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由于外部环境发生改变,台积电、三星等芯片代工机构,失去了对华为自由出货的权利。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开始大力发展本土的半导体产业链,推动中高端芯片产品的本土化制造。中芯国际连续三年的扩产,也为国内积累了一定的成熟芯片代工产能。
反观海外市场,则由于中国企业进口芯片数量的下滑,陷入到了产能过剩、芯片库存严重的局面。作为全球的芯片代工企业,台积电也开始后悔了,选择在中国内地的南京工厂扩产。为此,中国专家项立刚公开发声,外媒:张忠谋终究是赌输了。
据了解,台积电起初选择赴美设立代工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争取成熟制程工艺下产品对华为的自由出货。然而,赴美建厂不仅没能争取到华为的芯片订单,老美原本承诺给的建厂补贴也出现了问题。
为此,台积电不得不放弃对美国建厂补贴的申请,并计划自己投资负责该厂的建设及后期的运营。但正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中国企业的芯片进口数量下滑,严重影响了台积电在美国晶圆厂的布局。订单不仅数量没有之前多了,还要面临英特尔、三星的竞争。
台积电开始后悔了!
在这样的局面下,台积电自然是开始感到后悔了,宣布加快在中国内地市场的布局。投入资金扩产在南京的28纳米芯片厂,将产能由原来的每月4万片12英寸晶圆产能,提升到每月10万片,进而维持自身在内地芯片代工领域的市场地位。
该项目始于两年前,当时台积电计划斥资28亿美元扩产。时至今日,台积电也没有停止该项目,反而是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表示,将继续扩产位于内地的南京工厂,以满足内地科技对于芯片代工业务的需求。加上台积电高层被曝走访阿里、壁仞科技等内地有芯片代工需求的大厂,不难看出对方已经开始加快对于内地市场的布局。
有分析师认为,台积电此举是为了减少对美国芯片订单的依赖,争取对外出货更多的芯片产品。不过,中国专家项立刚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并且,公开的发声表示,台积电是在推进“中国能做西方就倾销”的做法。
项立刚指出,不能否认台积电在芯片代工领域的地位与实力,可归根结底台积电在内地扩产的芯片产能是28纳米等成熟工艺。这类工艺的芯片产品,目前已经可以被国产厂商给制造出来。若是台积电大幅度的扩产,可能会挤压大陆厂商的市场空间。
产能一旦出现严重过剩,台积电可能就会更低的价格抢走订单,进而影响国内芯片代工企业的发展,使他们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出现下滑。芯片代工作为重资产投入的赛道,可能也会影响到国内厂商对之后先进代工工艺的迭代。
外媒:张忠谋终究是赌输了
台积电在内地代工厂扩产这件事,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关注。而台积电的创始人张忠谋,却公开的支持美方对国内采取的芯片管制策略,想要以此来从美国企业手中拿到更多的芯片代工订单。但目前来看,台积电张忠谋终究是赌输了,不仅是国内市场在降低台积电的芯片代工依赖,美国企业也在减少对台积电的代工依赖。
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CEO黄仁勋,在五月份的讲话中公开表示,公司追求供应链的多元化,H100是由台积电工生产,部分产品也由三星代工生产,并即将开放委托英特尔进行代工。
今年受到需求端下滑影响最小的芯片设计公司,就是美国的英伟达。得力于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英伟达设计的A100、H100芯片,在国际市场中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对方主动减少对台积电的芯片代工业务需求,显然是想要扶持出第二家“台积电”,压低台积电的芯片代工价格,进而获取更多的超期利润。
如今来看,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已经是赌输了,赴美建厂之后,对方根本没有将台积电当作是“自己人”,反而是在处处利用台积电,为自己家的企业争取更低价、更可控的芯片代工服务。
台积电自以为自身掌握的芯片代工技术,足以让美国科技巨头们心动。殊不知,对方是只是想借助台积电,来快速的组建美国本土的芯片代工产业。只要时机成熟,就会毫不犹豫的将台积电给踢出局,让美企接盘台积电留下的产业链、人才以及市场。对此,你又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大家留言、点赞,分享讨论~
对不爱国的台积电,要限制台积电在内陆扩产,反而要求其减产,让其慢慢地被我国内地企业取代它!
老美控芯片打压中国电孑产品,让苹果垄断中国市场,到头来一场空。
中国企业能不用台积电的就不用。
引狼入室,对国内芯片企业造成严重影响,张忠谋是美国派来的汉奸,审批权一定慎重,尽力阻止
离开大陆市场,台积电什么都不是!
老汉奸输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