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贵在真诚,重在交心。
但现实中,总有一些人戴着虚伪的面具,表面热情似火,内心却暗藏算计。
如果一个人对你做了以下6件事,就要提高警惕了,最好及时止损,避免被坑!
1、借钱不还,还理直气壮
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借钱,最能看清一个人的人品。
有些人,借钱时低声下气,恨不得把你当祖宗供着;还钱时却推三阻四,甚至玩失踪,把你当仇人一样对待。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道德许可效应”,指的是当一个人做了一件自认为正确的事情后,就会放松对自己的道德要求,更容易做出不道德的行为。
借钱不还的人,往往就是利用了这种心理,认为你借给他钱是理所应当的,甚至还会倒打一耙,说你小气、不讲情面。
所以说,还是离借钱不还的人远一些,避免将来坑你一把大的。
2、负能量爆棚,充满抱怨
有些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喜欢在背后说人坏话,挑拨离间。
他们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你的人际关系。
并且这类人通常充满负能量,总是贬低他人抬高自己。
他们就像“情绪垃圾桶”一样,不断向你倾倒抱怨、牢骚和负面情绪。
遇到问题,抱怨这个、埋怨那个,从来都没检讨过自己的问题,也从来不想去解决问题,张口就是抱怨。
跟这样的人在一起,会把你拉进负面情绪的漩涡。
有句话说的好:“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
浑身充满负能量的人,总会遇到负能量的事,跟他们在一起时间久了,你的气运也会变差。所以,还是离远一些比较好。
3、利用你的善良,得寸进尺
善良是一种美德,但善良也要有底线。
有些人,就像“吸血鬼”一样,不断利用你的善良,得寸进尺,索取无度。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登门槛效应”,指的是当一个人接受了别人一个小要求后,就更容易接受更大的要求。
那些利用你善良的人,往往就是利用了这种心理,一步步突破你的底线,最终让你陷入困境。
小张是个热心肠,总是乐于助人。同事小刘经常找小张帮忙,从最初的帮忙取快递,到后来的帮忙加班、借钱,小张都一一答应。
然而,小刘却越来越得寸进尺,甚至开始对小张指手画脚,让小张苦不堪言。
善良是对的,但没有锋芒的善良就是软弱,当你发现有人利用你的善良,还对你的生活指指点点时,最好远离他。
4、承诺的事情,总是做不到
“轻诺必寡信”,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有些人,喜欢轻易许诺,却从不兑现。
他们的话就像“空头支票”,永远无法兑现。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人往往缺乏责任感和担当,他们习惯于用承诺来敷衍了事,却不愿意付出实际行动。
与这种人交往,你永远无法得到真正的信任和安全感。
你付出的真心与帮助很可能如石沉大海,换来的只有一次次的失望。
所以,信任要给值得信任的人,若朋友三番两次失信于你,你就应该明白什么了。
5、见不得你好,处处打压你
有些人,心胸狭隘,见不得别人好。当你取得成绩时,他们会冷嘲热讽,甚至暗中使绊子,处处打压你。
这其实就是心理学上说的“嫉妒心理”,指的是当别人比自己优秀时,会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那些见不得你好的人,往往就是被嫉妒心理所支配,他们无法接受你比他们优秀的事实,只能通过打压你来获得心理平衡。
真正的朋友会为你的成功而欢呼,为你的进步而高兴。
与见不得你好的人在一起,他们消极的态度会像病毒一样侵蚀你的心灵,阻碍你的成长。
这样的人不把你当朋友,你也没必要把他们当朋友。的
6、对你乱发脾气的人
同事小张有一个朋友,自己心情不好或者跟别人有什么矛盾,就对她爱答不理的,还冲小张发脾气。
自己心情好了,就当作没事发生一样,弄得小张心里很不舒服。
如果朋友是因为遇到了重大挫折、压力过大或者处于特殊的情绪状态下,偶尔对你乱发脾气,可能是他一时难以控制情绪,并非针对你个人。
但如果朋友经常毫无缘由地对你发脾气,把你当作情绪垃圾桶,那可能说明他不太尊重你的感受。
不尊重你感受的人,又怎么会拿你当朋友呢?
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值得我们真心相待,有些人却需要我们保持距离。
如果一个人对你做了以上6件事,就要提高警惕了,及时止损,避免被坑。
记住,你的善良和真诚很珍贵,要留给值得的人!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