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关键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并将于2026年实现量产,这则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汽车圈炸出了一个巨大的涟漪。
与此同时,电动汽车和油车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那么未来电动车和油车哪个更惨呢?
显然结果已经显而易见了。
2026年量产新一代固态电池。在这项重磅消息中,上汽集团披露了其革命性的新一代固态电池技术。
这种电池将具有高达400wh/kg以上的能量密度,这意味着它们将能够在10分钟内充电至续航1200公里,这是现有锂离子电池所无法比拟的。
毫无疑问,这项技术将使得电动车如虎添翼,不再存在人们所熟悉的“续航焦虑”。
固态电池这一突破性技术拥有着许多优势。
首先,它的安全性能得到了极大提高。
锂离子电池常常存在过热、爆炸等安全隐患,而固态电池则采用固体电解质,消除了这些风险。
其次,固态电池的效率更高。
在同样的体积下,固态电池能够存储更多的能量,这意味着电动车可以获得更长的续航时间,而不必为了续航而频繁充电。
此外,固态电池还具备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广泛的温度适应性,使得它们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够正常工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固态电池的成本也有望逐渐降低,从而使其能够在市场上与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竞争。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5年,中国固态电池有着30亿元的市场空间,而2023年,则预计有着200亿元人民币。
这足以说明,随着这一技术成熟并逐渐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其市场潜力巨大。
尽管目前起步较慢,但专家们相信,在未来五年内,我国将会非常迅速地实现这项技术的突破,以解决各大车企都迫在眉睫的问题。
燃油车和电车哪个更惨?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各大车企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系列,传统燃油车似乎已经被时代所淘汰。
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中国销量突破267万辆,同比增长了46.8%。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今年新能源汽车的持续热销。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内,仅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就已经达到134万辆,同比增长了40.3%。
更加令人意外的是,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高达50%,其中纯电动汽车数量占据中国整体汽车数量的27%,不到三年时间就翻了倍!
随着受欢迎程度的不断上升,大众对新能源汽车充满期待,而中国更是成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最大的国家。
面对这一趋势,各大车企纷纷紧盯中美市场,将之视为今后最大的“增量市场”。
同时,在这个利好消息下,我国许多乘用车领域的零部件供应商纷纷开始调整业务战略,加速向新能源领域转型。
可见,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愈加明显,传统燃油车作为一成不变的机动车型,其生存空间正受到越来越大的挤压。
然而,对于主流内燃机行业来说,它们又能维持多长时间呢?
根据《2022年年度报告》,截至去年11月底,目前全球共有4937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中国就占了2071万辆,占全球46.8%。
而根据最新数据打算到203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增至5.91亿辆,而其中纯电动汽车数量则有望达到2.81亿辆,这一数字甚至已经超过了一半!
并且按照现阶段中国市场的渗透率来看,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渗透率将达到83.8%,而全球渗透率也将达到33.4%。
令人惊讶的是,尽管人们对新能源汽车有着如此巨大的需求,但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充电桩体系来支持,以满足人们对续航里程增加带来的充电需求。
未来出行方式会变成怎样?随着新一代固态动力源的出现,我国将会诞生新类型共享出行平台,所有人都可以将自己的行驶数据上传到平台,只要让车辆按照系统中的指令运行就好。
这无疑会大大提高城市出行效率。
而且这种自驾驶系统所引发的交通事故发生频率低,还极大降低了人员受伤概率,所以单一驾驶系统聚合在一起拉成网后,有可能会瞬间提高出行效率并降低拥堵水平。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没人再买自己家的车了呢?
共享经济是未来的一种趋势,共享出行也是共享经济的一种应用形式,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出行资源最大化利用并惠及更多人群。
因此,我们无法准确地预测未来人们是否还会像现在一样坚持买车,但一定的是,我们需要适应这种变化并做出相应调整。
同时,新一代固态动力源可能会催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拥有与其匹配的新式充放能设备,以便在十分钟内完成能量补给任务。
当然,还可能会催生新的出行方式和商业模式,如灵活租赁、按需运输等,让出行变得更加个性化和便利化,这无疑将为出行提供更多可能性。
小编觉得另一方面,固态动力源的发展同样也对产业链造成影响和重塑。
首先,对于传统汽车维修而言,许多零部件将被替代或降级,如发动机零件、变速器等,意味着这些零件供应商可能需要调整业务方向,并逐渐进入零部件更新换代过程。
然而,不可避免地,这将导致收入下降,因为这部分零件占整个行业营收比重较高,同时,为非营利组织提供服务也是未来的一大趋势。
最后,我们不能忽视环保问题,未来新存动力源会使社会在节能减排上取得重要成果,但也必然会催生出针对储能基础设施建设与回收等新产业化发展,这也需要我们认真考虑如何平衡社会需求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问题。
各有千秋,反正我是不会买电车
由电价与油价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