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的故事告诉我们,想要在古代靠读书翻身,不仅需要超人的才华,还需要一些运气,更重要的是要学会顺着上面的意思来。
他们想看什么,考试就写什么,这样才能得高分。
如果不这么做会怎么样呢?那就会像下面这位老兄一样,一辈子参加了十次科举,到头来还是不中……
参加科举唐朝末年的一位仁兄,在科举这件事上花了快二十年的时间,参加了十次科举,但是每一次都被劝退,这位仁兄便是晚唐“三罗”之一的罗隐。
罗隐这个人一生十分传奇,他曾登上顶峰,也曾跌落峡谷,最终大彻大悟,在歌声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年轻时的罗隐并不叫这个名字,因为当时的他还是一个热血沸腾的少年。那时的他名叫罗横,一听就知道这个人很“强横”。
而二十岁之前,罗隐是一个学生,他到处求学拜师,遇到了很多人,也见到了许多事,这让他对当时的朝廷产生了质疑。
他在见识过人间疾苦之后不禁有些疑惑,现在的官员都怎么了?
弱冠之年的他开始研究时事,开始针砭时弊,但是他只是一个无名小卒,谁会听他的话呢?
哪怕他将文章写得再好,观点再中肯,也没有人愿意听一个毛头小子的话。
但是这样的人也不止他一个,像这样的才子还有很多,他们每天聚在一起,看着逐渐凋零的大唐王朝,也只能说几句不中听的话。
而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去参加科举,靠自己的才华改变自己的地位,只有地位高的人才能说出能改变现状的话。
公元859年,二十五岁的罗隐带着期望前往了江西南康,在那里参加了乡试,并且成功考中了举人。
考中了举人的罗隐终于有了一点话语权,但是并不多。以罗隐的才华,考中一个举人还是很简单的。他的文章铿锵有力,观点深刻而现实,令考官都深表认同。
但是这位考官的喜欢,可不代表京城那些大官的认可,地位越是高,越是听不得那些尖锐的声音,哪怕这些声音是为了他们好。
哪位皇帝不知道“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但是这些皇帝中又有几位皇帝做到了开言纳谏?
就在当年年底,罗隐便要前往长安参加会试。在前往长安的路上,罗隐路过江陵时停了下来,去拜见了一位退休的宰相白敏中。
这位白敏中也不是一般人,他是白居易的表弟,由于从小没了父亲,他便一直跟在了白居易身边。白居易老了之后,又被人推荐接替了白居易的位置。
而且白敏中深受唐懿宗的喜爱,唐懿宗登基的时候,白敏中已经是古稀之年,但是这位皇帝却坚持让白敏中担任自己身边的宰相,白敏中只好答应。
但是年迈的白敏中在上朝时,最苦恼的事就是上台阶,每天上下台阶把他累得够呛。
有一天白敏中在上台阶时失误了,在台阶上摔倒之后滚了下来,幸好高度不是很高,只是把腿摔断了。
如果高度再高一些,那这位宰相可能就要成为唯一一个上朝时摔死的宰相了。
按理来说,白敏中这么老了,还受了这么重的伤,于情于理皇帝都不应该再留他了,该安排退休了。
但是唐懿宗却始终不肯让他离开,白敏中以及他的朋友多次上书求情,唐懿宗就是不同意,哪怕白敏中只能是每天在家养病,唐懿宗也绝对不让他卸任,足见白敏中的能力之强。
罗隐在拜见了这位白敏中宰相之后,希望从他那里得到一些启发,但是白敏中并没有说什么。
白敏中在看过罗隐的文章之后,大加赞赏,称罗隐的文章在当时无人能比。但是当罗隐问及该如何参加科举会试时,这位老宰相却让罗隐回家,不要去考试。
这令满怀希望的罗隐顿时有些蒙圈,但是白敏中说完这些之后便去歇着了,并没有说明理由。他为什么不想让罗隐去考试?
十举不中其实想一想就能明白,白敏中身为宰相,对于朝廷的事肯定是一清二楚,现在的科举是个什么状况,他心知肚明。
但是他只能提醒,却不能明说。他不知道自己身边有没有皇帝的探子,也不知道面前的这个人是不是政敌的学生。
如果唐朝末年的科举真的那么好考中的话,也就没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故事了,黄巢考中之后他还会造反吗?那必然是不会的。
其实罗隐就相当于是另一条路上的黄巢,只不过此时的罗隐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不久之后,罗隐来到长安参加了科举,但是结果可想而知,那自然是没有考中。
在之后的日子里,罗隐一边游山玩水一边寻师访友,有机会考试便返回长安。
从公元859年到公元878年,罗隐一共参加了十次会试考试,但是全都不中。
罗隐其实也想过办法,他花了一些钱财,希望得知自己的文章到底有什么缺陷,但是他得到的原因却令人心绪难平。
据考场的小吏说,罗隐的文章确实到了主考官手里,但是主考官却认为罗隐的文章是狂妄自大之言,直接将他刷掉了。
这样的结果让罗隐一时之间难以接受,但是他也没有就此沉沦,一直到他五十三岁这一年,他才放弃了考试。
他也是真的累了,从一个青春少年到一个半百老人,罗隐将一生中最好的时光用来考试,但是得到的结果却是这样的,这任谁也难以接受。
当初罗隐尝试依附于那些高官,便写了一首诗给当时的宰相郑畋。
这个郑畋有个女儿,而且还是个才女。这位才女看到了罗隐的文章之后,非常钦佩他的文采,每天都要念诵他的诗句。
随后这位才女便建议父亲邀请他到府上聊一聊,她想亲眼见见这位才子。
罗隐得知郑畋邀请自己,便直接去了宰相府上,郑罗两人在交谈时,郑畋的女儿躲在屏风偷看,但是她只看了一眼就走了。
因为罗隐长得实在是有点难以言表,令这位才女也难以接受,从此之后,这位才女便再也不念诵罗隐的诗了。
在经历了这么多之后,罗隐也已经看淡了,他可不能把这一辈子就浪费在这件事上,于是他放弃了科举,返回家乡隐居起来。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将自己名字中的“横”字改为了“隐”字,这也代表了一种心态上的转变。
回到家乡的罗隐还为自己写了一首《自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其中的这一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时至今日依然有名,而且还被不少年轻人当作了人生格言。
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罗隐还在与老朋友罗衮一起唱和,他们依然在歌颂那个已经逝去的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