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造就了岩茶独特的“岩韵”,
其中,历经岁月沉淀的老茶独有一种陈香,
滋味尤为醇厚。
一条曾探访国家一级评茶师修明,
她自1979年以来深耕武夷茶行业40余年,
作为岩茶资深审评专家,
在各大茶叶大赛中担任专业评委。
武夷山植被茂密、雨量充沛,适合岩茶生长
谈起武夷山的茶文化,修明老师告诉我们:“老茶”正在回潮。“前一段时间,我们武夷山当地炒的那些概念茶太多了,把老茶忽略了一点。现在回过头来再喝陈年武夷岩茶,确实能感受到它里面的独特风味。”
武夷岩茶之所以品质好,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优越的自然环境。
武夷山周围是武夷山景区(现称为国家公园),这里植被茂密、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适合茶叶种植。
丹霞地貌的土壤,造就了岩茶独特的“岩韵”,也就是“岩骨花香”。“岩骨”,是土壤带来的特殊滋味,“花香”,是制作过程中产生的香气。总体来说,岩茶香气幽而清远,茶汤到口腔中润滑,回甘明显持久,有“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之说,滋味可以概括为“活、甘、清、香”。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内空气湿度大,造就茶叶馥郁香气历史上按照产地,把武夷岩茶分为正岩茶、半岩茶和洲茶。现在是用茶园归类,可分为岩茶区、正岩区和核心区。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70平方公里内的为正岩区,这里多岩壁和坑涧,空气湿度大,有许多处在峡谷间的微域气候,茶叶香气馥郁悠长,滋味醇厚,甘爽润滑,岩韵明显。在正岩山场中,最核心的是“三坑两涧”:“三坑”是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两涧”是流香涧、悟源涧,植被状态和遮阴条件较好,土壤通透性能好,茶叶岩韵更明显。
不同品种的岩茶有各自的特点。大红袍香气悠而清远或锐而浓长;水仙香气鲜锐,有兰香兰韵为佳;肉桂馥郁,带有桂皮和熟果的味道。
岩茶制作工艺包括十数个步骤
造就武夷岩茶优异品质的另一个先决条件,是精湛的制作工艺。
岩茶的制作工艺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个过程包括采青、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毛茶、拣剔、筛分、归堆、炖火、封装等十几个步骤。其中比较关键的是做青和炖火。
做青一般要8-12小时,摇动青叶让其叶绿细胞受损伤,开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绿叶红镶边的品质特点。每摇一次,它的香气就会发生变化。从清臭味,到清香、花香、果香、甜果香、熟果香。
炖火环节,目的是除去初制茶的生青味道,并进行进一步熟化,形成岩茶的醇厚滋味。这一步结束后,把茶叶存放起来自然陈化,长期下来就会形成陈茶。
好的老岩茶,茶汤透亮
武夷陈茶的独特风味,来自时间的积累与岁月的沉淀。
武夷岩茶是半发酵茶,在合理的储存与自然陈化下,茶叶中的内含物经氧化分解,在某一时间内会出现酸味,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酸味会逐渐降低,甚至消失。
修明老师介绍,按照贮藏时间,武夷陈茶分为“陈岩茶”和“老岩茶”。4-7年的叫初期陈岩茶,口感上有点酸梅的味道。10-15年的叫中期陈岩茶,酸味慢慢降低,口感更醇和。
只有21年以上的才叫老岩茶,变得更加润滑、甘甜。三四十年以上的岩茶,甚至带着一种人参的香味,也会有一些促进消化、抗氧化、抑制尿酸的功效。
武夷山民间也有流传已久的说法:“陈三年是药,陈十年是灵丹妙药,陈二十年以上是宝。”年份越久的陈年武夷岩茶,一般价格更贵,修明老师接触到的年份最长的岩茶有40年之久。
老岩茶贮藏条件:避光、保持空气流通、温度和湿度不能太高
同时,她也指出一个常见的误区:“武夷老岩茶并非越老越好,中焙火的茶叶才更适合长期存放。”
陈年武夷岩茶,根据当年原料的焙火轻重和贮存年限长短,有不同的风味特征:焙火较轻的,会转化为青草香,随后是酸梅味、仙草蜜香,口味基本变化不大。焙火较足的茶或中焙火的茶,随着时间流逝,它会产生似药香、老木质香、参香、参药香的变化,口感和品质会越来越好。
老岩茶的贮藏条件也有严格讲究。光线不能直射;温度不能太高;为了茶叶氧化,需要保持空气流通;湿度保持在50%以下,茶叶含水量不能超过7%,一旦超过12%,茶叶就开始霉变,如果湿度太高了,茶叶就需要定期低温烘焙一下。
武夷老岩茶外形为条形
关于如何判断老岩茶的好坏,修明老师清晰地整理出几个步骤:首先是看岩茶的外形,茶叶是有点扭曲的条形。随着时间的推移,色泽会变成灰褐色,没有新鲜茶那种油润的光泽。
其次,是香气。好的岩茶冲泡了后,陈香很明显。如果是不好的茶,开水一冲下去,则会出来刺鼻的霉味。
而好岩茶的茶汤,看上去会有点暗,但还是会透亮。喝到嘴里,好的岩茶润滑、甘甜,而不好的茶就会有“麻舌”之感。
用盖杯或紫砂壶冲泡老岩茶
冲泡老岩茶,可以用盖杯或者紫砂壶。
“我自己一般用盖杯,一次放9克。第一泡快速出水,不喝,叫润茶(也叫醒茶)。第二泡用20秒左右时间坐杯后出水。”修明老师介绍道。
而在北方,很多人不习惯用盖杯,可以用紫砂壶泡,大概放1/3的茶叶,也需要先醒茶再泡。
优质的老岩茶冲泡后叶底舒展
冲泡后的茶,叶底大部分会舒展。这种能泡得开且仍有活性的茶,内含物质还会转化,品质价值会随岁月流转不断提升。不好的茶就会化成渣,黑黢黢的。
“没有经验的人确实很难辨别。”修明老师提到,自己去年也参加过两场茶叶赛事,“有一部分茶是非常好的,另一部分茶可能因为储存环境不好,就产生了很奇怪的霉味。”
新茶清爽,老茶则讲究陈香陈韵
一条自创茶品牌“松前茶室”和武夷山具备老茶储藏条件的供应商合作,为大家找到了一批储藏干净的老岩茶。
在武夷山“三坑两涧”中,慧苑坑坐落于最北端。和其它山场比,慧苑的山场足够“正”,当地土壤含风化岩碎屑足够多,产出来成品岩韵足够凸显,韵味刚劲。
慧苑坑所产最出色的岩茶,名叫慧苑水仙。慧苑水仙的特点是明显的丛味中带着兰花香气,茶汤绵稠顺滑香甜。
品慧苑水仙,在进入咽喉的片刻,能够感觉到喉部和舌苔是凉凉的;在细啜之下,因其内含物丰富,能感觉到有轻微的粗口与涩感,似糯香,似棕香,似兰花香,沧桑而醇厚。
慧苑坑产出的另一名茶,是武夷岩茶四大名丛之一,铁罗汉。这一名茶从元明以来就成为历代皇室贡品。
由于铁罗汉树长在岩石间,铁罗汉的成份及滋味有别于其它茶种,最突出的特点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或带有果香味,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
在采制技术上,铁罗汉相较其它岩茶也更加精细。每年春天,采摘3-4叶开面新梢,经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而制成。
陈年铁罗汉岩茶还具有独特药香及药用功效,颇受茶友青睐,近几年来,铁罗汉价格也在逐年上升。
新茶清爽,老茶讲究的则是陈香陈韵。老茶客们对老茶常常情有独钟,如今也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爱上老茶,学会泡老茶、品老茶,领略其中的醇厚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