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润年最新演讲:喜剧电影创作,离不开三个“深入”

影艺独舌 2024-09-01 20:46:55

(本文为导演董润年在第七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上的演讲)喜剧电影一直是观众最喜欢的电影类型之一,每年电影票房的前几名中,都会有喜剧电影的身影。这些年,我自己亲身参与了一些喜剧电影的创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感受到喜剧创作的一些特点和当下观众对喜剧电影的新要求。在这里我简单地把感受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01喜剧电影不仅仅要搞笑,更要反映观众关心的问题。这些年,每次与同行创作者们相遇,大家说得最多的,都是感叹现在的喜剧创作太难了。现在的观众能在互联网上看到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喜剧电影,还能看到各种各样喜剧类的综艺,更有数以亿记的搞笑短视频,说实话,这么多搞笑内容,很多还都是免费的,已经可以满足观众日常对喜剧的需求了。所以当观众走进电影院欣赏一部喜剧电影,其诉求已经不仅仅是笑了。

以前我们总强调商业类型电影的娱乐产品属性,观众观看电影是一种娱乐需求,也是一种社交需求,是与家人、朋友一起进行的聚会活动的一项。但是随着大家的生活越来越网络化,娱乐得到了充分满足,线下社交活动也在大幅度回缩。有趣的是,在这样的大前提下,电影的社会话题属性反而增加了。这说明现在观众肯离开家,离开手机小屏幕,“千里迢迢”来到影院,决不仅仅是为了哈哈一笑,而是要通过电影作品看到自己在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电影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绪和情怀。这就要求我们喜剧电影的创作,必须要在选题阶段就要关注现实,喜剧的题材要从生活中来,反映观众真正关心的问题,反映这个时代面临的挑战。

这也是观众对一部电影所具有的人民性和时代性的要求。其实这恰恰是喜剧一直最擅长做,也最应该做的。用戏谑的方式,将现实中的现象和问题加以夸张和变形,形变而神准,才更容易让观众接受和理解。02现在观众对喜剧电影笑点的要求越来越高,能让自己笑出来是基本要求,但又希望其不低俗,不套路。在各种质量的喜剧段子已经充斥着我们日常生活的前提下,如何创作出新鲜的不俗套的喜剧桥段,是所有喜剧创作者的艰巨任务。

我觉得解决创作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断地创作,用科学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第一,深入研究喜剧的创作原理,从基本原理上科学理性地分析喜剧的结构和构成。我们以前的喜剧创作比较注重实践,很多喜剧方法是创作者在线下的实际表演中亲身总结出来的。但现在的喜剧电影创作者,不一定有过去那样的实践机会。而许多年轻创作者,仅仅是根据自己喜欢看哪些喜剧片,就比较单纯地依靠自己的本能进行创作了。我觉得放在当下的创作环境里,这是远远不够的。在自己不是喜剧表演者的前提下,从创作理论研究入手,理论结合实践,我觉得是一条可行的创作路径。

现在国内外研究喜剧创作原理的专业书籍、纪录片已经非常多了,这里面有很多的真知灼见,再结合以往的喜剧作品,两相对比印证,能在很大程度上拓展我们对喜剧的认知,帮助我们的创作。第二是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群众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包袱和段子,是最鲜活最有生命力的。这就要求我们创作者还是必须深入生活,多采访,多调研,多记录,把平时觉得好笑有趣的内容记下来,举一反三,灵活地运用。

第三是深入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观众的文化自信程度越来越高,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也越来越强。创作者也一样,有必要科学地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从中国传统的戏曲、相声、曲艺作品中,能学到大量的对喜剧结构、段落、抖包袱方式的运用,这些也是经过了数百年的实践,很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的一些喜剧呈现方式。

传统京剧《凤还巢》《拾玉镯》对错位喜剧桥段的运用,曲艺中双簧的形式感,快板、快书中对仗语言对喜剧的呈现作用,传统相声《扒马褂》《连升三级》等作品中对喜剧结构的独特创造,这些都是让人常看常新,每次重温都能从中学到很多的。以上只举出了很少的例子,当然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根本不限于喜剧。历史发展是螺旋上升的,艺术创作也是一样,有时候需要我们回到起点,重新审视我们的目标和路径。创新不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我们需要知道我们拥有什么,才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内容。喜剧创作非常艰难,不管前一部作品成功还是失败,每一次创作都是新的起点,需要我们在创新的路上再次出发。【文/董润年】

0 阅读:0

影艺独舌

简介:关于影像和艺人最恰如其分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