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大学青年教师,不愿当老师!

泽祥评教育 2023-09-02 12:05:01

近期,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田方萌在还是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时写的一篇文章再次引起了关注和讨论。文中田方萌说道:

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工蜂》,它的副标题是 “大学青年老师生存实录”。这本书出版于2012年9月,如今读来仍使人感叹。尽管大学青年老师这一群体被戏称为“青椒(青年教师)”,此书却没有多少辛辣的味道,读罢只让我感到几分苦涩。

在《工蜂》公布的调查结果中,有关职业满意度的报告最令我惊诧。在被问及是否愿意从事目前的高校教师工作时,近七成(68.8%)的受访者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换言之,三分之二以上的工蜂们被逼无奈地拾起教鞭, “公务员”、“企业管理者”或“金融从业者”才是他们的理想职业。可见,大多数青年教师的人生旨趣并不清高,反而与主流价值观高度一致。汲汲于名利而不可得,冷板凳自然也坐不踏实。

有大学青椒对此结果表示并不意外。

高校青年教师,最累的群体?

很多人认为大学老师是轻松悠闲的职业,但真正的大学老师,特别是青椒却在用事实“打脸”。

高校青年教师不仅不轻松还非常忙碌。不少网络平台都有关于青椒很忙很难的帖子。从这些帖子大概能看出如今的高校青椒面临着哪些困境。

高校青椒很忙,他们的时间去哪里了?

《国家治理》周刊曾刊发了一项对高校青年教师群体(45岁以下)的调查,结果显示,“职称评定”和“发表论文”是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主要压力来源。接受调查的3000余人中,超半数受访者(57.16%)明确表示自己的工作状态基本达到“996”,有12.2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工作状态已经不止“996”了。

如今的青椒很多都是教学科研一肩挑,且面临“非升即走”。教学科研都不能耽误,很多青年教师也都面临着两者如何平衡的问题。有青椒在知乎平台提问“高校青椒被安排的课程太多严重耽误科研和生活,该如何解决困境?”。

因为平时教学占用时间较多,暑假对很多要搞科研的老师来说不是假期,而是科研的最佳时期——没有其他事情打扰,更能全身心的投入科研,以至于很多老师假期比上课还要早出晚归。

而教学和科研也只能算青椒的部分工作而已,学校搞的专业建设、审核评估等少不了教师的忙碌。此外,他们还要指导学生论文、参加比赛,学期内总在填表格、写材料、开各种会议。在此之下,学期内搞好科研对很多大学老师来说是难上加难,只能牺牲自己的周末和夜晚时间,“996”工作也是常态。

高校青椒很难,难在何处?

前面提到,职称评定和发表论文是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主要压力来源,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职位晋升、薪资待遇等。而如今众多高校实行的非升即走,让更多青椒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目前,很多高校实行非升即走的政策,一般采用聘期制,聘期考核不合格取消聘用。

青椒聘期考核基本以教学和科研为主,以湖北某大学首聘期考核表为例,该校业绩情况主要体现在教学情况、教研项目情况、纵向科研项目情况、横向科研项目情况、获奖情况、聘期内发表的论文、聘期内出版著作和教材情况、授权发明专利(外观设计)、软件著作权登记情况、承担单位公共服务情况等。同时政治思想表现及师德师风考核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

虽然如今很多高校对教师进行分类型评价或考核,但这并不代表类型教师只完成某一项工作。教学型教师也会有论文任务,科研型教师也有教学工作。以某高校某学院教学科研五级岗位聘期考核基本任务为例,不管是教学为主、科研为主还是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师,都会有教学、论文的要求,只是会根据教师类型对各项任务的指标进行变化。

除了非升即走,一些高校还实行末位淘汰制。如浙江海洋大学对连续两年课堂教学质量测评位列后1%的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暂缓授课并参与进修提高,或取消其授课资格,调离教师岗位;湖南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每门课程连续三年课堂教学质量均位居末位的教师,由学校安排转岗……不少青椒表示感觉自己头上悬了不止一把剑。

链接:

对外经贸大学廉思教授曾带领自己的团队在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广州5个城市,对5138名40岁以下的高校青年教师进行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结合深度访谈、小组讨论等调查方法,完成了《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

“今天的高校青年教师,经过20来年的苦读‘修成正果’拿到学位,又在与同龄人竞争中获胜,争取到一个大学教职时,很多人却发现自己面临比原来更大的压力:外部的、内部的、同龄人的、隔代人的、学生的、老教师的。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科研经费、职称晋升、学术成果、教学评估、结婚生子,这些本身并没有关系的词语,在目前的高等教育制度下发生了复杂的因果联系。”《报告》中,廉思团队这样描述青年教师的境况。

关注!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高校不可缺少的部分,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十分重要。

今年两会,民盟中央拟向全国政协提交《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提案》。其中也揭示了目前高校教师面临的一些问题。民盟中央指出,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有高校师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高校师资聘任、管理与评价方式降低绩效,利益分配下的资源倾斜阻碍了教师职业发展,青年教师队伍社会实践参与不足等问题。

对此,民盟中央建议优化高校师资结构,构建合理的学历、职称、学缘、年龄金字塔。把博士学历作为招聘教师岗的最低要求,同时拓宽已有非博士学历教师进修渠道,中西部和地方高校在加大财政支持的同时适当降低科研要求。

民盟中央还建议改革长期聘任制中的不合理因素,在评价和管理上给予教师自主空间。增加教学任务在绩效管理中的比重,拓宽学术研究的概念范围,制定科学的工作转换模型,将教学工作量和人才培养成效以一定权重转换成学术研究量。考虑高校教师的实际工作成效,将“非升即走”缓慢过渡成“非升即转”的人性化转岗机制。遵循“能不干预就不干预”的原则,减少行政对学术场域的干预,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管理权,简化高校行政机构。

此外,民盟中央还提到以提高资源分配合理性为目标,健全教师职业发展和薪酬保障机制;人事制度变革实现政事分离、扩大高校人事自主权、弱化编制管理等。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未来教学的主力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青年教师而言,他们不仅面临科研、教学的双重考验,更需要兼顾买房安家、养育子女等问题。解决青年教师所需,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公平合理的激励制度,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既有助于青年教师发展成长,更有利于保障中国高等教育质量。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