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拉保保节,一句“我没钱,我是穷光蛋”喊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古今聊社会 2025-02-19 21:28:44

前言

最近网上有个事儿可太火了!四川广汉2025年拉保保节上,有人被拉着要当“保保”(也就是干爹)的时候,突然大喊“我没钱,我是穷光蛋”。这一嗓子,喊出了个大新闻,直接把大家的好奇心都勾起来了,今天咱就好好唠唠这背后的事儿。

先给不了解的朋友们科普一下,这拉保保节在广汉可有年头了,都传承300多年了。每年正月十六,那场面,人山人海,热闹得不行。

这节日其实是“游百病”和“拉保保”两个民俗凑一块儿慢慢变来的。“游百病”就是正月十六这天,城里人往野外跑,乡下人往城里钻,大家都觉得这么溜达一圈,一年都不生病,老有讲究了。

“拉保保”呢,说白了就是给孩子找干爹。家长们会根据孩子的生辰八字,找个和孩子命数相生的人当干爹,就盼着孩子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长大。

这传统从清乾隆年间就开始了,到现在,早成了广汉的文化招牌。2003年,广汉把这个活动正式定名为“广汉保保文化节”,2007年还被列入四川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牛了!

今年的保保节,现场那叫一个热闹,到处都是人,大家都想着给自家孩子寻个好保保。就在这热热闹闹的时候,有个大哥被拉着当保保,突然喊出那句“我没钱,我是穷光蛋”。这一喊,当时现场就有点尴尬,后来视频传到网上,更是炸了锅,大家都在讨论这事儿。

为啥会这样呢?

据当地民俗专家李教授说:“拉保保节本来是个特纯粹、满是祝福的民俗活动。但现在大家生活压力大,经济上的事儿老让人操心。这大哥喊出这话,说不定就是心里对经济压力的一种宣泄。以前拉保保,大家就看缘分和属相合不合,现在社会变了,经济条件好像也成了大家心里的一个考量因素,这传统的味道就有点变了。”

还有啊,这保保节这些年越来越火,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商业化、娱乐化也越来越明显。现场除了拉保保,到处都是卖东西的摊位,还有各种表演。

一个在现场摆摊的张大哥说:“这几年保保节人是越来越多,我这生意也好做了不少。但说实话,感觉不像以前那种纯粹的民俗活动了,倒有点像个大集市。”你看,这商业化一重,原本单纯的拉保保也跟着复杂起来,有些人可能就不太适应。

从社会层面来讲,这事儿也反映出社会阶层的差异。被拉着当保保的人,可能心里犯嘀咕,怕当了保保以后得给孩子花钱。虽说从法律上讲,保保和孩子之间没法定的抚养、赡养义务,广汉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王冠樵也这么说。

但在咱老百姓心里,当了保保,逢年过节、孩子长大过程中,给点经济支持、送点礼物是常有的事儿。所以那些经济条件不太好的人,被拉的时候,心里肯定会犯怵。

一位带孩子来拉保保的王女士说:“我们也不是非要找个有钱的保保,就想给孩子找个心善、有责任心的,以后能多关心孩子。但现实摆在这儿,经济条件也不能完全不考虑。”你看,这就是很多家长的真实想法,也能看出社会现实对传统民俗的影响。

虽说出了这么个小插曲,但保保节在广汉老百姓心里的地位还是稳稳的。它不只是个节日,更是大家的情感寄托,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当地政府也很重视,像今年保保节,广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提前安排,又是整治市容,又是规划摆摊区域,就想让大家既能热热闹闹过节,又能保证环境整洁、秩序不乱。

四川广汉拉保保节上这一嗓子“我没钱”,反应出了传统民俗在现代社会里遇到的各种问题。传统民俗要传承下去,就得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

就拿保保节来说,以后得在保留核心文化的基础上,多考虑大家的情感体验,别让商业化把这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味儿给冲淡了。只有这样,这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保保节,才能在咱们这新时代继续热热闹闹地办下去,把老祖宗的文化一直传下去。

0 阅读:113

古今聊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