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烽烟录
第一章 黑水龙吟
乾隆三十六年的金川河谷,晨雾尚未散尽,乾清宫二等侍卫五岱勒马立于山巅。寒风卷着沙砾拍打甲胄,他眯起眼睛望向对岸的巴朗拉(巴郎山)碉楼。
这座用片石垒砌的军事要塞突兀于悬崖之上,碉顶飘动的经幡在阳光下泛着血色。
"墨尔根巴图鲁,温福将军请您议事。"
亲兵的禀报打断了他的思绪。五岱策马转身,瞥见山坳里星罗棋布的清军营帐。
那些来自东北的索伦兵与本地绿营兵正隔着篝火对峙,乌拉齐的轻蔑与川兵的桀骜在空气中交织。

中军大帐内,温福正惬意地饮着酥油茶。这位出身满洲正黄旗的将军,对帐外的喧嚣充耳不闻:"五岱,明日卯时攻打巴朗拉(巴郎山)。你率前锋营从左翼迂回,务必在正午前拿下西碉。"
五岱拱手行礼:"将军,巴朗拉地势险要,不如..."
"不如什么?"温福冷笑,"你当我不知金川碉楼的厉害?那些蛮子不过是山林野人,何足道哉!"他挥了挥手,"退下吧,记住你的职责是打仗,不是建言。"
当夜,五岱独自登上哨塔。月光下,大金川的激流如银蛇般蜿蜒,对岸的藏民碉楼隐隐传来低沉的牛角号声。他摸出怀中的密折,笔尖在羊皮纸上沙沙作响:"温福在军好安逸,不亲督战..."
第二章 血色碉影
巴朗拉(巴郎山)之战在黎明前打响。五岱率部冒雨攀爬陡峭的山崖,锋利的片石划破牛皮靴,鲜血渗进泥土。突然,碉楼顶端的火铳齐鸣,两名前锋应声坠崖。
"放箭!"五岱怒吼。三百名索伦兵张弓搭箭,密集的箭雨却在碉楼厚实的石墙上化作齑粉。
藏兵从碉窗掷出滚木礌石,惨叫声在山谷回荡。
"将军,绿营兵溃散了!"裨将浑身浴血跑来。五岱望去,只见数百名川兵丢盔弃甲,正沿着河谷逃窜。他抽出腰刀欲追,却被流弹击中左臂,鲜血染红了"墨尔根巴图鲁"的黄马褂。
战后,温福的弹劾奏章如雪片般飞向北京:"五岱刚愎自用,纵兵劫掠..."
五岱跪在热河行宫的丹墀下,听着军机大臣刘统勋的宣判:"戍伊犁!"他抬头望向金銮殿上的乾隆,却只看到龙椅后的阴影。

第三章 雪原归心
伊犁的风雪没能消磨五岱的斗志。三个月后,他戴着蓝翎侍卫的顶戴,随阿桂重返金川战场。在美诺前线,他望着漫山遍野的藏兵碉楼,突然明白了什么。
"将军,这些碉楼看似孤立,实则互为犄角。"五岱指着沙盘,"若能切断其粮道,再用火攻..."
阿桂点头:"好,明日你率五千土兵佯攻凯立叶,我自日尔巴当噶主攻勒乌围。"
凯立叶的攻坚战持续了七日。五岱站在前沿阵地,看着藏兵用牦牛血混合沙土修补碉墙。"墨尔根巴图鲁,他们在唱战歌!"向导翻译道,"那是格萨尔王的史诗,说雪山雄鹰不会向暴风雪低头。"
五岱沉默了。当暮色笼罩山谷时,他突然下令:"停止炮击,派使者去谈。"藏兵首领走出碉楼,腰间悬挂的火绳枪还冒着硝烟。"我们不降。"首领说,"但敬佩勇士。"
第四章 勒乌围的黎明
乾隆四十一年春,勒乌围的攻坚战进入白热化。五岱率部从东北方向突进,火光中,他看到藏兵将老弱妇孺藏入密道,青壮男子则在碉顶点燃了最后的火油。
"不要杀降!"五岱策马冲过护城河时,看见一名藏族少年正用弓箭瞄准自己。他勒马俯身,将少年撞下碉台,却在滚落时护住了孩子的头颅。
硝烟散尽时,阿桂拍着五岱的肩膀:"皇上要在紫光阁为你画像。"
五岱望着废墟中升起的炊烟,想起在凯立叶听到的藏歌:"碉楼会倒,但雪山不会低头。"
第五章 长河落日
多年后,五岱在平定石峰堡回乱时,总想起金川的经幡。当他率部攻破最后的匪巢时,俘虏中有位老喇嘛。"你为何而战?"五岱问。
"为了子孙能在阳光下放牧。"老喇嘛回答,"就像你们的祖先保卫白山黑水。"
五岱沉默了。他解下腰间的蒙古刀,递给老喇嘛:"告诉你们的年轻人,真正的勇士懂得何时放下武器。"
乾隆四十九年冬,五岱病逝于上书房总谙达任上。临终前,他让家人将紫光阁画像取下,换上了一幅未完成的金川山水图——画面中,经幡与战旗在风雪中交织,碉楼的阴影里,隐约可见几个放牧的藏族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