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前海深港合作区听海前海桥(10号景观桥)正式开通,听海大道全线贯通,前海深港合作区又增加一条直连宝安中心区的通道。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黄敏,市委常委、副市长、前海合作区党工委书记张勇出席通车仪式。
听海大道北接宝安区湖滨西路-海秀路路口,南至妈湾大道,总长约5.4公里。听海大道沿线跨水廊道分别设置听海前湾桥、听海桂湾桥、听海前海桥共三座景观桥。据建设单位前海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军介绍,本次开通的听海前海桥长110米,主跨跨径70米,桥梁造型设计宛若红色飘带,寓意前海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改革开放浪潮中奋力起舞,勇当尖兵中的尖兵。项目建设过程克服地铁保护、前海河水廊道、110KV高压电力保护等因素影响,顺利实现开通目标。
与此同时,听海大道(前湾三路-妈湾一路段,全长755m)也同步建成开通。至此,听海大道实现全线贯通,成为前海深港合作区第一条贯穿妈湾、前湾、桂湾三片区和宝安中心区的南北向干道,仅需10-15分钟车程即可畅行妈湾至宝安中心区,大大缓解梦海大道目前的交通压力,更方便市民出行,对进一步强化前海与宝安的交通联系,促进片区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家住听海前海桥附近的市民余先生告诉记者:“这座桥的修通为我们带来的太多的便利,比如前海往来南科大深圳医院过桥就到,前海往来于壹方城和欢乐港湾摩天轮仅需十多分钟车程等等。这座桥和11号桥遥相呼应,让市民往来宝安和前海再也不用绕行宝安大道,真的是非常便利,感谢政府为咱老百姓又办了一件实事,为之点赞!”
内畅外拓“零距离”往来前海
“建设国际化城市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赋予前海新的使命。前海作为滨水个性之城,“桥”的建设尤为关键。从“持续实施城市功能与环境‘双提升’工程”,到自贸新城建设“大会战”,再到目前前海持续推进的“两城六区一园一场六镇双港”建设......多年来,前海一直在“建设城市新中心”的大道上锲而不舍,“桥”就是此“大道”上精耕细作、精雕细琢的作品。
自2016年梦海桂湾河桥(7号桥)正式通车到2019年6号、11号桥的相继通车,再到此次听海前海桥的贯通,在以桂湾、前湾、妈湾三大片区初步形成的“国际化城市新中心”骨架中,前海共规划了多座景观桥,地处双界、桂湾、铲湾三条水廊道与听海路、航海路、振海路、临海路等4条道路交汇点上。这些桥梁的组合形态,强调与城市建筑、环境、公共空间的融合、协调,注重城市空间的整体性,不追求长、大、高、怪等结构,注重与城市景观融合的做法。
前海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基建事业部总经理鲁飞表示:“在前海高楼林立的环境中,桥梁的角色更多的应是融入城市,与环境协调。这些景观桥不需满足了驾车、乘车通行人群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桥两侧还连接着河边的景观带,让步行和休闲人群有着多元化体验。特别是在人口密度大的区域,各座桥上均设置方便人行的通道,让步行的市民感受到便捷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舒适。”
据悉,2021年,前海国际化城市新中心建设持续发力,全面统筹348个项目开发建设,其中市政项目221个,房建项目127个。接下来,前海将继续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全力推动前海桂湾一路—临海大道地下道路和滨海大道地下道路开通,以及梦海前湾桥(3号景观桥)年内通车;实现南坪快速二期与前海地下道路连通,稳步推进妈湾跨海通道、新城立交完善工程、沿江高速前海段与南坪快速衔接工程、穗莞深城际轨道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进一步拓展前海交通枢纽功能,构建内畅外拓的交通网络格局,为提升前海营商环境,推动前海城市新中心“未来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红飘带”的创新建造技术
“我们在施工中,运用了多项创新建造技术。”负责施工建设的中铁四局听海前海桥(10号景观桥)项目部书记吴建军介绍,该桥址正下方有三条已通车的地铁营业线,其中桥梁桩基与地铁11号线结构边缘最小净距为3.0m,桥梁承台底部距离地铁5号线结构外边缘最小距离为3.46m。桥梁桩基采用“全回旋钻机钢护筒跟进+旋挖钻”施工,承台基坑开挖方式采用长臂挖机“小竖井分块”开挖,以减少施工造成地铁营业线的影响。
此外,在砂袋围堰施工创新技术方面,该桥1#、2#平台采用砂袋围堰。观测河道水位标高为0.5~2m,围堰的高度定为2.6m,保证平台填筑高度在水位0.5m以上。靠河岸外侧砂袋采用挂网喷混,避免因河水冲刷围堰,污染河道。在钢梁安装创新技术方面,该桥主桥跨径组合为40+70m,机动车道桥与非机动车道桥分幅设计。
内容来源:读特记者:张智伟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