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前首富住敬老院,改变不了中国养老难的现状

怀曼 2023-09-17 23:26:33

近日,媒体纷纷报道重庆前首富住敬老院的新闻,并把这视为传统养老观念的改变,老人思想上的进步。但用这样极端的例子,似乎并没有太大的说服力。

据媒体报道,今年8月29日,年届85岁的前力帆集团创始人尹明善在重庆某养老院办理入住手续,正式开始自己在养老院的老年生活。给他做过多年秘书的王燕对媒体称:“老爷子的思想一直比较开明,这是老爷子自己的决定。”

尹明善是重庆力帆集团的创始人,以生产摩托车起家,其后又跨界汽车、房地产、足球、金融等业务,曾是重庆首富。从工作中退下来的尹老爷子有儿有女,家境优渥,但他为了不给儿女添麻烦,决定入驻养老院来度过自己的晚年。

这样的选择无可厚非,但也谈不上巨大的进步。中国几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让很多家庭面临着严峻的养老问题,相对于尹老爷子的自愿选择,很多家庭不得不选择养老院来度过晚年。

在养老院度过晚年,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随着第一代实施计划生育的老人进入70岁以上的高龄,社会养老的需求将会迎来几十年的发展高峰。

一方面,少子化的时代到来,养老院养老成了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传统观念中的“养儿防老”思想仍根深蒂固。送父母去养老院养老会被周边人谴责子女“不孝”,这样的环境还不会很快得到扭转。

除了思想顾虑之外,如何让养老院被广大群众接受,更重要的还是要提高养老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经常被曝光的养老机构虐待老人,骗取钱财的新闻让社会对养老机构充满不信任,和幼儿园的负面相比,有过之而犹不及。所以老人对养老院有抗拒心理,子女也不相信养老院能善待自己父母。

在这样的环境下,媒体试图通过首富自愿住进养老院,来传达“连首富和名流都自愿住进养老院,普通大众更应该接受”这样的思想,其实是掩耳盗铃的行为。

养老院和幼儿园一样,虽然名字一样,但档次和服务却有天壤之别。这些富豪们住的养老院想必绝不是普通百姓能够享受到的,养老院也只是一个名字,只是换了一个地方,换了一批人服务,只有形式上的不同,这些富豪们住的养老院和居家养老其实并没有太大区别。

新收益当然我们应该理解养老院的差异化,收费标准决定服务水准,这是市场化养老最简单的逻辑。但即便如此,社会应该给予最基层的养老院托底,保障老人的基本权益,让老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安享晚年。

做好养老服务,也是释放青壮劳动力的潜能,只有解决了一老一小问题,处在中间的人才能安心工作,发挥最大的价值。同时也呼吁在市场化养老的同时,民政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对虐待老人,不守法经营的机构加强处罚力度,让社会对养老院产生信任和亲切感。

首富住进养老院,不必惊讶和诧异。但于此同时,更应该把目光投向基层的养老机构,多关注他们的真实现状和困境,找出阻碍社会化养老的关键点进行突破,才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