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回家了,沟通世界的桥梁还要吗?

足坛吃瓜 2023-03-11 20:12:58

今日,“丫丫”和“乐乐”的进出口许可证申请信息在美国的官网公布。这意味着,“丫丫”和已经死亡的“乐乐”,都将回家了。随即,有媒体探访北京动物园,丫丫回国后将住进妈妈乐乐(在美死亡的乐乐为雄性)原来的家,乐乐原来住的玻璃房子正在改建成露天院子。网友们放心了,但很多人恨不得丫丫能早点回国,早一步脱离“苦海”。还有网友担心美香、添添其他熊猫的遭遇,不停的呼吁,将熊猫都接回来。

甚至,还有网友呼吁,将所有在海外的熊猫都接回来!

01

今年2月,乐乐不幸离世。丫丫则看起来毛发脱落,骨瘦嶙峋。今年4月租借到期的两只大熊猫,一死一病,引发了很多国人质疑美国人是故意虐待咱的国宝。

没能力养就还回来。但有一个问题我百思不解,为何全世界都爱的大熊猫,旅美遭虐待呢?

他们图啥呢?

本着一个媒体人较真的精神,我查阅了相关的报道。

从2年前开始,陆续有华人开始在网上发帖质疑,我国租借给美国孟菲斯动物园的两只熊猫乐乐和丫丫情况很不好。

尽管动物园方面出面解释了,但不论是在美华人还是在华华人,大家基本都选择不相信。

后来,中方的专家们去了美国调查死因,认为乐乐是死于心脏病,丫丫除了因螨虫导致的皮肤病外,各项指标都正常。

中国动物园协会说,孟菲斯动物园每天会给大熊猫人工采摘竹笋,每天提供50至65公斤的竹笋,春天还有额外50公斤。此外,各种熊猫面包、高纤维饼干,以及胡萝卜、苹果、葡萄和甘蔗等等。各种体检、检查也一样不少。

注意,这是由中国专家+美国孟菲斯动物园+华盛顿动物园+亚特兰大动物园联合给出的结论。

02

对于丫丫的现状,孟菲斯动物园曾有过解释,这不是源于它的营养,而是它的家族遗传。

关于丫丫的遗传病,又是另外一个不幸的话题。

根据《北京动物园大熊猫繁殖记录 》,丫丫的母亲乐乐是北京北京动物园第二代人工授精成功的大熊猫。

乐乐母亲共有12个子女,丫丫的姐姐京秀5岁半夭折,哥哥京京9岁半夭折,京刚1岁夭折,京惠10岁半夭折。总体来说,丫丫的兄弟姐妹中,6只0岁以内夭折,最年长的只有10岁半。

乐乐从生下来也患有严重的皮肤病,主要是由螨虫引起。兽医们常用硫磺或者烟叶煮水给她洗澡,但一直没有能治愈。

说回丫丫,它的毛发遗传病问题,其实早已经被发现了。在2003年交接的时候,大家就发现丫丫的毛发与其他熊猫有所不同。

即便如此,乐乐所有后代里,寿命最长的,便是丫丫!

这组数据表示,美国朋友还是比较尽心尽责的:赠送给美国的玲玲和兴兴,分别活了20岁和27岁。租给华盛顿的美香出生于1998年,今年25岁。添添出生于1997年,今年26岁。丫丫今年23岁,乐乐死亡时25岁。

野生大熊猫的寿命一般不会超过20岁,圈养大熊猫一般寿命在20至30岁。

03

在这里,有理由向大家普及一下大熊猫是如何受到美国人喜爱的。

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开启“破冰之旅”,访问中国。

到访第二天,作为“熊猫迷”的尼克松夫人就来到北京动物园观看大熊猫。在访问接近尾声时,周恩来总理在答谢晚宴上突然宣布,把四川宝兴县的大熊猫“玲玲”和“兴兴”作为国礼,送给美国人民,这让尼克松夫妇欣喜不已。

几十天后,当两只熊猫乘坐一架波音707专机跨越太平洋,飞抵华盛顿时,8000多名美国民众冒雨相迎。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迅速俘获了美国群众的青睐,其在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的首秀,更吸引超过2万人观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熊猫展馆的人流量就达到了100万。

这一年,被美国人称为“熊猫年”。

此后,熊猫在西方走红,大熊猫以“亲善大使”的身份被赠送给友好国家。

然而,1982年以后,熊猫生存环境恶化,数量锐减,中国政府不再向外国赠送熊猫。但大熊猫的出国之路并没有因此中断。

1984年,中国提出大熊猫租借方案。

熊猫的租金每年不下一百万美元,旅居海外期间,大熊猫若是异地产子,后代在四岁之前要归还中方,此前每年额外补交60万美金。如果熊猫意外丧生,接收方需赔付一定补偿金,大熊猫尸体也归中国所有。

不仅如此,接收方还要斥巨资建造适合大熊猫的生活环境。

为了建设熊猫馆,孟菲斯动物园斥资1600万美元,专门为了迎接这两只熊猫。

至于食物,孟菲斯动物园专门开辟了60亩竹林,种植了7种竹子。

要说故意虐待丫丫,以及旅美的大熊猫都被虐待,属实难说服我自己。

毕竟,丫丫现在生活的社会资讯相当发达,如果有美国人做出对大熊猫虐待的行为,相关视频定会传到网上。

美国的《防止动物遭受残忍及虐待行为法案》(简称PACT Act)了解一下:将虐待动物列为全国性联邦罪行。任何人涉及辗压、焚烧、溺死、窒息、刺穿或性侵动物,将面临联邦重罪指控,会遭到罚款甚至最高可被判7年徒刑。

这个法案并不是摆设,去年,就有新闻称,美国一女子将4只狗独留车内热死,因虐待动物被捕。

我们没看到有美国人因虐待熊猫被捕的新闻,我们能看到的,是熊猫在国内被泼水、喂甘蔗……等游客不文明行为。

04

熊猫是连接中外民心的见证之一。事实上,这些以熊猫为纽带的民间交流,也为中国与世界的深度融合奠定基础,营造氛围。

美国人冒着大雪来给“泰山”过三岁生日

作为一种有着浓郁中国印记的文化符号,大熊猫的影响力也走出动物园,演变成全球独有的熊猫文化——从熊猫电站到熊猫债券,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项目开始以熊猫命名,世界自然基金会等许多国际组织也使用熊猫作为标志。

图为熊猫兰兰和康康旅日后,当时的排队盛况

同时,以熊猫为原型开发的影视、设计等文化产品层出不穷,得到全世界“熊猫迷”的喜爱。英国广播公司网站还曾作出“大熊猫为中国软实力加分”的判断。这些漂洋过海的大熊猫,已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民心相通的桥梁。

当然,老迈的丫丫回家,在中国文化中也有落叶归根的含义。

只是让人担忧的是,网络上正掀起一股“老外都要害熊猫”,接熊猫回家的声音。网友们想过没有,熊猫回家了,这座桥梁还会在吗?

0 阅读:24

足坛吃瓜

简介:媒体人士,从事媒体行业多年,带你了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