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夫妻,早就不装了

格十三 2024-10-10 08:57:37

国庆长假刚结束,好几个朋友义愤填膺,说想离婚。“这次是真的了!”

客观来讲,对中年老母来说,一年想离婚个300多次不稀奇,并非什么新鲜事。但不知你发现没有,有两个时间段离婚呼声特别高,一个是高考结束,还有一个就是长假之后。

有人说假期里跟老公带娃去旅了趟游,回来想离;有人说假期里带老公回了趟娘家,回来想离;有人说老公整天赖在家,想离;有人说老公整天往外跑,想离。

真是旱的旱涝的涝,旱涝都想离。

今天社会心理学咖上线,跟大家聊聊这节后离婚综合症到底怎么来的。

主要是先得明白婚姻的社会属性。

亲密关系在自己家二人世界的时候,有很大的试探底线空间,你惹到我了,我气到你了,相对原谅的可能性大。但是到了社会上,不管是在外面旅行或是去双方娘家,这个谅解空间就会缩小。

在家你懒惰、任性、脾气大、没责任感、毫无情绪价值,对方习惯了也就习惯了,只要没原则性大问题,还能离咋地?

但是当婚姻的社会属性冒出来的时候,你懒惰、任性、脾气大、没责任感、毫无情绪价值,代表的不是“你个人有问题”,而是“我的选择失败”。

说得再直白点,婚姻这东西,有些时候是需要共同装样子的,带有标签式的广而告之功能,正所谓“完美婚姻,全靠演技”。

举个例子,多年未见的亲戚看到你带老公快乐地回娘家——知道了,还没离。仔细一看你,嗯,面色红润,身体健硕,笑意盈盈,声如洪钟,过得不错,再一看你老公,嗯,也还健在。这时候如果你老公又整个死出,刮到你逆鳞,你吵也不是,忍也不行,心里就想着:算了,回去就离。

在娘家人或外人眼皮底下,男人表现各种拉垮,虽然平时也都是差不多的,但一旦到了更大的社交圈子里,婚姻是两个人的社会招牌,我在极力维护,而你在那里拆台,所以,女人通常很难忍。

那些跟老公出去旅游的,为啥回来也想离,说“他在外面不照顾人、自由散漫、拖后腿”......扪心自问一下,你老公其实平时在家就是这样的呀,只不过是在家,关起门来你习惯了。

但是到了社会大环境里,夫妻关系的社会属性搬出来了,你老公这样不好、那样不好,全部转化为“对你这样不好”和“对你那样不好”,损失的是老婆的自尊。

当然,把性别反一反,忍不了的也有。

假期里各种参考因素又非常多,比如一看朋友圈,谁谁谁举家欢乐出游,谁谁谁在晒幸福......一回头看到自家男人,摊在沙发上玩手机,这一刻婚姻就是一场竞技赛,你感觉自己明显输给了朋友圈里所有人,离,这次离定了。

可惜每次都只是说说,甚至都是在心里默念,压根没说出口。

很多离婚的念头不是败给了“为了孩子再忍忍”,其实是败给自己没找到真正的理由,一切都是情绪在给答案。离开了某个激怒自己的情绪,其实想离婚的念头没那么强烈。

但这个问题的根源也不完全在“男人连装都懒得装了”,在于夫妻的认知不同频。

我有个朋友,夫妻俩早就分房睡了,奇妙的是他家只有两室一厅,孩子一个卧室,她一个卧室,老公睡在客厅的沙发床。有一次她爸妈过来,她让爸妈晚上去住酒店,爸妈说“我们睡客厅就行”,她说“我老公睡客厅”。

大义凛然,大大方方。这个朋友不是我本人,不过也差不多了。

这个故事的后续更舒适——她妈竟然说:“哦,怪不得最近这么太平,也没吵架。”甚至还从老家寄了一套棉花手工被子给她老公,说厅里睡觉容易冷......

你看,老一辈也都明白距离产生美。

重点是只要大家同时不装了,"秀给外人看"的意义也就消失了,双方在同一个频段里躺平,人也能过得很轻松。

最怕的就是一个已经不想装了,另一个还在死要面子,还在等待着什么。

所谓同一个频段就是谁也别指望对方来给自己的社会属性加分,一切靠自己。如果不想让对方给自己的社会属性减分,那就不要带他。

自己回娘家,自己去旅游,自己吃喝玩乐。

当然也有种同频共振更高级一点,那就是同频地装。在家客客气气,相敬如宾,各过各的,出门携手同心,妥妥演好一个成功婚姻。

所以重点不是装或不装,毕竟能装一辈子就是很不错的,重点是必须同频,装要一起训练演技,不装要同时躺平。由此可见,那些一过完长假就说要离婚的朋友们,不是想开了,恰恰是太想不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