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今晚聊上周上映的新片《了不起的夜晚》。
聊这部片绕不过它的导演马凯。
他既是横漂出身,用5万块拍出过大陆近十年最吓人的恐怖片,在戛纳展映,创造了国内恐怖片的新高度的“传奇”导演,但也是遭遇了临上映了被迫撤档,后续还资源泄露的“倒霉蛋”导演。
也就是说,他擅长的东西,在我们这里的银幕上是不存在的,就跟大学学了某个专业,出来这个专业对口的行业突然没了一样的困境。
这直接体现在这次《了不起的夜晚》的分数上,6.0,不高,但已经是 比国内百分之90的同样带着“惊悚片”标签的电影高了,也是不知道该觉得好笑还是可悲。
所以,《了不起的夜晚》不管好坏我都会去看看。
一来我本身确实也没有多大的预期,我不太相信目前能够有什么惊悚的东西能够做出来,这不是对马凯不信任,是对这块银幕不信任。
二来去还了多年前那部叫《中邪》的片子的电影票,也是对马凯这种还在做这类型的东西的创作者的一点小敬意,国产惊悚片得有人继续拍,去找缝隙;
所以今晚我会优点缺点都说,差不多各一半。
《了不起的夜晚》
先讲优点。
整个电影,结构先行,也就是所谓的电影元叙事结构,对真实和演戏的不断嵌套。
整个片子有两条线,一条是讲开短视频公司的三兄弟,为了大赚一笔而闯入鬼片剧组,为了赚取流量,达到自己想要的“真实”效果,让鬼片剧组成员碰见“鬼”。
另一条线是剧组的演员,想炒作,其实早就联系好了那家短视频公司,故意让他们演鬼吓自己,再录下来传网上。
两条线交织后的结果就是,形成了这种嵌套——你以为是鬼来了,但其实是拍戏。你以为真相大白,鬼却又来了,但其实又是演戏。
前半句的前情负责惊悚,最后的结果负责搞笑。
这也就是片子一直自称的,所谓惊悚和喜剧的结合。
这是很聪明的写法,安全又兼顾娱乐性,不会出什么故事逻辑上的大错,确实也让这部片子有了很多趣味性十足的地方,比如很自然的就能利用“黄雀在后”的戏剧性,灵活地调动观众情绪,保证商业考虑上的好看。
先让我们看到小山和豆在片场遇鬼,阴风阵阵,队友消失,丽妃突然出现吓人,然后小山在即兴表演中一脚踹翻围墙,露出摄影机和剧组,胡扯自己这叫“打破和观众的第四面墙”,不仅推翻了鬼存在的可能性,更碰撞出了喜剧效果。
在观众接受了拍戏的设定之后,又在现代的片场之外,猝不及防撞见另一个鬼丽妃,大受惊吓,然后再揭晓是小山和短视频博主的合作,欺骗了豆也再度欺骗了观众,再度释然,如此一波三折,边惊吓边搞笑,也算顺滑。
前半程的几次欺骗也因为马凯对惊悚片的驾轻就熟,而是有效的,能够真的让观众相信,撞鬼了,然后感到害怕。
还有一些俗套的笑料设计也在这个结构里得以有效:
一个是信息差,给到观众上帝视角,观众比戏里的人更先知道那不是鬼,所以只会吓到戏里的人,尤其厕所那一段,短视频三人组里扮鬼的演员向陌生男人借纸,男人正不耐烦,一下看到他的尖长指甲,再定格到鬼脸妆容,吓得狼狈翻滚,夺门而逃。
还有身份切换的错差性笑料,“真鬼”、扮鬼的人、鬼的替身3个角色的来回切换,里面的人物因为信息错乱,而作出不同的反应,于是笑点也就来了。
虽然这些手法都不算新了,但从我所在的那场反应来看,效果不错,笑声也一直有。
但《了不起的夜晚》的最大问题也是出在这里这个结构上。
过分痴迷于结构的后果,就是这部片子几乎只有结构,结构被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
而“一个娓娓道来的流畅故事”,“一个或多个弧光明显的人物”,这些都被放弃了,本身结构应该为前面这两者服务,现在却反过来了,人物和故事都成了结构的人质。
故事,就像是被人为粘到骨架上的肉,不是自然生长出来一一相连的,是块状的,甚至是相斥的。
比如第一条短视频三人组的线,同时包含了4种互相矛盾的走向,批判短视频,颂扬短视频,讽刺兄弟情,颂扬兄弟情。
这个三人组的定位,一开始是完全的丑角,是为了流量可以造假的,人死了第一反应是拍下来当爆点的那种短视频团队。
在你以为主创和《保你平安》一样持着批判态度在推进故事的时候,《了不起的夜晚》画风一转,又对这种短视频颂扬了起来,把它抬高到了和电影一样的位置,前面那些丑角式的刻画好像都消失了,摇身一变,这几个人成了为了电影拍完,贡献短视频素材,受重伤了也要继续坚持的英雄。
这种巨大的转变,显然只是用他们为了钱来解释,已经远远不够了。
他们三人之间的兄弟情也是,一开始为了利益打架,中途都是遇到鬼丢下兄弟就跑的人,他们之中也有分歧,三人对待流量这件事有两种观点,但这个分歧的呈现也是单独块状的,只是出现了一次后面再也没有展现任何后续,分歧或者统一都没有。
结尾却突然一个爆出绝症,一个说我拼命要流量蹭热度赚钱,是为了给兄弟治病!三人互相搭着肩膀离场,至于开头提到的债务,公司即将倒闭,三兄弟因此打架,分歧,都好像又被推翻,当没发生过了。
一切反正就是我们爱电影,爱兄弟,电影就结束了。
这直接导致了电影里没有清晰的主题,更没有清晰观点,一切都模糊掉,来为这个结构,也就是所谓的笑点、惊悚点这些类型元素服务。
更严重的是另一条剧组的线,这条线的最终落点,其实就是《喜剧之王》式的,对热爱电影底层工作者的歌颂,但这部片走错了一步,《喜剧之王》里这份歌颂在周星驰一个人身上,这一部被分散到了剧组的每一个人身上,甚至包括上面短视频那仨人。
于是问题就来了,这种热爱,前后根本无法自洽,为了喜剧效果,所有人也都被当丑角在写,前面的恐怖加喜剧设计,对后面的煽情实际形成了矛盾和冲撞,动不动说放饭的场务,女演员不敬业不肯吊威亚,导演用下一部戏找你的谎言骗女演员,男主演技烂到天人公愤。
观众并不感觉他们多爱电影,或者说这里的笔触都是对这个行业的讽刺,至少电影是被当作谋生工具看待的,但后面却突然落到了对电影的纯粹的爱上,这弯怎么都很难拐过来,都是突然黏上骨头去的“块状肉”。
而主创像是在紧张地做任务,这里要搞笑了,来一段,这里要惊悚了,来一段,最后要上价值了,再来一段。
至于这一段和一段之间,是否有逻辑关联,是否矛盾,是否构成对最后情绪价值的铺垫,都好像不在考虑范围。
这么一通弄下来,整个片子就成了前面有趣,后面无聊的样子了。
总体上就是这样,一部单看本身充满缺点,但对于国产惊悚片领域又特别稀奇的一个存在,我倒是乐见于这种尝试能多来点,不管结果是又一次失败了(失败了就继续批评),还是成功找到那条路了,最终获益的始终是行业和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