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温度偏高,水中溶氧量偏低,鱼的活性因缺氧而降低了。觅食的欲望自然就降低了。这种情况在白天,特别是上午太阳出来以后,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就越加的明显。直到下午太阳下山,或消失在地平线之前,鱼都不会有太好的觅食欲望。
那么夏季这种大晴天鱼都在什么地方去了呢?这要看是哪一类水域。如果是大水面的水库,鱼大部分会游到深水区,因为深水区水温上升速度会比较慢,一天的温差相对比较小,水温比相对比较稳定。水底溶氧相对充足。
如果是小水面的水库或池塘,一般深度不会太深,受阳光照射比较直接,升温较快。水底容易缺氧,因此鱼很容易离底。
以上两种情况我们在阳光照射的白天作钓,往往没有口,或者只有小杂鱼口,没有目标鱼口,本质上是窝子里没有鱼。这一点不用怀疑,主要原因就是窝子里没有目标鱼。既然没有鱼,我们怎么折腾也是没有用的。
有的钓友会说,如果小水面鱼离底了,那钓离底不行吗?我的答案是:不行。钓离底也是没用的。因为鱼离底的原因在这里是由于缺氧而形成的,既然是缺氧,那鱼就没有活性,没有活性,就没有食欲,没有食欲就不会吃钩饵。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钓离底也是没有用的。
那么,在夏季,在基本是静水的大小水库、池塘,我们最好不要在晴空万里的天气出钓。如果要出钓的话,可以钓早晚和夜钓。下午5点前后到水边,打好窝子,等天黑前那一波开口期。开口期钓完了以后,再补点窝料,然后再等上半夜这一波开口期。根据地区和水库的地形构造的不同,上半夜的开口期也有所差异,但总体讲一般从天黑后半个小时到10点半点前,是开口密度较大的时段。10点半之后鱼口开始变少,最多到11点,上半夜这一波开口期就算结束了。这时收竿走人比较合理。后面两个小时有口也不会很多,不值得守夜作钓了。除非你还要钓下半夜,那就另当别论了。
如果你善于起早,那最好钓天亮之后的那一波开口期,天亮之前赶到水边,打好窝子,天亮之后开始做钓,这一波开口期,是很多钓鱼人不肯放过的,因为在大多数天气里,鱼获都不会太差。空军的概率比起其他时间段的开口期要小的多。多少都会有收获的。
上面说的是在阳光照射、晴空万里的情况下不钓白天,钓早晚和夜钓。但如果是夏季连续阴雨天,那情况又有所不同,白天能够上鱼的时间就会多一些。至少鱼在早晨的开口期会延长,甚至到中午也会有口。傍晚前的开口期会提前,甚至下午3点4点就会开始有口。所以,每天的天气不同,鱼的开口期的时段和长短也会有所不同。我们需要区别对待。
以上说的是夏季在静水的水库、池塘作钓的情况。那么,夏季在江河里钓鱼又有什么不同呢?
总体讲水库和江河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相同的一面。不同之处是江河是流水,流水就意味着不会缺氧。如果是缓流水,至少不会过度缺氧。既然不缺氧,鱼的活性就不会差,就会保持着比较强的觅食欲望。但这里要明白,虽然不缺氧,鱼的活性不差,有觅食欲望,但也不会一天24小时一直在觅食。鱼还是有着它自身的生活习性。所谓开口期,指的就是鱼在一个时间段会到处游动觅食。就像我们人类一天三顿饭,到时候就会做饭吃饭一样,鱼也有着一定的生活节奏,到时间了就会到处去觅食。只是鱼的觅食节奏会受到天气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很大。表现出来的就是有时觅食时间很短,有时很长,有时提前,有时推后。就夏季而言,具体说就是在阳光强烈,气温高,缺氧的天气里开口期短。连续阴雨天,气温低,水中溶氧量高,开口期就长。
流动的江河和静态的水库,同样都有着鱼的习性所决定的开口期,只是它们之间开口期的时间段和时间长短不一样。实际上缓流水和强流水开口期的时间段和时间长短,也是有所差异的。
因此我们在流动的江河里作钓,在大多数情况下也需要根据一段时间的开口期安排作钓时间,这样作钓的效率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