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风风火火重返白宫后,麻烦事接踵而来。这位曾经叫嚣要迅速结束俄乌战争、大规模驱逐非法移民的总统,这会儿恐怕有点忙不过来了。尤其是近期爆出的几件大事,让特朗普的日子不那么好过。
最让人意外的是普京暗杀的传闻。说起这事,还真是让特朗普始料未及。美国知名主持人卡尔森抛出的这颗重磅炸弹,一下子点燃了俄罗斯的怒火。卡尔森指出,在拜登主政时期,白宫曾策划要暗杀普京。虽然具体的计划细节并未披露,但这个消息本身就够震撼的了。俄罗斯这次是真急了。克里姆林宫火速向美国和联合国提交声明,要求对此事展开彻底调查。俄方的态度相当强硬:如果这个消息属实,那就必须严惩相关责任人,绝不姑息。说到这个暗杀传闻,还真有几个耐人寻味的地方。首先,爆料的不是俄罗斯方面,而是美国自己的记者。其次,俄罗斯这回反应异常激烈,直接把话说到了"可能引发世界大战"的份上。最后,俄罗斯居然选择向联合国求助,这一手看似无奈,实则聪明。对俄罗斯来说,这事关系着普京的人身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早在俄乌冲突初期,美国参议员格雷厄姆就公开呼吁暗杀普京,当时就在国际上掀起轩然大波。如今卡尔森的爆料,无异于火上浇油。虽说现在的白宫主人换成了特朗普,美国对俄乌冲突的态度也有了180度转变,但这种暗杀传闻对俄美关系的影响显然不容小觑。
特朗普这边还没缓过神来,国内又传来不太顺心的消息。虽说他已经在白宫、参议院和众议院都占据优势,但事情却没他想象的那么顺利。最近的两次关键投票就说明了问题。特朗普提名的新任司法部长邦迪,在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的投票中以12票赞成、10票反对勉强过关。更悬的是防长人选海格塞斯,在参议院全体投票中仅以51票对50票险胜,要不是万斯那关键一票,这事就得黄了。这情况看着是过关了,实则暴露出特朗普在国会的掌控力并不稳固。别看他这段时间来势汹汹,一口气签了几十道行政令,使劲推翻拜登时期的政策,还誓要清算前任要员米利、蓬佩奥和博尔顿。但这些投票结果清清楚楚地告诉他:国会不是橡皮图章,要想完全按自己的意思办事,没那么容易。说白了,特朗普现在面临个棘手问题:怎么才能让国会更听话?这可不是小事。要知道,无论是推动新政策还是实施重大决策,没有国会支持,都寸步难行。就连他引以为傲的移民新政,要真正落地也得过国会这一关。
要说最让特朗普头疼的,还得是格陵兰岛这事。他刚放出要扩大美国版图的风声,欧洲这边就炸了锅。德国总理朔尔茨和丹麦首相的态度出奇地一致: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领土扩张,管你是谁想干这事。朔尔茨说得很明白:边界不能靠武力改变,这条规矩谁都别想破。这话听着耳熟吧?以前美国可没少用这话抨击别人,这会儿轮到自己挨说了。更有意思的是,就在特朗普放出要用军事手段拿下格陵兰岛的狠话时,欧盟已经开始琢磨往那儿派兵了。最尴尬的是民调结果。格陵兰岛当地民意调查显示,才6%的人想加入美国,倒是有45%的人觉得特朗普是个威胁。这数字够扎心的,说白了就是人家根本不待见你。现在特朗普面临的麻烦可不小。首先是美国内部有不少人觉得这事干不成,硬来只会碰一鼻子灰。再说了,丹麦可是北约盟友,你想动北约成员的地盘,这不是砸自家场子吗?欧盟这边更是看得明白,今天美国敢吞并丹麦的领土,明天没准就盯上其他国家了,这哪能答应。
说到底,特朗普这会儿是骑虎难下。一步走错,后果可不光是丢面子那么简单。要是真闹到动用军事手段,搞不好北约就得散伙。再加上他这段时间搞的大规模驱逐非法移民、退出《巴黎协定》,已经惹了不少人不痛快,华盛顿那边现在都有人上街抗议要他下台了。眼下的局势,说白了就是特朗普想干的事太多,但处处都碰钉子。不管是俄罗斯那边的暗杀风波,还是国会里的明争暗斗,或是盟友间的信任危机,都不是撂两句狠话就能解决的。这位刚回到白宫的总统,恐怕得好好掂量掂量了。该强硬的时候强硬,该服软的时候也得懂得见好就收,不然这总统没准真就干不安生。毕竟在国际政治这个大棋盘上,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特朗普现在最需要的,或许不是展示他引以为傲的"交易艺术",而是学会在强势和妥协之间找到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