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基辛格说过:中国人,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而凌永顺就是这样一个勇敢的人。

很多人都没听过他的名字,甚至他的前50年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
可他却在50岁取得了世界电子对抗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并被国家授予一等功。
要知道:
三等功,流汗领。
二等功,躺着领。
一等功,家属领。
这项技术到底有多牛?
据说曾被中国传为“不可说”的技术。

而且就连号称科技顶尖的美国,都没能把这项技术应用到尖端武器上,甚至连续上了7个项目的应用,最后一个都没成功。
可见,这项技术有多先进、多么顶尖。

那么,凌永顺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为何会在50岁后有这样一鸣惊人的突破?
在他有这样顶尖的技术后,为何会无人知道他是谁?

很多天才在小时候就会显示出异于常人的天赋,或者在哪一门学科上会特别的优异。
而凌永顺却并没有任何天才的特征。
他跟大多数孩子一样,没什么不用的地方,甚至在学科上,每门功课也都很均衡,他自己对数理化也很喜欢,对于文学方面也热爱。

1956年,凌永顺从滁州嘉山中学毕业后,直接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
跟他中学的经历一样,凌永顺在大学也一样很普通,并没有表现出很有天分的地方。
1960年,凌永顺毕业后直接被分配到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工作,做了一年的见习助教。
一年后,凌永顺就转到了西安装甲兵工程学院工作,担任物理教师。

按照凌永顺之前所展现出来的天分,他大概率会在大学做一辈子的老师,多年后或许也会混成导师之类的,在职称上有所提升。
而凌永顺的生活轨迹也确实如大家所料的那样,一步一个脚印,从老师、、教员、教授等在升职。
可在凌永顺50岁的时候,突破了一项技术,一鸣惊人,震惊学术界。

外界更是把凌永顺的技术称之为“奇迹”。
因为这项技术是世界上难以攻克的禁区,已经困扰科学家多年。
而中国是继美国、英国之外,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此项技术的国家。

这项技术被中国称之为“不可说”的秘密,被应用在某国防武器上,关乎着国家的安危。

可凌永顺已经年过半百,到了知天命的年纪,默默无闻多年,他又是如何做到一鸣惊人的呢?
原来这一切都有迹可循。

都说一个人把时间花费在哪里,就会在哪里有收获。
当一个人默默的在一个领域深耕钻研多年,那么一定会水到渠成。

凌永顺虽然是学校的一名老师,但他却愿意在一个领域深耕:世界电子对抗技术领域。
这是军事领域内最前沿的科技。

凌永顺把业余的全部时间都放在研究上,他发现问题就去想办法解决,发现问题就去解决。
一个人在这个领域中默默的钻研30年。
可以说在这个领域没有看到一点希望和光明。

如果是毅力不坚定的人,估计早就放弃了,毕竟研究结果遥遥无期,没有人打气、没有同行者。
背后的技术跟难关,又经常让凌永顺抓耳挠腮,他也常常陷入失眠、崩溃、绝望,可他就是没有放弃。
凌永顺就像在暗夜中行走的人,他在等待黎明冲破黑暗。

就这样,一坚持就是30年,10950个日夜,他都在解决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

最难的是一项雷达、红外复合干扰等离子体的研究,这项技术被国际学术界称为“难以攻克的禁区”。
可凌永顺却没有退却。
虽然当时国内的研究条件不好,凌永顺就把一间破旧的仓库当作研究所。

当时凌永顺需要确认一种材质的详细参数,他就站在高达2500摄氏度的火炉旁,进行一系列数据的检测。
有时候要看的更清楚,离火的距离仅仅1米。
不仅身体忍受着高温,就连脸跟皮肤都被火灼伤了。
可这还不算很严重的。
因为做实验的材料,在经过高温的灼烧后,会释放大量的有毒气体。
这些气体都被凌永顺吸入体内,之后,凌永顺的身上起了很多毒瘤疙瘩。

很多人看到后,都劝凌永顺放弃研究,不然最后可能会连命都没了。
可他就像一个科研疯子一样坚持不放弃。
凌永顺为何会这样执着?
连自己的性命都能罔顾?
是什么值得凌永顺值得拿命去拼?
是中国。

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并不明白国防的重要性。
人民要安稳,国家要和平,只有科技强国,才能出现这样和谐的局面。
按照凌永顺的话说:“只要这项技术能成功,就算要了我的命,我也甘之如饴。”

事实上,随着科技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战场早已转移了阵地,哪国的技术强,哪国就在世界的舞台上拥有话语权。
而凌永顺所钻研的电子对抗技术,是现代战争武器上不可或缺的。

对于电子对抗技术可能很多人并不明白它的重要性。
简单点说,就是主要是一项用于军事领域的技术。

运用这项技术和装备,可以对战场进行侦查、目标监视、作战指挥、通信联络、武器控制与制导,从而能很大效力上提升作战能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

而电子对抗的目的就是削弱或者破坏地方而同时又保护己方的这种能力,为掌握战场主动权、夺取战役和战斗的胜利创造有利条件。

电子对抗技术又分为电子对抗侦察技术、电子干扰技术、电子防御技术和反辐射摧毁技术。
从这些技术的名字上,就能看出电子对抗技术的重要性。

那凌永顺创造的这些技术这么厉害,为何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呢?

在我国建立初期,有很多不知名的英雄、巨星,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了很多的力量,但他们的名字却鲜为人知,就像两弹一星的邓稼先。
因为他们所独创的技术,他们不仅仅是他们自己,还关乎着国防。

而我们看看凌永顺的这些技术,都应用到了哪些武器上面?
比如战略弹道导弹中段隐身、战略弹道导弹再入段突防、对抗红外热成像等关键技术。
再比如,他首创了全波段夜视炖激光干扰弹、便捷式雷达炖红外成像干扰弹、毫米波炖红外干扰弹。

每一种武器的应用,上了战场都会让人占据有利地位。
这样的国之重匠,又如何能公之于众?
特别是在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的武器装备发展成为趋势上来看,各类武器装备搭载的电子信息设备数量和复杂成都都在快速提升。
只有使用了电子信息设备的武器装备,才能在对抗时,展现出一定的优势。

而且美国在2017年的《国防授权法案》中已经明确要求建立起完善的电子战战略,更多对电子对抗技术的研发、设备采购及机构部门管理作出要求。
作为世界强国的美国都如此重视,可见电子对抗技术的中国性。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之后,电子对抗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及未来战争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
而凌永顺也并未停下脚步。

他所研发的电子对抗技术应用到了高超音速武器,雷达隐身、红外隐身、电子伪装和雷达红外复合干扰技术。
对增强反夜视、反精准制导弹武器的应用上面。
这意味着什么?

有了这些技术的加持,可以让我们的飞机隐身、导弹隐身、导弹更精准,在战场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1992年,凌永顺获得军委江泽民签署的一等功。
1996年,凌永顺获得军队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1997年,凌永顺成为中国工程院士。
2004年,凌永顺获得军队一等奖。
2006年,凌永顺获得军队一等奖。
可就是这样一个荣耀卓著的人,不管获得多大的荣耀,都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但他却甘之如饴,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切,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守护着祖国和人民。

不仅如此,凌永顺也是一个很好的传承人。
他常常对学生说:
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思维要有原料,即知识。
更要善于博览群书,延伸自己看问题的宽度,建立自己的知识库。
要敢于质疑,这对培养丰富的想象力非常重要。
要确定并及时修正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善于抓住机遇。

正是在凌永顺的这样的思维培育下,他的学生有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有全军教书育人优秀的教师,还有立过二等功,有的是本科生被分配到西藏、新疆的支援人。
他们都各有各的理想,也都做到了为祖国的建设添一份力量。

2023年,凌永顺这个国之巨星,因病去世了,享年86岁。

像凌永顺这样的巨星,中国有无数个。
他们本该荣耀时被大众熟知、歌颂,可我们只能在他们去世后才能知道他们的丰功伟绩。
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事迹将为中国的历史留下浓重的一笔。
他们的精神也将永垂不朽。

人民不会遗忘他们的事迹,国家的兴盛更离不开他们的奉献。
他们是“国之重器”、他们是“民族脊梁”!
向这些“无名英雄”致敬!

参考资料:
中国工程院:院士队伍名单:凌永顺
AEIC学术交流中心:第二届光电科学与材料国际学术会议
《CNKI》:科学家凌永顺
《CNKI》:凌永顺,电子技术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