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近40年的大辽萧太后,用战争结束了战争,和初恋汉人相爱到死

霜色幻想 2022-10-29 12:43:54

提起大宋朝,可以说在历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页,经济发达,地域辽阔。然而,北宋在军事上却有不堪回首的镜头,尽管有能征善战的杨家将,也不敌一个辽国的萧太后。在历史故事中,萧太后阴谋诡计,残忍嗜杀,她屡次违背誓约,对大宋发动一次又一次战争,最终还是败在了杨家将的手里,灰溜溜地退回了北方。几百年来,在百姓心中,萧太后是个十恶不赦、恶贯满盈的反派角色。但真实的萧太后真的这样吗?

萧太后本名叫肖绰,小名叫燕燕,出生于公元953年,她的父亲是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历仕太宗、世宗、穆宗、景宗四朝,身居显要,又有援立景宗之功,掌握着实权。她的母亲燕国公主还是辽太宗的长女,纯纯大辽最贵的贵族。

那时辽国也重男轻女,谁家都盼着要生男孩儿,老萧家也不例外,但唯独小女燕燕,他爹萧思温是非常重视。萧思温还给萧燕燕精挑细选的定了门娃娃亲,亲家是汉臣,南京留守韩匡嗣,萧燕燕未过门的老公名叫韩德让,这个南京是辽国的南京,就是如今的北京。

对此,大家都抱怨萧思温说:老萧,你口口声声说最喜欢燕燕,却给她订了门最差的亲事。在辽国耶律氏和萧氏那是世代通婚,耶律氏就是辽国皇室,萧燕燕很多姐姐都嫁给了耶律氏的王爷。

而韩匡嗣是个汉族人,虽然战功彪炳,忠心耿耿,但政治前途一眼就望穿了,他的种族决定了他到死也不可能接近权力的中心,所以就更别提他儿子韩德让了。

在面对质疑声中,萧思温都只是微微一笑,被问多了就偶尔说一句:德让这小子有出息,我家燕燕有福气。

萧燕燕和韩德让并没有像中原孩子一样,定了亲也不能见面,这俩人是从小好的,就跟哥们儿似的,正儿八经的青梅竹马。但老天爷似乎从来见不得什么美好,因为萧燕燕年轻貌美,再加上她爹在朝廷上的地位越来越高,皇室为了表示拉拢,决定选一萧氏女给景宗耶律贤,选肯定选最好的,萧燕燕毫无悬念地就成了皇帝的贵妃,没几年就被立为了皇后。

也许是天意吧,萧燕燕和武则天一样,嫁的皇帝老公身体素质都是极其地不好,景宗耶律贤卧病在床,根本就无法管理国家,但这人有个优点,就是看人准。在婚后的相处当中,他觉得萧燕燕是一个心胸开阔,决断果敢的理政能手,他毫不犹豫地就将政务交给了自己的皇后。

史载,耶律贤向史馆学士下谕:书写皇后言论时,也要自称“朕”或“予”,这道命令它背后所蕴含的意思就是,萧燕燕可代皇帝行使职权。辽乾亨四年,体弱多病的辽景宗驾崩了,年仅35岁。而此时年仅30岁的萧燕燕从皇后升格成了皇太后,仅12岁的儿子耶律隆绪即位,是为圣宗皇帝。

辽国的诸王宗室个个是拥兵自重,严重地威胁到朝廷,面对群狼环伺以及孤儿寡母的危险境地,萧燕燕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哭。她把一个女人的柔弱毫无保留地都哭了出来,哭得那个伤心欲绝,一边在大街上痛哭,一边说: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

本来杀气腾腾前来逼宫的贵族们一看,这谁顶得住呀?本来就看不惯皇族逼宫的一些大臣们,也纷纷站出来表示:我们就是死也要保着太后您和咱们的小皇上。

萧燕燕就擦擦眼泪,向这些大臣们投去了感激的微笑,然后又不动声色地向她爹点了点头。别忘了,再怎么着,人家萧思温还在那儿站着呢,谁敢欺负人家闺女和外孙呢?

萧燕燕接下来的操作才是一位政治家该有的觉悟,她立马就重赏了那些在朝廷上公开支持自己的大臣,并委以重任。

选贤任能,用人不疑,可谓是贯穿了萧太后的整个政治生涯,史册记载她明达至道,闻善必从,故群臣皆服。

这时候,萧燕燕那位定了娃娃亲、又被耶律贤截胡的韩德让去哪儿了?景宗耶律贤还在的时候,于乾亨元年,韩德让在辽宋高梁河之役中大败宋军,因此升任辽兴军节度使,不久后又升任南院枢密使,进入了辽国朝廷的管理层,还得到景宗赐名“德昌”。

此时的韩德让已经成为整个辽国地位最高的汉族人,他一看自己的青梅竹马,现在孤儿寡母如此可怜,自然是挺身而出。他跟萧燕燕说:你放心,别人要想伤害你们母子,就得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

萧燕燕对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汉子也是百般信任,对他委以重任,使韩德让渐渐成为整个辽国权力最大的人之一。

彻底稳固了统治之后,萧燕燕也不消停,这可是一个有政治理想的女人,她高瞻远瞩,知道辽国正处于国运的关键时刻,如果没有强人掌舵扬帆,这个庞大的国家很有可能走向衰落。辽国内部多年的安逸生活,让统治阶级丧失了斗志,贵族们骄奢淫逸,官员贪赃枉法,士兵贪图享乐,外部东有女真,西有党项,北有回鹘,南边还有日渐强大的宋。

于是萧太后的新政开始了。

首先她把国号给改了,不叫“大辽”,改叫“大契丹”,只表明一件事儿,我要恢复祖业,重振辽邦。

由于辽国前期穷兵黩武,连年征战,到了萧太后代政初期,辽国民众的生活苦不堪言,百业萧条,萧太后推动了休养生息的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其次减免租赋,减轻农民的负担,赈济贫民、灾民、流民,劝农桑、兴修水利,推动了辽国农牧业的生产发展。她还更改律法,辽国的法律里第一次出现契丹人犯法与汉人同罪,奴婢犯罪不得擅杀等等文字,让整个辽国的治安状况大为好转。

原来契丹人地位高于一切的这个现象也成为了历史。辽国自己的事儿安排明白了,萧太后又把目光转向了几位不安分的邻居,她先是命令名将耶律休哥驻守现在的北京城,防备着南边的宋军。

紧接着让韩德让带人去讨伐党项,让自己的姐姐去北方驻守,以防备鞑靼。修筑可敦城,将其作为辽西北部的边防重镇,还命将领东征高丽、女真,使高丽称臣奉贡,成为辽的属国。

经过征伐之后,党项也向大辽奉表进贡,大辽封其首领“西夏王”。

在经过这些大规模的军事部署之后,大辽就要全力对付南方的北宋,这时候就得说说萧燕燕和韩德让的故事了,俩人自从耶律贤挂了之后,基本就属于没羞没臊了,在宫里面就过上了夫妻生活,所以天下大事基本都在饭桌商量了。

这天俩人就商量说,这天下就剩下最难啃的骨头了——宋。韩德让就说:辽国上下可都盼着打宋了。可此时萧燕燕也说了一句让这个男人佩服一生的话:“宋,我们吃不下。”

当时的辽国国运可正盛,无论是谁坐在萧燕燕的位置上,都会忘乎所以,但这个女人并没有丧失理智,她审时度势,做出了一个没几个人能准确把握的事实,攻打宋,他们根本无法完胜。

基于这个判断,萧燕燕和韩德让就制定了一个作战计划。

公元986年,宋军曹彬、潘美、杨业三路大军进攻辽,萧太后代圣宗亲至前线督战,仅遣军十余万,就打败了曹彬、击伤了潘美,更是生擒了骁将杨业,史称燕云大捷。

这是宋辽之间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场大战,从此辽国就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公元1004年,萧太后以守为攻,亲御戎车,指挥三军,率20万辽国精锐部队南征大宋。

她赏罚分明,将士们一路下保州、取瀛洲,直通澶州。由于宋军的顽强抵抗,战争陷入很焦灼的状态,萧太后就审时度势,在了解大宋不可征服的情况下,她提倡与宋议和,宋也遣使请和,由她主持签订了《澶渊之盟》。

此战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宋真宗赵恒称萧绰为叔母,每年向辽供绢20万匹,白银十万两。从此双方就结束了多年不息的成长,进入了长达百余年的相对和平,双方互通使节,开放互市,开创了宋辽两国共同发展的时期,加强了边疆和内地民族的友好往来。

萧燕燕的目的达到了,她用战争结束了战争,给辽国带来了巨大利益,最重要的是为两国百姓带来了和平。公元1009年,承天皇后萧燕燕在行宫病逝,时年57岁。

重情重义的韩德让深受打击,一病不起。萧燕燕的长子辽圣宗和皇后一直在韩德让身边侍奉汤药,寸步不离,几个月后韩德让撒手人寰。耶律隆绪为他举行了国葬,并将他安葬在承天太后萧燕燕的陵墓旁。

所以,真实的萧太后并不是传统戏剧和小说影视当中那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她是文韬武略、目光深邃的伟大政治家,甚至她的所作所为,还极大地推动了历史向前发展。

她在位近40年,将辽国从中衰的危局拯救出来,她没有杀戮手足骨肉,而是在去世之后将权力交还给儿子,她没有骄奢淫逸,豢养男宠,而是和初恋韩德让相爱到死。

她既是一个伟大的女人,又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后世对她不公,但她从未愧对于自己的人生。

0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