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8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因中风去世,享年87岁。她被称为“铁娘子”,一生的政治生涯充满了极端的争议。尽管她的葬礼上,英国女王出席并表达哀悼,但在许多地方,民众却在街头庆祝,喊着“悍妇死了”。
作为英国历史上首位女首相,撒切尔夫人推动了一系列深刻的经济改革,虽然帮助英国走出了经济困境,她的铁腕手段和冷酷决策让无数人愤怒不已。那么,这位被奉为英雄的政治巨人,究竟是国家的拯救者,还是社会的破坏者?她的改革究竟带来了什么样的深远影响?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1925年,撒切尔夫人出生,当时她的父亲并没有在大官位上有所建树,他只是家乡小镇的镇议员、财政委员会主席和参事,甚至在1945至1946年间担任过镇长,但他为女儿灌输了政治意识和责任感。
在她的记忆里父亲总是鼓励她要有独立的思想,不随波逐流,要敢于做出决策并承担后果。这些话语和榜样在她的心中深深扎根。作为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撒切尔夫人在牛津大学度过了她的青春时光。
虽然她起初选择了化学作为自己的专业,但在大学期间,这位气质非凡、魅力四射的年轻女性,却逐渐被政治吸引。她加入了牛津大学的保守党学生协会,并且凭借卓越的领导才能,很快成为了协会的主席。撒切尔夫人曾兴奋地向人们分享,政治早已深深融入了她的血液,她在牛津时就开始感受到从政的激情,那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仿佛注定要走上这条路。
大学毕业后撒切尔夫人并未满足于安逸的家庭生活。结婚并生育了两个孩子后,她并没有选择成为一位传统的家庭主妇,而是更加坚定了从政的决心。为了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她决定考取法律学位,为自己日后在政坛的步伐打下更加稳固的基础。尽管怀孕临产,她依旧坚持夜以继日地准备法律考试。
最终在分娩前,她顺利通过考试,成功获得了律师公会的讼务律师资格。当她拿到律师资格的同时,她又迎来了双胞胎的降生,撒切尔夫人欢欣鼓舞,这一刻的喜悦几乎让她无法抑制。此时的她正处在人生的巅峰,事业与家庭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1964年,保守党党魁选举成为了撒切尔政治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凭借她敏锐的政治嗅觉和扎实的策略思考,撒切尔成功预测了当时党内权力斗争的走向。在选举中,她选择了支持艾德华·希思,并且这一选择为她日后在政治上的进步奠定了基础。希思当选后,撒切尔迅速跻身财政班底,成为新一届政府中的一员。
那时英国的政治格局由保守党与工党主导,而两党之间的激烈竞争几乎决定了国家的每一步发展。在议会的辩论中,撒切尔表现得极为激烈,她以尖锐的言辞猛烈抨击工党的新税制,指责工党政府“过于依赖国家干预”,并且步步逼近共产主义的道路。1967年撒切尔成功进入保守党的影子内阁,成为影子财政大臣,而这一切不过是她迈向党魁之路的一部分。
1970年,撒切尔被任命为教育与科学大臣。这个职位看似平凡,但却成为她政治生涯中的一次重要试炼。在她上任后的第一个月,撒切尔就做出了一项备受争议的决定:取消英国学校的免费牛奶政策。
她的这一举措虽然节省了大约800英镑的预算,但这对于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打击。在撒切尔看来,削减开支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分配资源,而教育开支是她眼中的第一目标。
此举引发了大规模的抗议和示威,尤其是来自教育界和家长群体的强烈反对。英国《太阳报》更是对撒切尔展开猛烈抨击,直接称她为“牛奶掠夺者”,讽刺她为了削减教育开支而对孩子们的福利进行“冷血”剥夺。
撒切尔面对这些压力,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立场。她坚信,减少福利开支是为了实现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她坚持在下议院三次提出这项改革,最终以铁腕手段将其执行。
1970年,45岁的撒切尔夫人凭借不懈的努力,终于进入英国政府,担任了一个部长职位。在此之后她的政治生涯进入了新的阶段。虽然面临激烈的党内竞争,但她的才智与胆略逐渐赢得了党内的认可。1975年经过一场充满戏剧性的党内选举,她成功击败对手,成为保守党党魁,迈出了迈向首相的关键一步。
撒切尔夫人上台时,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剧变,日本和韩国凭借着低廉的劳动力和高效的生产模式,迅速崛起,抢占了大量国际市场。而与此同时欧美国家却因为中东国家的石油禁运,遭遇了严重的经济滞胀。
石油价格飞涨,造成了企业成本大幅上涨,工业生产停滞不前,经济增长疲软。在这种背景下亚洲的廉价劳动力成为了欧美国家,大量低成本的亚洲商品涌入国际市场,侵蚀了英国传统工业的市场份额。
曾经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的英国制造业,逐渐沦为“夕阳产业”。上世纪80年代初,英国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当时国家的债务突破了1000亿英镑的大关。借贷成了各届政府应对困境的常态,英国经济已经陷入了恶性循环。
对于撒切尔夫人来说,这样的局面是不可接受的。作为一位从平民阶层走出的女性政治家,撒切尔深知依赖福利的社会状态将无法带来国家的长远发展。在她的眼中,过度依赖政府救济的现象无疑是懒惰和不思进取的表现。撒切尔而言,政府的职责不应是无限制的福利支出,而是激励民众自立自强。
1984年她在一次演讲中明确表示,英国必须结束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她呼吁将“给我”转变为“我能做”,将“坐享其成”改为“行动起来”。撒切尔传达了这种理念,也付诸了实际行动。
尽管撒切尔提出的改革远见卓识,很多英国人似乎对她的政治理念并不完全理解。社会上还有普遍的观念认为,女性天生应该更多照顾家庭,充当温柔和关怀的角色。这种固有偏见也影响了许多人对撒切尔的认知。
在这种观念的驱动下,虽然撒切尔凭借其强势的政治领导力成功登上了唐宁街10号,但她的实际改革措施却令许多期待她会表现出更多“母性关怀”的选民大感失望。当她开始削减福利、改革社会福利体系,许多曾支持她的普通民众,尤其是低收入和工人阶层,感觉被背叛了。
撒切尔的改革在她看来是必不可少的。她认为,只有通过限制福利开支,才能让国家摆脱债务危机,进而重振经济。她的这些改革措施虽然使英国经济逐渐回暖,但也让低收入群体承受了巨大的社会压力。撒切尔的冷酷和坚定,使她成为了许多贫困家庭心中的“敌人”。
很多英国人,尤其是失业率高企的工人阶级,始终对她心存怨恨。这种社会两极化的局面,最终成为撒切尔改革遗产中的一大矛盾。而撒切尔本人虽然坚定地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国家复兴的必要之举,却未曾意识到,这些变革背后留下的深刻社会裂痕,已经让她的政治声誉在一些人心中永远无法修复。
2003年,撒切尔夫人在《卫报》评选的“你最痛恨的100个英国人”中名列第二,与她一生的荣耀和非凡成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为痛心的是撒切尔夫人的挚爱丈夫丹尼斯在同年的六月因为心脏病发作离世。丹尼斯的去世,犹如一个重要支柱的崩塌,让撒切尔的晚年生活更加孤寂与沉重。
按照常理,作为一个已经年迈的母亲,撒切尔的两个孩子——马克和卡罗尔,本应该在这个困难时刻陪伴她,给予她慰藉和关爱。然而事与愿违,撒切尔的儿女似乎对她的事业和她所作出的家庭牺牲充满了深深的怨恨,尤其是卡罗尔。卡罗尔曾对她的前男友乔纳森·艾特透露过一个心声:“我对母亲的政治事业是有敬意的,但作为母亲,她在家庭中的角色让我很难接受。
有一次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卡罗尔毫不客气地当着母亲的面直言:“你是伟大的首相,但你也是一个糟糕的母亲。” 这句话对于一位一生以成功为荣、以事业为重的女人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撒切尔那一刻或许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情绪波动,但这句话显然深深刺痛了她的内心——她的孩子既没有理解她的付出,也无法宽容她为了国家和政治事业做出的种种妥协。
时间过去了几年,卡罗尔和撒切尔在谈到母亲刚刚当上保守党党魁的那一晚时,撒切尔曾动情地说过:“我多想再当一回保守党领袖啊!” 卡罗尔写在回忆录《金鱼缸里游个不停》中的一段话充满了讽刺:“没有人能将政治从一个政治家的脑海中抹去。” 卡罗尔对母亲执着政治的方式颇为无奈,也让人感受到她对母亲的失望和疏远。
相比卡罗尔的冷漠,撒切尔的儿子马克则以另一种方式让母亲心寒。年轻时的马克,以桀骜不驯的个性著称,尤其在学校里,他经常仗着母亲的威势,成为一个典型的“麻烦制造者”。而长大后的马克,依旧不拘小节,无所畏惧。他的行为常常令撒切尔感到羞愧和无奈。
2004年3月,马克在赤道几内亚因涉嫌煽动政变而被国际刑警通缉,撒切尔为了儿子出面,甚至拖着虚弱的身体赴南非为其支付罚款,试图平息这场风波。但事态并未因此平息,2006年,马克再次陷入法律纠纷,被判刑入狱。此时撒切尔已无法用她曾经在政治领域的权威来保护儿子,她只能作为一个普通母亲,心力交瘁地看着儿子自食其果。
2013年,撒切尔夫人的丈夫去世,之后她一个人度过了漫长的十年寂寞时光,直至最终在87岁时默然离世。她的生活早已步入孤独的终章,而她的孩子们——女儿卡萝尔与儿子马克,也未曾展现出应有的亲情。尽管他们最终出席了母亲的葬礼,却早已没有多少情感波动可言。
从某种程度上说,撒切尔夫人确实在政治领域实现了她的抱负,她的影响力和改革措施永载史册。但她心底的空缺,未曾被填补——她的子女无法原谅她的冷漠和对家庭的忽视,而她,也终究未能原谅自己。最终撒切尔夫人在权力的巅峰与家庭的裂痕之间找不到平衡,这样的内心困境,注定使她在死后无法得到应有的救赎。她的一生,虽然辉煌,却始终带着未解的遗憾和沉痛的孤独。
参考资料:
《二战后,大英帝国怎么了?》澎湃新闻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697786
《爱恨撒切尔:推进改革,解决高通胀》新京报
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3/0414/c70846-21129319.html
《真实的撒切尔夫人:出生于杂货铺,一生充满争议》新华网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3-04/09/c_124555357.htm
《他们为什么恨撒切尔》新京报
http://world.people.com.cn/n/2013/0414/c1002-21127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