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秦国虽有一定实力,但在与他国竞争中渐处下风。外部受魏国等挤压,军事上屡战屡败,东出之路被阻;内部则因 “四代乱政”,国力损耗严重,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局势下,秦国百姓生活艰难,对国家前途感到迷茫,许多人选择 “躺平”,缺乏积极进取的动力,这无疑严重阻碍了国家的发展。
商鞅变法之 “经济变革” 强根基禁购口粮促农耕商鞅深知粮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于是出台了一项看似严苛的政策:禁止百姓购买粮食。在当时,百姓若被发现购买粮食,将会受到严厉的惩处。这一举措旨在切断百姓依赖外购粮食的途径,迫使他们亲自投身于农业生产。农民们为了获取足够的口粮以维持生计,不得不辛勤劳作,精心耕种自己的土地,不敢有丝毫懈怠。如此一来,秦国的粮食产量得到了显著的保障和提升,为国家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重赋抑商转劳力商业在秦国的发展也受到了商鞅的重点关注和调控。他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大幅提高商业税赋,使得商人的经营成本急剧上升。同时,商鞅还对商人的经营领域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将诸如粮食买卖、旅店经营等关乎民生且利润丰厚的行业列为禁区,严禁商人涉足。这一系列举措使得众多商人的商业活动受到严重打击,利润大幅减少,经营变得举步维艰。在这种高压态势下,许多商人不得不放弃商业经营,转而投身于农业生产,为农业领域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进一步充实了国家的经济基础,有力地改变了百姓 “躺平” 的社会风气,促使整个国家朝着积极劳作、发展经济的方向转变。
商鞅变法之 “法治严苛” 束行为连坐之法严监督商鞅推行连坐法,将百姓按照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的编制组织起来,让他们相互监督。一旦其中一人犯法,其全家乃至邻里都要受牵连。例如,若有人盗窃,其所在的伍、什成员若未及时告发,都将受到惩处。这使得百姓们不敢轻易违法,时刻处于紧张的监督氛围中,不得不自律起来,从而有效遏制了 “躺平” 之风,因为一旦懈怠违法,不仅自身遭殃,还会累及身边之人,百姓只能积极遵守法律,投身于正常的生产生活。
轻罪重罚立威严商鞅秉持轻罪重罚的原则,认为轻微的罪行也应施以重刑,以此来增强法律的威慑力。比如,百姓稍有斗殴、争执等行为,便可能遭受严厉的刑罚,如鞭笞、流放等。这种做法极大地提高了犯罪成本,让百姓对法律心生畏惧,不敢轻易触犯。在这样的高压之下,百姓们为了避免遭受刑罚,不得不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劳作,远离 “躺平” 的散漫状态,转而努力遵循法律规定,为秦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商鞅变法之 “思想引导” 铸观念耕战封爵明方向商鞅将耕战确立为百姓获取爵位的主要途径,明确告知百姓,只有辛勤耕种、奋勇作战,才能提升社会地位、改变命运。战场上斩获敌首可获爵位,积极开垦荒地、种出优质粮食也能得到赏赐。这使得百姓们看到了希望,纷纷将精力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军事训练中,不再 “躺平”,而是为了封爵和荣誉拼搏,努力成为国家发展的积极推动者,一心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文化限制聚心力商鞅采取限制文化传播的措施,焚烧儒家经典等诸子百家著作,禁止游士讲学。这一做法旨在减少百姓接触繁杂思想的机会,避免思想的混乱和分歧,让百姓的思维更加集中统一。在信息相对单一的环境下,百姓更容易接受国家倡导的耕战理念,专注于农事和军事活动,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整个社会朝着变法图强的方向大步迈进,从思想根源上消除了 “躺平” 现象滋生的土壤。
商鞅整治成效与历史回响商鞅这一系列整治 “躺平” 百姓的措施,效果立竿见影。秦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军队战斗力显著提升,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为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百姓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从消极懈怠转变为积极奋进,整个社会充满了活力与朝气。而且,商鞅变法所塑造的法治观念和奋斗精神,在秦国后续的发展中得以传承,成为秦国强大的内在动力。这也启示后世,在国家发展的进程中,要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经济激励、法治保障和思想引导,激发民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避免 “躺平” 现象的出现,推动国家持续稳定地发展。只有全体民众齐心协力、积极进取,国家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屹立不倒,实现繁荣昌盛,书写辉煌的历史篇章,为后世所敬仰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