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0年的正月初一,后周朝廷闻言契丹联合北汉南下侵周,宰相范质等人并没有辨明真伪,就派遣大将赵匡胤统军北上御敌,大军走到陈桥驿时,赵匡胤和赵普等人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到开封,逼迫周恭帝禅位,继位建立大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然而赵匡胤并不是历史上第一个黄袍加身的皇帝,在他之前还有一个人,即周太祖郭威。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郭威的事迹。
1、年少从军,好勇斗狠郭威生活的五代十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大乱世,自唐末以来,军阀混战,各自为政,在中原大地上先后出现梁、唐、晋、汉、周五个政权,之外的地方先后出现了南唐、南汉等十个政权,统称“五代十国”。这一时期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郭威就是生活在这么一个时代。
郭威的幼年以及童年时期还是比较坎坷的,他的父亲郭简曾在李克用帐下任职,不幸被幽州节度使刘仁恭所杀,幼年的郭威跟随母亲前往潞州,路上母亲去世,从此郭威就成了一个孤儿,后来在姨母的照顾下长大成人。
十八岁那一年,得知泽潞节度使李继韬招募兵士,郭威便应征入伍,他身材魁梧,膂力过人,李继韬就让他当了自己的亲兵。此外郭威好斗,喜欢赌博,又好喝酒,有时候还喜欢打抱不平。有一次郭威到集市上闲逛,碰到一个欺行霸市的屠户,大家都不敢招惹他,偏偏这一天郭威喝了点酒,就找这个屠户的茬并且不断的骂他,屠户知道郭威不好惹,但是最后还是忍不住了就扯开衣服指着肚子说:“有胆量你就照这儿捅一刀”,郭威也不是个怂人,抄起刀就捅进屠户的肚子里。结果屠户一命呜呼,郭威被抓进了监狱,李继韬佩服他的勇气和胆量,又将他放了。这一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很熟悉,跟《水浒传》中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那一段是不是很像。
2、履历战功,不断高升五代那个乱世,军阀混战是常有的事,后来李继韬被李存勖打败,部队被收编,郭威也就成了李存勖的手下,被李存勖安排到自己的亲军中,担任“从马直”。
公元936年,石敬瑭勾结契丹篡位,建立后晋。郭威被派遣跟随大军北伐,期间结识了刘知远,并被其看重,召至麾下。
公元947年,契丹攻占开封,俘虏后晋出帝石重贵,后晋灭亡。刘知远在晋阳即位称帝,建立后汉。因为帮助刘知远称帝有功,郭威得到刘知远的重赏,升为枢密副使、检校司徒。不久之后刘知远去世,郭威受命与苏逢吉一同辅佐新帝刘承祐,同时郭威胜任枢密使,掌握全国的兵权。
当时后汉国内的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节度使王景崇相继拥兵造反,朝廷派兵征剿均以失败告终,为此只能让郭威出马了。公元948年郭威率军出征,李守贞自焚而死。永兴赵思绾、凤翔王景崇相继归降。
公元949年,契丹进犯后汉边境,郭威受命前往御敌,大败契丹,以功进封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兼枢密使,河北诸州郡皆听郭威节制,此时郭威在后汉的权力已经威胁到皇帝刘承祐。
3、起兵称帝,建立后周自古以来,功高震主大都没有好下场,要么被杀,要么起兵。郭威就选择了后者。随着大败契丹,郭威在后汉朝廷中的威望和权势越来越大,而皇帝刘承祐自继位就对手下那些有功的大将十分猜忌,郭威自然就成了刘承祐的头号猜忌对象。
公元950年,刘承祐与亲信李业密谋杀掉郭威、王峻等人,谁料此事被郭威得知。郭威深知事态的严重性,就采用谋士魏仁浦之计,伪作诏书,宣称刘承祐令郭威诛杀诸将,致使群情激愤,推举郭威起兵讨伐,以“清君侧”,就这样郭威起兵造反了。
在得知郭威造反后,刘承祐就下令把郭威在京城的家属以及家族中的所有人都杀了,包括尚在襁褓中的婴儿,《新五代史》中记载:“婴孺无免者。”这也就是后来为什么郭威去世后是柴荣继位,而不是郭威的儿子继位。
郭威带兵攻入京城,刘承祐在出逃途中被杀,而后郭威入宫觐见太后,拥立宗室刘赟为帝,让太后临朝听政,不久后汉朝廷突然接到战报说契丹南下,郭威旋即统率大军向北进发抵御敌寇,当行抵澶州之际,士兵骤然发动兵变,为其披上黄袍。而后,郭威折返开封,胁迫太后授予其“监国”之位,进而掌控了国政。
公元951年的正月,郭威正式称帝,国号大周,定都汴京,史称后周。郭威称帝后,努力革除唐末以来的积弊,重用有才德的文臣,改变后梁以来军人政权的丑恶形象。他崇尚节俭,仁爱百姓,曾对宰相王峻说:“我是个穷苦人,得幸为帝,岂敢厚自俸养以病百姓乎!”他不但重视减轻人民的赋税负担,自己带头俭省,下诏禁止各地进奉美食珍宝,并让人把宫中珍玩宝器及豪华用具当众打碎,说:“凡为帝王,安用此!”
照这么来看,郭威的确称得上是一个不错的皇帝,可惜他在位时间太短了,在位三年就去世了。因为郭威的儿子都被刘承祐给杀了,所以他便把妻子的侄子柴荣收为养子,所以当时柴荣应该叫郭荣,郭威去世后柴(郭)荣继位。柴荣继位后的施政方针相比于郭威来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因此也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
然而柴荣也是一个短命天子,在位六年就去世了,留下了孤儿寡母。在五代十国那个混乱的时期,成年的皇帝尚且不能保全政权,何况是柴荣留下的孤儿寡母,这也就为后来赵匡胤篡位创造了条件。
小结:
由此看来,赵匡胤并不是第一个黄袍加身的皇帝,在他之前有郭威这个榜样。之所以郭威没有赵匡胤在历史上的名气大是因为郭威去世的太早了。以郭威的施政方针,如果他不是过早的去世,或许就没有后来的宋朝了。
当然赵匡胤黄袍加身也无可厚非,五代十国时期本就是有能者居之,如果赵匡胤不篡位,后周的孤儿寡母也不一定能够撑得下去,况且当时的中华大地上急需一位能人能够结束长期以来的混乱。而赵匡胤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在位期间基本上结束了五代十国混乱的局面,唯有北面的北汉没有解决。而北汉也在赵匡胤去世三年后被灭。而赵匡胤建立的宋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繁荣的一个朝代,唯一的遗憾就是燕云十六州没有收回使得宋朝的版图有了些许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