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帝王,他的兴趣被放大,现代社会道德价值观也受了他的影响

文里有文化 2023-04-24 10:59:31

古代帝王的兴趣足以影响社会,就像是社会对统治者的崇拜一样,

但有一个君王的兴趣爱好竟然影响了现代的道德价值观。

我们现代社会中的道德价值观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是孔孟之道,但是细翻历史,孔孟虽然是教育家,但是他们的思想在历史上没有出现断层,甚至在百家证明的学术中脱颖而出,竟然是因为汉朝的一个君王。

远处传来了寺庙的钟声,洪亮,深沉,富有一种成熟苍老的韵味。萦绕在耳畔,一种厚重的,富有内涵的声响轻轻地叩打着我的心扉,暮冬的寒冷使街道分外的寂静,朔风不时地来抚摸我的肌肤,抚摸我的心,我的心宁静了......我避开了世间规律而又紧张的生活节奏,在一种宁静中体验纯真,体验一种静谧的心境,这种体验有些奢华,有些享受。

等候其实是安静,这是对待历史的态度

等候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对历史观的态度,也是对现实观的一种态度。对于历史,我们常常会咀嚼一些内容,欣赏一些内容,咀嚼让我们更懂得珍惜古人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欣赏能够使我们静下来默默的等待,等待历史的文化一点一点的渗入我们的骨髓,净化我们的血液。所以,欣赏历史需要有一种态度,一种纯洁的,高尚的,不掺杂个人疑虑的态度。

暮冬,我在等候,等候历史给我的启示。历史经历了成千上万个暮冬,多少人在暮冬的时候等候了?用等候的心欣赏历史,你的心灵不再憔悴,会变的洁净,晶莹。

公元前87年1月8日(农历腊月十二),一个暮冬,汉武帝刘彻驾崩了,一个王朝的统治者,一代伟大的帝王从此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名字。一个名字可以响当当,让后人传承和纪念,一个名字也可以遗臭万年,遭到后人的唾骂,一个名字可以被世人所遗忘。然而一代大汉天子虽然走了,但他却名垂千古,受到了万代的景仰。

西汉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历时210年,210年间,汉武帝刘彻就占了西汉统治的55年,经历了文化的改革,开辟了大汉疆土,以儒家思想来治国,使国家人文处在一种道德价值观较高的水平,让子民的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主宰者的文化欣赏范围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体制。刘彻在位的时期,我国推崇儒家思想达到了顶峰。刘彻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儒家思想从此在文化思想界鼎盛起来。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西汉的疆域幅员辽阔,东、南到海,西到今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葱岭一线,西南到今云南、广西以及今越南中部,北接大漠,东北至今朝鲜半岛北部。在4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多民族,多文化,多传统的文化根基,实现文化大统,是统一思想的唯一战略方针。

然而,在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中施行改革是多么艰难的事情,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深入人心,难道竟一时就能改变了吗?这不是容易的事情,然而要做到政治统一,一定要做到文化统一,这是必然的,也是历史的经验。昔日,秦王朝统一六国,不也是在文字、货币等诸多文化上进行过统一吗,历史证明,不统一文化,对于民族的统治总是强行的。“强行”是一种霸道的行为,掳其人,不能抚其心。所以,以德服人,顺应民心才是治理的根本所在。

君临天下,以德服人,以礼治国成为一代君王的治国之术,贤明的君王能创造一世的太平,昏庸的君王只能获得满街的咒骂。汉武帝推崇儒术,使我国人民在德行和礼仪上都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亲民,友善,尊长爱幼,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汉朝就沿袭开来。文化上,刘彻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为我国后世的儒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官方基础。

文化就是这样,它是一种陶冶情操,升华品格的思想良药,任何的文化有了官方的拥护和推广,就会被人们接受的快一些,广一些。刘彻推崇儒术,儒家思想在我国人民的心中就占有一定的地位,历朝历代,根深蒂固,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总是会有一些儒家的道德思想所影响。儒家思想犹如一株参天大树,深深地扎根在中华民族的心灵沃土。

人们提起儒家思想,所想到的往往是先师孔子,人们把他称为“圣人”,那么,现在起,我们谈到儒家,除了孔圣人,脑海中所浮现的应该多了一个刘彻,一代光辉的君王,重视文化的君王。文化是一种让人有道德,有良知,有品格,有素质的高尚思想供给,所以一个重视文化的人,应该是一个受人尊重的人,更何况是一代重视文化的君王呢?以儒治国,开辟文化发展的先河,为儒家思想的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官方基础,这基础是多么坚实有力啊!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