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上初中,12岁考上浙大,神童逆袭19岁的陈舒音后来如何了

大强看娱乐 2024-11-23 20:00:52

"大家都还在为小升初焦虑的时候,广东的一个12岁小姑娘却突然跳出来,因为高考仅仅得了652分就成功被浙江大学医学专业录取,这个新闻在2017年夏天一下子火遍各大媒体平台。

这个成绩并不是仅仅是个数字那么简单的,超过理科一本线135分意味着什么呢?我们来对比一下,大多数普通的考生在18岁时参加高考,但是她才只有12岁,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她只花费了普通人不到一半的时间。

那是一个闷热的高考季,其他考生的父母在学校门口焦急踱步,陈舒音的父母也在他们里面等待。然而与众不同的是,他们的女儿比其他考生小了整整6岁。

陈伟回想起女儿走出考场的那一刹那,所有的紧张与焦虑都化作了喜悦。这位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高材生父亲,在这一刻比任何时候都要感到骄傲。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膨大到极点的焦点关注。"神童"、"天才少女"、"别人家的孩子"等各式标签紧急跟上。一时间,陈舒音的名字成为了街头巷尾、网络上热议的焦点,甚至名列热榜。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家庭并没有欣然接受媒体的追捧,而是选择保持低调。他们没有接受大量的采访,也没有开设育儿讲座,而是始终把女儿的成长和健康作为最重要的事情。

在家长群中,这样的焦虑似乎成为一种风气,“为啥人家12岁就能考上浙大,我家孩子还在为小学奥数发愁?”但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并不仅仅在于分数。

陈舒音的故事,与其说是一个天才的崛起,倒不如说是一次关于教育问题的深入反思。

那么,到底是什么成就了这个12岁的“学霸”?是天赋赋予的才能,还是家庭给予的环境?当我们将时间的镜头回溯至她更幼小的时候,答案或就能在那里。

毕竟,652分的高考成绩只是这个传奇故事中的一个节点,而非所有。

翻阅陈舒音的童年相册,我们会发现她与其他同龄孩子并无不同,一样是穿着粉色衣服的小姑娘。然而,当其他孩子沉迷于玩偶游戏时,她的课本上常常摆着一本厚厚的字典。

"她爸爸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高材生,我也受过高等教育,但实话实说,我们都很忙,没有那么多时间能够手把手地教她。"谈到女儿的早期教育经历,这位母亲笑着说。

但这个神童的父母却做了一件改变女儿命运的事情 —— 教会了她使用字典。

此外,字典在这个没有早教班和课外补习的家庭中,成为了小舒音最好的玩伴。五岁的她,每天都会捧着父母买的儿童读物,遇到不认识的字,便会自己去查字典。

这样看似枯燥乏味的学习方式,却让她的识字量远远超过了同龄人。

这对父母并没有因为女儿的与众不同而沾沾自喜,他们只是觉得:"这孩子可能是有点聪明。"这种淡定的态度,或许正是他们没有给孩子太大压力的关键。

在5岁那年,陈舒音的人生发生了转机。当时,其他小朋友还在上幼儿园,哭闹不休,可陈舒音却对父母说:“我想要上小学。”她的请求让父母们大吃一惊。

他们没有立即答应,选择了一个更为稳妥的方式——先在家尝试。

没想到那个小女孩的表现直接颠覆了他们的认知。这个女孩不仅能够独立完成作业,而且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新知识。

短短一年,她就自学完成了小学的全部课程。

然而,在陈伟的心中,女儿的才智并非最重要的。他最担心的是女儿可能会变得骄傲自满,因此在培养女儿学习能力的同时,他更注重女儿的品格培养,始终引导她保持谦逊。

2012年,陈舒音这个7岁的小女孩出现在了初中的课堂里,这是她与其他小朋友相比的一大特殊之处。相较于同龄的小朋友还在读一年级,陈舒音已经坐在了初中教室的第一排。

这段经历不仅是她人生的重要转折,更是一场真实的"逆风翻盘"。

"所有人都在看我。"刚进入初中的陈舒音第一次体会到了"万众瞩目"的感觉。这种关注不同于追星的羡慕,而是一种让人浑身不自在的打量。

这个平时淡定的小女孩也被年龄差带来的压力压的慌了神。

第一次月考,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只考了全年级三百多名。虽然没有人直接嘲笑她,但那些同情或质疑的眼神,比嘲笑更让人心痛。

那些低语传入了她的耳朵:"原来天才也会考不好?"、"果然是小孩子,还是应该按部就班"......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次“滑铁卢”事件反而激发了陈舒音的斗志。“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7岁的小姑娘明白了一个很多成年人都没悟透的道理。

从那以后,她开始全力以赴地学习。即便一直是班上年纪最小的学生,成绩却实实在在地稳定提升,最后成功跻身年级前列。

这次的进步,让原本质疑的眼光转变为了欣赏。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中考中,陈舒音以全市第十三名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为自己挣回了所有的质疑。但她并没有满足于此,她还在课余时间组织环保宣传活动,参与募捐义卖,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不仅仅是一个只会学习的“学习机器”。

陈舒音凭借这份出色的"战绩"获得了实验班的入场券。然而,对于她来说,初中三年最大的收获并非是名次的提升,而是学会了在"注目礼"中保持自我,从逆境中不断成长。

"我要当医生。"这句话如果从一个12岁女孩嘴里说出来,可能会被人当作是玩笑话。但当这个女孩是即将参加高考的陈舒音时,这个梦想就显得格外严肃。

2017年,大部分12岁的孩子可能在烦恼着《王者荣耀》的对战失利,而陈舒音则在备战人生中的大考——高考。

对于一个12岁的孩子来说,已经承受了繁重的课业压力,还要扛住“神童”光环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实在是太难了。

在此刻,父母的智慧再度发挥作用。他们意识到,让女儿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书桌前,还不如带她走出家门,去呼吸新鲜空气,亲近大自然。

只要有空闲,一家人都会策划郊游,在自然的怀抱中放松身心。

看似是浪费时间的学习方式,却让陈舒音找回了学习的动力和自信。

"我自己选的医生这个职业。"当被问到为何会选择医学这个专业时,12岁的陈舒音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这位准考生并没有追随热门专业的浪潮,而是义无反顾地追寻自己的"悬壶济世"的梦想。

对于高考成绩,她有自己的小算盘:不求考最高分,但一定要考上理想的医学院。因此,她不断优化学习方法,严格控制时间。

正是这种近乎偏执的专注,让她在高考中取得了652分的优异成绩。

然而,分数仅仅是一个起点。进入浙江大学后,陈舒音并没有因为"神童"的光环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课程,并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

那个初中时期就热衷于公益活动的小女孩,一直保持着对社会的关注和热情,即便是在大学阶段。

陈舒音深知,奖学金、各类证书都只是她追寻医学梦想道路上的小小一步,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12岁,本应是无忧无虑玩耍的年纪,她却在为生命科学辛苦的学习。这一年,对她来说,注定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七年过去了,那个曾经轰动一时的12岁高考状元,现在已经悄悄长大。19岁的陈舒音,早已不再是媒体镜头下那个怯生生的小女孩,现在的她是一名踏实的医学科研工作者。

你是否还记得2017年"神童考上浙大"的新闻?这个当年的热点话题主角,在浙江大学完成了本硕连读之后,并没有选择"及时止步"。

她决定继续攻读医学博士,以行动证明自己并不是昙花一现的"学霸传说"。

现如今,陈舒音已经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始从事科研工作。在实验室里,她的身份不再是曾经那个令人惊叹的"别人家的孩子",而是与其他科研人员一样普通。

她专注的眼神和严谨的记录态度在显微镜前展现出来,表明了她正在不断成长。

曾经的"神童"光环在时间的冲刷下渐渐褪色,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对医学怀揣热忱的年轻人踏实的脚步声。他曾经在12岁时就立志成为一名医生,如今,这个梦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有人说,天才的特征就是"既早熟,又耐熟"。陈舒音用自己的经历充分诠释了这句话,她不仅提前完成了其他人需要18年才能走完的求学路,还在选定的道路上持续深耕,让人赞叹不已。

她始终对知识和科学充满渴望和热爱,无论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的学习阶段,从未改变。

展望未来,这位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无论她是在实验室里默默钻研,还是未来在手术台前救死扶伤,她都会以自己的方式,完美地诠释天赋与坚持的结合。

虽然"神童"的故事总会过去,但追求梦想的步伐永远不会停止。19岁的陈舒音,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所谓天才,只是比别人更早地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情,并且愿意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

这,可能就是"神童"最后的答案。

0 阅读:4

大强看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