算四级考试。

1995年,我参加了工作,在税务局担任计划统计科的票证会计。单位提供了一个算盘,我的算盘功夫派上了用场,每月负责核算各类票证的库存、领用和结报数量,并逐笔登记在票证登记簿上。我常常左手翻阅账本,右手熟练地拨动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半天时间就能高效完成工作。

父亲总是告诫我:“当会计可出不得一点差错。心中有账,眼里无财,一分一毫都要算得明白。”我暗自笑,心想我算的是票证领发数量,又不是算税款。

后来,工作岗位调整,我担任税收会计,这回,可真真切切地算起了税款。税务局征收的每一笔税款,都会在我的账本、报表中体现,算盘已退出了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计算器、计算机,然而父亲的话我却不敢忘记。

记得有一次,月底资金平衡月报表“来源类”科目和“占用类”科目不平差3块钱,我翻了一下午记账凭证,也没找到差错的根源,临下班给领导送报表,说了差错的情况,领导笑着说:“别人不知道,还以为你把这3块钱拿了呢!”

听了这句话,我感到万分委屈,忘记了是怎样离开领导办公室的。下班回到家,我闷闷不乐把自己关在屋里,晚饭也不出去吃,父亲进来问我,我一五一十地说了下午发生的事,委屈的泪水流了下来。

父亲笑着开导我:“领导是不想你压力大,跟你开玩笑呢!你算的是国家的税款,每一分钱都是要交给国家的,数字可不能错一点,报表不平衡,抱怨没有用,静下心来一笔一笔找,总能找到哪里出了错。”父亲的话给我打了气,吃了两口饭,我又骑车回到单位,开始一张张税票、一笔笔分录核对。

三个小时后,我终于找到记错的一笔账,6不小心写成了9,记账凭证改了,报表终于平了,我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回家路上,夜风习习,我快乐地唱起了歌。

如今,我已经是单位的股长,依然每天与各种数字打交道。我这辈子不会离开这些数字了,这些数字,就像一个个音符,伴我走过了青春、走入了中年。我始终记着父亲对我的教导,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项经手的统计数字,这些数字关乎国家的税费入库、关乎国家政策的落地落实、关乎万千纳税人和缴费人,我必须一笔笔算明白。

我想,这是一种习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传承。(作者单位:邯郸市复兴区税务局)

台灯里的家风

田 铮

夜深了,孩子进入梦乡。我走到书桌前打开台灯,翻开一本书,柔和的灯光下,书里的文字一个个跳入脑海。我抬起头,看着眼前的台灯,又一次想起儿时台灯下母亲的身影。

我的母亲是医院的药品仓库保管员。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有在母亲单位写作业的经历。母亲管理的药品仓库很大,各种药品被装在黄色的纸箱里,有的货架很高,常常需要爬到高处清点、移动各种箱子。那个时候,电脑办公还没有普及,无数个夜晚,母亲在一盏橘黄色的台灯下,用一本本手账整理记录出库入库信息。我一直好奇,这么多药品、那么多箱子,她是怎么一个个记清楚又分好类的?

小时候,我经常半夜被家里的电话吵醒,母亲接了电话急匆匆地赶去医院,我知道那是去库房调取急诊病人需要的药品。怕我害怕,母亲走的时候,家里的那盏台灯常常亮着。

有一年暑假,我在家偷看电视,突然听到钥匙开门的声音,赶快关掉电视跑到屋里装样子学习。母亲进门后径直走进客厅用手摸了一下电视背面,又走到我身边,低声说:“你马上初三了,学习是第一位的,一定要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就像这个台灯,该亮的时候亮着,该熄灯的时候就关着。”母亲的话让我陷入思考,从那天开始,我再没有偷看过电视。

母亲常对我说,做人做事一定要诚实踏实,每一件交到自己手里的事情都要认真对待。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孩子,我还会常常想起她的叮嘱,也真正读懂了我的母亲,理解了她对我的要求。

那天,我推开孩子的房门,发现他在偷玩平板电脑。我走过去,孩子害怕被批评,我只说了一句:“你自己还管理不好自己,我来帮助你。”

孩子很平和地接受了,乖乖坐回书桌前,打开他的台灯和书本。我看着他,想起很多年前自己和母亲并肩而坐的场景。如今,台灯升级换代了,但是母亲对孩子那份纯粹的爱,一脉相承。

退休后的母亲学长笛、练钢琴,快乐地学起乐理、唱谱。她总是对我说,年龄大了也要不断学习,这样的生活才有意思。每次看到她在灯下认真学习、练习的样子,我都非常感动,这也成了激励我进步的动力。每当工作中遇到难题想要绕着走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母亲年轻时在台灯下核对信息的模样,想起她退休后学习音乐的那份执着。

每次台灯一亮,我的心也跟着亮了。在母亲的“絮絮叨叨”和那盏台灯里,朴实踏实、真诚真挚的家风传递下来,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又让我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的孩子。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我们要努力让好家风代代相传。(作者单位:河钢集团邯钢公司)

父亲的欠账单

于海军

我们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名矿工。为了让孩子们生活得更好,他每天起早贪黑、忙忙碌碌,虽然没有立下过什么家训,但用自己的言行给我们的人生注入一股朴素奋斗、诚实守信的力量。

1969年冬天,父亲来到距老家百十里远的康城煤矿工作,因为工作认真努力,很快从一名工人成长为掘进队长。那时候,父亲常常告诉我,做人要勤劳、诚信、自律,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这样才能做出无愧于心的成绩,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信任。

我们的日子过得平淡而温馨,然而1987年,一切发生了转折。农历十一月十一,我的父亲意外去世了。

那个寒冷的冬天,天灰蒙蒙的,全家人沉浸在悲痛中,我的心情很压抑、很沉重。当我含泪收拾父亲的遗物时,发现放在箱底的一个笔记本,其中一页纸上,他用清秀的字记录着几个人的名字还有欠款金额。

这是父亲的欠账单。我知道,那是因为家里盖房和我成家借的钱,总共1200元整。

临近年关,我和母亲忍着悲痛,一路颠簸来到矿上领取抚恤金。大伙儿说,有困难提出来,矿上尽量给予帮助。

当时,我们家很困难,但性格倔强的母亲没有提任何要求。她拿着父亲的抚恤金,看着父亲留下的欠账单,毫不犹豫地说:“用你爹的抚恤金还账吧。”

母亲一个人回了老家,我留在矿上按父亲的账单还账。赵叔是父亲生前最好的工友之一,在他的见证下,我把钱逐个还给了曾经帮助过我们的叔叔伯伯们。

闫伯伯是父亲的生前挚友,那时他已经辞职回老家做生意。我辗转打听,找到闫伯伯家,说明来意后,把四百元钱递过去。他坚拒不收:“这钱是伯伯的一片心意,送给你了!”

我说:“闫伯伯,这是我爹借的钱,应该还给您,请您务必收下。”推来搡去,我还是把钱给了他。临别时,闫伯伯拿出四瓶陈年老酒,伯母为我准备了花生、糖果等年货,寒风中,他们把我送上回乡的汽车。

那一年,我用父亲的抚恤金还清了所有欠账。

37年过去了,我们一家人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换来了四世同堂的幸福生活。我们的小家和祖国的大家庭一样日新月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时至今日,回想起那张欠账单和替父还账的情景,我仍然会想起父亲的叮咛,要勤劳、诚信、自律,保持一颗善良的心。我也告诉我的孩子们,人生路上,勤劳是成功的基石,善良是心灵的守护神,自律是成长的阶梯,珍视并践行这些品质,诚实守信、向上向善,我们的人生将更加充实美好。(作者单位:冀中能源峰峰集团)

卷春饼

张芳禾

我的妈妈是秦皇岛人,小时候,每到立春,妈妈总要烙春饼。薄薄的、均匀的两三张饼叠在一起放在白瓷盘子里,慢慢扯开一张,涂上酱,放上各种香喷喷的细菜丝,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春饼,其乐融融。

小时候的我不会卷春饼,总是在饼上放很多菜,费力地卷起来刚要吃,一张薄春饼就破了个大洞。菜掉出来不说,菜汁也从洞里流出来,流到我的手腕上,狼狈又尴尬。而妈妈总能卷出一个恰到好处、瓷实的春饼给我吃,菜不多也不少,均匀地铺满饼的每一处,能从第一口吃到最后一口。妈妈是怎么做到的?小小的我,对这项“手艺”好奇多年。

“人生啊,就像卷春饼,不要急躁,更不能贪心。”妈妈的一句话,点破其中的诀窍。时间流逝,人一天天长大,慢慢地,我发现这里面其实还蕴含着人生哲理。

在检察院工作3年后,我来到秦皇岛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从事地方立法工作。这次人生转场让我深深感受到,在立法工作中,不管程序还是质量,都必须坚持高站位、严要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每一部法律都为人民而立。立法工作者要是没有戒贪戒躁的意识、吃苦的精神,就做不好工作。

我决定坐上学习的“冷板凳”,立志成为立法工作的行家里手。为了搞清楚立法工作机制和事务流程,我深入学习人大工作基本知识,认真研究立法相关规定。为了搞清楚一个细节问题,我走进基层,做了大量调查研究。为了科学准确表达一个词句,我和同事们一起反复讨论、推敲打磨。

法律是治国重器,良法是善治的前提,高质量的立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我不停地在思考,为什么立法、为谁立法、立什么样的法?怎样提高立法质量,让我们的法律更加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勤实践、多创新,我一步步走来,做出了成绩,受到了夸奖,却从不敢骄傲自满。我立足本职工作,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对立法工作的深情,秉持精益求精的匠心求索,为立法工作进一步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平凡的岗位上,戒骄戒躁、不贪不占、做好做实每一件事,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或许这就是人生的意义。那个一口咬下去满口生香的春饼,承载了老一辈人满满的生活智慧,我学会了,也正教给我的孩子们。(作者单位:秦皇岛市人大常委会机关)

(稿件文字整理/高珊 孙青)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