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道场大都以“寺”为名,原本“寺”是古代的官署的名称,后来逐渐演变成佛教道场的名。不过,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寺就是佛教道场,如阜新的瑞应寺;而与之相对的“庙”则是道家道场,如娘娘庙、关帝庙等等。
而佛教道场又分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很多时候区别于二者取决于建筑风格以及僧众的穿着。如明清仿古建筑的就是汉传佛教,穿着喇嘛服的就是藏传佛教。
这是我们这些大多数俗人的基本看法,不过,要知道没有任何事物“绝对”的!
在阜新市区内便有一座相对来说“特别”的古刹,当你以为它是道教道场,实际却是佛教寺庙;当你以为这里是汉传佛教时,它却是阜新市区唯一一处藏传佛教道场。
这处寺庙便是位于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的一座古刹——海州庙。
寺庙创建于清代康熙年间,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了。寺庙原名为弥勒菩萨成就院,后因其依山而建,山坡一词蒙语谒海洲,因此得名海州,并冠以海州庙之名。而它所在的阜新市海州区,同样以“海州”为名,隐隐觉得城区与寺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另外,寺庙的整体建筑非常的美观,红柱琉璃瓦透着古朴气息,看上去让人第一眼以为这就是典型的明清仿古建筑,可是建筑风格的确是明清的风格,但这里却不是我们认为的汉传佛教。因阜新靠近内蒙,其寺庙呈现出藏传佛教的风格。如观音殿前,楼阁上的花纹,便是典型的藏传佛教风格。
可以说,这里是一处以庙为名的佛教道场,同时,是一座明清建筑风格的藏传佛教。
在近300年的历史岁月中,海州庙兴盛时期曾有喇嘛300人,楼宇林立,还有100多做大殿建筑,包括大雄宝殿、关帝庙等,占地二十多亩。然而,在历史上这座寺庙却经历了多次重修,最近的一次便是在那段特殊的历史上时期,寺庙差点毁于一旦,甚至在大雄宝殿周围都盖起了民房。
直到近些年,信众筹资重修海州庙,我们才能看到它的新面貌。
对于海州区的人们来说,这座寺庙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它可是高考求学、祈福祈愿的信仰之地,也可以说,伴随人们成长,那个存在于记忆中的古老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