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宰相,也是后蜀开国皇帝孟知祥的心腹谋臣。他的智慧和谋略不仅体现在战场上的运筹帷幄,更体现在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从周旋两川、剑门御敌,到辅佐孟知祥称帝建国,再到顾命辅政、制衡权臣,每一个关键时刻,都能看到他沉稳坚毅的身影。他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为后蜀的稳定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就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的定海神针——赵季良。
赵季良,字德彰,济阴(今山东曹县西北)人,五代十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后蜀宰相,孟知祥的心腹谋臣。
公元883年,唐中和三年。赵季良出生在济阴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赵胤是唐朝的谷熟令。赵季良性情宽厚,喜怒不形于色,而且为人至孝,他的母亲早亡,对待从母如事生母。赵季良自幼饱读诗书,尤其对经史一类的书籍兴趣浓厚,他擅长吏治,很善于骑射,可以说是文武双全。
起初,赵季良踏入仕途是在后梁。当时,保义军节度使王檀听闻赵季良的才名,将其辟为节度推官,负责处理节度使府内的诸多事务。不久之后,他又得到魏博节度使杨师厚的赏识,被任命为元氏县令,开始在地方治理上展现身手,赵季良因政绩突出,累升至魏州司录参军。
然而,此时的后梁政权内部矛盾重重,政治日益腐败,内忧外患交织,赵季良深感壮志难酬。魏博节度使杨师厚死后,后梁末帝想瓦解魏博军,结果弄巧成拙造成魏博兵变。
公元915年,后梁乾化五年。晋王李存勖进据魏州,兼并了魏博镇,赵季良看到了新的希望,毅然决定转投李存勖帐下。李存勖对赵季良的到来极为重视,亲自召见,与之交谈。赵季良面对李存勖,从容不迫,对答如流,所陈之策皆切中时弊,又兼具远见卓识。李存勖十分赏识赵季良的文武才略,得到李存勖的赏识,当即授其为大理评事,依旧担任魏州司录参军,同时充任义胜都指挥使。《九国志·赵季良传》记载:“后唐庄宗入邺,召见与语,以季良有文武才略,即授大理评事,依旧司录参军,充义胜都指挥使。”
在魏州任职期间,赵季良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深入了解民情。他发现魏州百姓因战乱频仍,赋税沉重,多有欠税者。李存勖对此颇为恼火,欲严厉督责。
赵季良却直言反问道:“殿下何时才能攻灭后梁,平定河南?”
李存勖恼怒地道:“你的职责是督办税务的,又怎敢干预军事。”
赵季良正色道:“殿下正图谋攻取河南但却不能爱惜百姓,一旦百姓离心,殿下恐怕连河北之地都无法保有,还说什么进取河南!”
李存勖顿悟,道:“若不是您这一番话,我险些误了大事。”
自此,李存勖对赵季良更加器重,让他参与诸多决策。
公元923年,后唐同光元年。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建立后唐,史称后唐庄宗。他将魏州升格为东京兴唐府(后改称邺都),以赵季良为兴唐府少尹。同年十月,李存勖攻灭后梁,迁都洛阳。赵季良改任光禄少卿,兼洛南水陆营田都制置使,负责洛阳南部地区的水陆营田事务。
后唐政权建立之初,内忧外患依旧严峻。内部,功臣宿将争权夺利,矛盾重重;外部,各方割据势力虎视眈眈。在这风雨飘摇之际,赵季良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谋略,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为后唐的稳定与发展殚精竭虑。但他未曾料到,一场更大的变故即将来临,而他的人生轨迹,也将因此发生重大转折。
公元925年,后唐同光三年。后唐庄宗李存勖遣大军攻灭前蜀,任命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欲借其稳定蜀地局势。此时,蜀地刚经战火洗礼,民生凋敝,人心惶惶,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局势错综复杂。孟知祥虽为节度使,但面临着诸多棘手难题,既要安抚当地百姓,恢复经济,又要应对朝廷的猜忌与各方势力的制衡。
公元926年,后唐同光四年。爆发了兴教门之变,李存勖在这场叛乱中遇害身亡。随后,李嗣源即位,是为后唐明宗。新君上任,对朝廷官员进行了一番调整,赵季良改任为太仆卿。当时,宰相任圜兼判三司,深知赵季良的才能,便举荐他为盐铁判官,负责掌管国家的盐铁税收等重要经济事务。在盐铁判官任上,赵季良充分发挥自己精通吏治、善于理财的优势,对盐铁税收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严厉打击私盐贩卖,加强对盐场、铁矿的管理,杜绝官员贪污腐败现象,使得后唐的财政收入在短时间内有了显著增长。
不久,后唐明宗李嗣源为了加强对蜀地的控制,任命赵季良为三川制置使,前往西川公干,实则意在掌控当地赋税征收,同时催促孟知祥上缴此前截留的二百万缗犒军钱。《十国春秋·后蜀高祖纪》记载:“明宗加知祥太尉,兼侍中,封平原公,乃以盐铁判官、太仆卿赵季良为官告国信兼三川都制置转运使,督蜀犒军余钱送京师,且制置两川征赋。”
赵季良抵达成都后,孟知祥却另有打算。他与后唐朝廷之间渐渐心生嫌隙,一方面,孟知祥认为自己本就未参与灭蜀之战,如今朝廷却频频施压,索取财物、安插监军,令他心生不满;另一方面,他手握西川大权,麾下兵强马壮,又有蜀地山川之险可依,渐生割据自立之心。于是,孟知祥对朝廷的诏令采取了强硬态度,不仅拒绝上缴犒军钱,还将赵季良强行扣留,使其无法返回洛阳复命。
赵季良深知孟知祥此时的处境与心思,也明白他扣留自己的用意。孟知祥虽有不臣之心,但他同样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急需一位有才能、有谋略的人辅佐左右。而赵季良与孟知祥相识已久,彼此了解颇深,孟知祥深知赵季良的才能,相信他若能为己所用,必能在这乱世之中助自己成就一番大业。
此后,朝廷为加强对西川的控制,不顾 “罢诸道监军” 的诏令,执意任命客省使李严为西川监军。这一举措彻底激怒了孟知祥,他认为这是朝廷对他的公然挑衅,决心以强硬手段应对。李严抵达成都后,孟知祥设宴款待,席间却突然发难,指责李严违背朝廷旨意,擅自前来监军,并下令将其斩杀。与此同时,孟知祥积极上表朝廷,请求任命赵季良为西川节度副使。朝廷对此自然不肯轻易应允,多次驳回孟知祥的请求。但孟知祥态度坚决,毫不退缩,他藏匿朝廷改任赵季良为果州团练使的诏书,秘密上表力争,又遣将领雷廷鲁前往洛阳,反复陈述赵季良对稳定西川局势的重要性。在孟知祥的不懈努力下,朝廷最终无奈妥协,默认了赵季良留任西川节度副使一职。
自此,赵季良正式投身于孟知祥麾下,成为其心腹谋臣。孟知祥对他极为倚重,事无大小,皆与他商议决断。《十国春秋·赵季良传》记载:“是时高祖镇西川,颇不奉诏,会与季良有旧,遂留之不遣,因请为西川节度副使,事无大小,多与参决。”赵季良也不负所望,凭借着自己卓越的才能与智慧,全心全意为孟知祥出谋划策,助力他在这乱世之中站稳脚跟,逐步发展壮大自身势力。
公元930年,后唐长兴元年。后唐朝廷与两川的矛盾日益激化,东川节度使董璋见朝廷在阆中建立节度使,又在绵州、遂州增兵,深感自身地位受到威胁,恐惧朝廷对其动手,遂有反叛之意。他与孟知祥本就相互忌惮,此时却因共同的利益,不得不结为同盟。
同年,朝廷欲发兵讨两川的消息传来,孟知祥急忙与赵季良商议对策。赵季良审时度势,提出:“东川先取遂、阆,然后并兵守剑门,则大军虽来,吾无内顾之忧矣。” 此计意在先发制人,夺取关键据点,凭借蜀地险要地势,阻挡朝廷大军。孟知祥深以为然,当即遣使约董璋同举兵。董璋移檄利、阆、遂三镇,数其离间朝廷之罪,随后发兵击阆州。孟知祥以都指挥使李仁罕为行营都部署,汉州刺史赵廷隐副之,简州刺史张业为先锋指挥使,将兵三万攻遂州;别将牙内都指挥使侯弘实先登,指挥使孟思恭将兵四千会璋攻阆州。
两川军队依计而行,攻势迅猛。东川兵至阆州,诸将见董璋久蓄反谋,以金帛啖其士卒,锐气不可当,建议深沟高垒以挫之。然阆州主帅李仁矩却轻视蜀兵,出城迎战,结果未及交锋便溃败而回。董璋乘胜下令军队不分昼夜攻击,庚辰日,城池被攻陷,李仁矩及其家族全被诛灭。与此同时,西川军在遂州亦进展顺利,侯弘实勇猛善战,先登破城,为攻克遂州立下首功。
朝廷闻讯,立即下诏削去董璋官爵,兴兵讨伐,任命天雄节度使石敬瑭为东川行营都招讨使,夏鲁奇为副,率大军气势汹汹而来。剑门,作为蜀地的门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乃是兵家必争之地。董璋深知其重要性,却在唐军的猛烈攻击下,渐感不支,不得不向西川求援。孟知祥急派赵廷隐分兵援救,赵廷隐率军星夜兼程,赶赴剑门。抵达后,他依据地形,迅速布置防线,凭借剑门之险,顽强抵抗唐军。山上滚木礌石齐下,唐军死伤惨重,难以寸进。
在这场关乎两川生死存亡的大战中,赵季良坐镇成都,调度经营,确保军用无缺。他一方面组织兵力、粮草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保障将士们的后勤供应;另一方面,密切关注战局变化,及时向孟知祥传递消息,为其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在赵季良的精心谋划与统筹安排下,两川军队紧密配合,终于成功击退唐军。石敬瑭因粮尽无奈退走,两川之危暂时解除。
公元931年,后唐长兴二年。后唐朝廷因前线战事不利,于是尝试与两川和解。董璋因家属皆被朝廷诛杀,拒绝和解。孟知祥想接受和解,却被东川军阻断道路,无法通过绵州(今四川绵阳,出川必经之路)。孟知祥和赵季良谋议,打算遣使绕道由峡江入朝,但被节度掌书记李昊所劝阻,于是继续派使者去说服董璋。赵季良还建议遣军攻取壁州(今四川通江),以防备山南西道的唐军。但计划因李昊的反对而未能实施。
公元932年,后唐长兴三年。孟知祥因多次遣使都无能说服董璋,于是又派赵季良前去。赵季良回来后,称董璋必将背盟来攻。而董璋不久果然大举攻入西川,很快便打到汉州(今四川广汉)。董璋素有威名,此次来攻又声势浩大。西川震恐,孟知祥也颇为忧虑。赵季良劝孟知祥亲征以鼓舞士气,并道:“董璋为人勇而无恩,得不到士卒的拥护,外出征战必将失败。他每次用兵,精锐都在前锋。您可以用羸兵引诱他,然后用劲兵对付他,起初虽有小败,但最终必然大捷。”
于是,孟知祥留赵季良守成都,自率大军出征,在鸡踪桥之战中先败后胜,最终攻杀董璋,兼并了东川。后来,孟知祥在赵季良等军府将吏的请求下,自领东川节度使。他任命赵季良为武泰军留后,随后又上表朝廷,请授赵季良及武信军留后李仁罕、保宁军留后赵廷隐、宁江军留后张业、昭武军留后李肇五人为节度使。
公元933年,后唐长兴四年。孟知祥未经朝廷诏令,便以墨制的形式署任赵季良五人为本镇节度使。不久,朝廷正式拜孟知祥为剑南东西两川节度使,封蜀王,同时授予赵季良为检校太保、黔南武泰军节度使,成为孟知祥麾下举足轻重的人物。而孟知祥在赵季良的辅佐下,势力愈发壮大,野心也随之膨胀,割据蜀地、称帝建国的计划逐渐提上日程。
同年,后唐明宗李嗣源驾崩,朝廷内部陷入动荡,无力再对蜀地施加重压。孟知祥趁机加快了称帝的步伐。
公元934年,后唐应顺元年。在一系列紧锣密鼓的筹备之后,孟知祥在成都即皇帝位,国号蜀,史称后蜀。赵季良凭借着多年来的卓越功勋,毫无争议地被拜为宰相,位居百官之首,一时之间,权倾朝野。《十国春秋·后蜀高祖纪》记载:“闰月己巳,王乃即皇帝位于成都,国号蜀。二月癸酉,以赵季良为司空兼门下侍郞、同平章事,领武泰节度使如故。”
新朝初立,百废待兴,内有民生凋敝、百业待举之忧,外有强邻环伺、虎视眈眈之患,每一项决策都关乎着国家的兴衰存亡。
作为宰相,赵季良统筹全局,积极推行一系列新政,旨在恢复经济、稳定社会秩序。他深知农业乃国之根本,遂大力鼓励垦荒,下令减轻农民赋税,组织兴修水利工程,引都江堰之水灌溉农田,使得大片荒芜之地重新焕发生机,粮食产量逐年递增,百姓仓廪渐实。
同时,他还重视商业发展,在成都设立专门的商市,鼓励各地商人前来贸易,减免部分商税,一时间,蜀地商业繁荣,经济复苏,市场上货品琳琅满目,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在政治上,赵季良整顿吏治,严格选拔官员,废除了后唐时期一些繁琐且不合理的官场旧制,推行廉政之风。他亲自主持修订法典,明确各级官员的职责与权力,严惩贪污腐败之徒,使得官场风气为之一新,政令畅通无阻。对于那些政绩突出、廉洁奉公的官员,他不吝赏赐,予以提拔重用;而对于违法乱纪、鱼肉百姓者,则绝不姑息,坚决予以惩处。在他的铁腕治理下,后蜀朝廷呈现出一片清明之象,官员们各司其职,兢兢业业,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为了加强边防,抵御外敌入侵,赵季良又协助孟知祥重新部署军事力量,在边境修筑堡垒,屯驻重兵。他慧眼识才,提拔了一批年轻有为的将领,如张公铎、赵廷隐等,对他们委以重任,让他们驻守关键之地。同时,加强军队训练,引入先进的战术与兵器,使得后蜀军队的战斗力得到显著提升。在面对外部势力的挑衅时,后蜀军队能够沉着应对,多次成功击退敌军,捍卫了国家的领土完整,让周边的割据政权不敢轻易来犯。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孟知祥在位仅半年,便在当年七月病重,乃立长子孟昶为皇太子,并在弥留之际召见赵季良,让他与李仁罕、赵廷隐以及枢密使王处回、捧圣控鹤都指挥使张公铎、奉銮肃卫指挥副使侯弘实一同受遗诏辅政。
这六人顾命班子,其实用意深远。位居相位的赵季良早年由后唐入川,做过孟知祥的西川节度副使,为孟氏霸业运筹帷幄,功劳卓著。孟知祥由蜀王而称帝,赵季良也是带头劝进者,因佐命功高,而备位宰相。赵季良智识宏远,又忠于孟氏,是难得的辅弼之才。武信军节度使李仁罕是孟知祥创业 “五节度使” 之一,与其外甥宁江军节度使张业皆以勇战闻名。孟知祥起兵反后唐之后,李仁罕陷遂州,拔忠州,破万州,陷云安监,克夔州,战功赫赫,尤其是 “峡江之捷,仁罕功居多焉”。孟知祥称帝后,以李仁罕为卫圣诸军马步军指挥使,兼领武信军。保宁节度使赵廷隐是孟氏麾下第一猛将,“拳勇有智略” 无人可及。无论是抗击后唐,还是兼并董璋,赵廷隐都立下大功。
另外三位辅政大臣,枢密使王处回是个性宽厚爱士,颇有机略之人,深得孟知祥的信任。太原人张公铎虽是武将,但倜傥有节义,好文史之学。孟知祥在后唐做北都留守的时候,将其录为亲从,出镇成都之后,又补为牙校。在孟氏与董璋的弥牟镇之战中,张公铎率众大呼杀敌,所部士卒无不以一当百。张公铎早年就是孟知祥的亲信旧臣,当时担任捧圣控鹤都指挥使,执掌皇帝亲军兵权,对于孟蜀宫廷安全有关键意义。侯弘实原为后唐叛将李绍琛部下,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击败李绍琛之后,收为己用。在击败董璋的战争中,侯弘实颇与有功,而且为人循谨而沉毅。
在上述六人之中,唯一可能会有异志的就是李仁罕。早在后唐明宗李嗣源准备征讨两川之时,李仁罕及其外甥张业就曾企图谋害孟知祥,向后唐投诚。不过,处于稳定形势的考虑,孟知祥隐忍不发。在后来的战争中,李仁罕也确实立了很多功。后蜀建国之后,孟知祥未及处理隐患,就过早病故了。任命李仁罕为顾命大臣,很可能是为了稳住他。李仁罕与赵廷隐有历史仇怨,两人因为抢功,甚至险些刀兵相见。孟知祥将此二人同时安排进了辅政班子,目的就是令其互相制衡。
孟知祥刚死之际,后蜀政权就面临最高权力交接的风险考验。最先知道孟知祥驾崩消息的是值于禁中的枢密使王处回,他连夜将消息告知赵季良,而后又去见李仁罕,发现李仁罕正严整军备以待,显有所图。于是,王处回并未告知孟知祥已死的消息。待到孟昶继位,一切尘埃落定,孟知祥死讯才正式发布。如此操作,就是因为当时强将握兵,专伺时变,所谓 “强将” 就是李仁罕。李仁罕并不甘心失败,在他看来,幼主孟昶不过是个毫无能力的稚子,根本没有放在眼里。
公元938年,后蜀广政元年。李仁罕 “自恃宿将有功,复受顾托,求判六军”。所谓的 “判六军”,更为完备的说法是 “判六军诸卫事”,原本是唐朝旧制,以判六军诸卫事为禁军六军与诸卫的最高统帅。按照惯例,这个职位一般是太子、宗室或者皇帝的亲信方能担任。李仁罕当时的地位并不足以出任此职,如此跋扈狂妄,是在暗示孟昶交出兵权。立足未稳的孟昶虽然对此十分恼怒,但是为了稳住李仁罕,也还是加仁罕兼中书令,判六军事。表面看皇帝在示弱,但与此同时,孟昶任命与李仁罕怨隙极大的赵廷隐为副职牵制他。由此可见,孟昶虽然年轻,但绝不昏庸,颇有几分手腕。
另一方面,孟昶着手培植自己的亲信势力。他自置殿直四番,选取将家及死事孤子为成员,并任命李仁罕子继宏、赵季良子元振、张(知)业子继昭、侯洪实予令钦及崇韬等人为都知统领,其中将李仁罕之子等人纳入,目的恐怕是监视控制。
布置妥当之后,孟昶决定先发制人,以非常手段一举解决李仁罕及其党羽。孟昶与捧圣控鹤都指挥使张公铎、医官使韩继勋、丰德库使韩保贞、茶酒库使安思谦等素怨李仁罕的藩邸旧人一起密谋,趁李仁罕入朝,命武士将其捕杀,下诏公布其罪,并诛杀其子李继勋和党羽宋从会等人,以雷霆手段铲除权臣,稳固了自身统治。李仁罕被杀对后蜀宿将老臣们震动很大,他们都算领教了孟昶的狠辣果断。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交接中,赵季良始终坚守初心,以稳定大局为重。他一方面协助孟昶安抚各方势力,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威望与智慧,巧妙周旋于诸位权臣之间,化解矛盾,避免了内乱的爆发;另一方面,他加紧整顿朝政,确保政令畅通,为孟昶亲政后的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赵季良的悉心辅佐下,后蜀政权逐渐走出动荡的阴霾,向着稳定与繁荣的方向迈进。
在成功铲除李仁罕一党后,孟昶对赵季良越发倚重,朝廷大事多与他商议定夺。赵季良深知孟昶年轻气盛,虽有果敢睿智的一面,然治国理政经验尚浅,故而愈发勤勉,事无巨细皆悉心操劳,一心只为后蜀的长治久安。
公元940年,后蜀广政三年。赵季良上书孟昶,请分担政务压力,孟昶遂命他与毋昭裔、张业分管三司,兼管户部。赵季良虽年事已高,精力不如往昔,却依然兢兢业业,处理政务一丝不苟,为后蜀的财政稳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公元946年,后蜀广政九年。这一年,赵季良终因积劳成疾,一病不起。不久病逝,享年六十四岁。赵季良临终之际,他强撑病体,向孟昶进最后忠言,言辞恳切,皆是关乎国家兴衰、民生疾苦之要略。孟昶守在榻前,望着这位为后蜀奉献一生的老臣,不禁潸然泪下,心中满是悲痛与不舍。赵季良逝世后,孟昶悲痛万分,辍朝三日,以示哀悼。追赠其为太保,谥号 “文肃”,以表彰他一生的卓越功勋与高风亮节。
纵观赵季良一生,生于乱世,辗转于各方势力之间,却始终坚守初心,以济世安民为己任。他凭借卓越的智谋、果敢的决断,辅佐孟知祥成就霸业,建立后蜀;又在孟昶年幼即位、政权不稳之际,挺身而出,稳定大局,为后蜀的延续与发展立下不朽功勋。
赵季良的一生,贯穿了五代十国的动荡岁月。与同时代的诸多谋臣相比,赵季良亦毫不逊色。
五代十国时期,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诸多谋士良臣各为其主。如后唐郭崇韬,智谋超群,辅佐李存勖南征北战,成就霸业,然而却因功高震主,不得善终;吴越钱镠麾下的罗隐,以诗文名世,亦有济世之才,为吴越国的发展建言献策,但其影响力多局限于文化与局部治理。
赵季良则兼具政治、军事、经济多方面的卓越才能,有着独特的谋略风格。他既有着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又注重细节,善于在复杂的局势中找到突破口,其成就与智慧的全面性,在同时代中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