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爆发十多天,截至10月23日,也仅仅有两批人道主义物资通过拉法口岸,经由埃及运抵加沙地带,一共37辆卡车。然而这根本就是杯水车薪,被困在加沙地带足足有几百万人,这些无辜的民众不仅流离失所,而且严重缺乏基本生活必需品。但是大量救灾车辆,包括中国援助的人道主义物资被堵在埃及一侧,进不去加沙地带。毫无疑问加沙地带已经是一座“围城”,被牺牲的是其中无辜的民众。
反观埃及和以色列这边,以色列表示在冲突中误伤了埃及军事哨所,道了个歉后,埃及也欣然接受了。现在以色列和埃及像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并且埃及迟迟不愿意将拉法口岸持续开放,和以色列给的压力关系很大,那么这两个昔日的死对头是怎么抛开矛盾谈共识的,巴勒斯坦的老大哥埃及,现在又为什么如此“冷漠”呢?
(新华网报道截图)
加沙地带人口总数约为200万人,但面积仅为365平方公里,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自从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以来,许多巴勒斯坦难民和他们的后代被迫迁移到加沙地带,并且长期的冲突导致加沙地带的经济发展严重受限,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包括住房,学校和医疗设施等。可以说,加沙地带变成今天这般模样,和以色列关系很大。
然而这次巴以冲突再次爆发后,加沙地带很快就成了一座“围城”,因为以色列认为哈马斯的武装力量就隐藏在加沙地带,要想对哈马斯进行彻底地打击,第一步就是将加沙地带围起来,想要来一招瓮中捉鳖。可是这对于巴勒斯坦地区加沙地带的无辜百姓们,就是灭顶之灾。从冲突爆发至今,首批人道主义物资才由拉法口岸运抵,其中有44000瓶饮用水,可是这仅仅够大约22000人饮用一天,也就是说,加沙地带中,10个人里有9个人都将面临没干净的饮用水喝的局面。
(拉法口岸是加沙地带民众的“生命线”)
根据联合国此前的统计数据,为了满足加沙地带的实际需求,每天至少需要100辆卡车的援助物资运入加沙,但是在本轮冲突爆发前,实际上每天都有超过400辆运送援助物资的卡车进入加沙地带。然而这次冲突爆发后,口岸就被紧急关闭了,并且到目前为止,也只有37辆运送人道主义物资的卡车进入加沙地带。并且大量其他国家的人道主义物资都被堵在了拉法口岸的埃及一侧,而中国在巴以冲突爆发后,就立刻开始了对巴勒斯坦地区的人道主义援助,可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人道主义物资的车辆,都没能进入加沙地带。
而这次的37辆卡车里,除了联合国机构的车辆进去了一些,还有就是埃及红新月会的一些物资能够进入,其他的车辆一律通通被拦在了外面。
对此,以色列军方却表现得丝毫不关心,反而还说运进加沙地带的这批物资仅限于供应加沙南部,且不得包括燃料,以色列不允许燃料进入加沙地带。而哈马斯则称,这些物资无法改变加沙地带面临的人道主义灾难,应建立一个全天候运作的安全走廊来满足人道主义物资的运送。
(以色列坦克误伤了埃及军事哨所)
但是埃及并没有听从哈马斯的建议,反而在做法上非常配合以色列,除了联合国和埃及的物资,其他国家的人道主义物资现在似乎都“信不过”,“宁可错杀三千,也绝不放过一个”,在以色列这样的压力之下,埃及似乎没能顶住。
但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前,埃及和以色列也是水火不容的。在以色列被联合国许可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后,几乎是第一时间,埃及就领导了多个阿拉伯国家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此后的几十年里,以色列和埃及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战争和冷战状态。直到1978年,经过美国的斡旋,埃及和以色列签署了《戴维营合约》,埃及收回西奈半岛,埃以正式宣布结束战争状态,建立外交关系。这使得埃及成为第一个承认以色列并与其建交的阿拉伯国家。然而,这一决定在阿拉伯世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导致埃及被阿拉伯联盟暂时开除。当时达成埃以《戴维营合约》协议的埃及总统萨达特因为选择与以色列和解,所以引起了埃及国内一些激进派的不满,随后遭到激进派的暗杀。
(美国总统卡特斡旋埃及和以色列和解)
但是这次巴以冲突再次爆发后,埃及却非常配合以色列。毫无疑问,以色列已经杀红了眼,完全不管不顾,加沙最悠久的一所东正教教堂,也遭到以军轰炸,近20人死亡。以军发表声明说,教堂不是袭击目标,但以军袭击造成的任何损害,都是附带损失,不是以军行动预期后果。也就是说,以军的道歉丝毫没有诚意,甚至都不承认是误炸,而是附带损失。
反观以色列一辆坦克击中加沙地带的凯雷姆沙洛姆口岸附近的埃及军事哨所后,以军表示歉意,并要开启调查。而埃及方面则表示以军坦克发射炮弹的碎片造成多名埃及边防军人受轻伤,但并没有将问题扩大化,可以说,现在埃及和以色列似乎站在了一起,堪称是周瑜打黄盖。
而以色列这次到底是不是误炸,其实也不一定,这次也可能是以色列的试探,如果埃及被打了,并没有想要介入这次的冲突,反而还是严格控制拉法口岸,那么以色列就可以放开手段对付哈马斯,并且以后可能还会将势力范围重新扩张到西奈半岛,而众所周知,世界上最肥的流油的苏伊士运河,就在此处。
(美军航母曾通过苏伊士运河)
在这样复杂的地域政治背后,遭受痛苦的永远是无辜的民众。而巴以冲突也一再警示着,世界各国应该尽快寻求有效解决方案,以结束这看似无尽的暴力纠纷。只有和平才是真正的出路,但这个过程中缺少的,正是各国政府之间的互信和合作。即便在冲突的最高潮,人道主义援助依然不应该被阻断。最后希望那些受到战争影响的无辜百姓,早日迎来和平生活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