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吹响决胜号角,对美发出最后通牒,台阶已给,就看特朗普能不能接得住!​

万视观察 2025-04-15 17:23:05

据新京报报道,在近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表示,当前,我国出口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但是“天塌不下来”。同时,中国内需市场广阔,是重要的大后方。一季度,我国出口规模突破6万亿元,实现6.9%的较快增长,在压力下展现了较强韧性。从国际市场的需求来看,一季度,我国对亚洲、非洲出口分别增长7.8%、12.5%,增速均高于整体。欧盟和英国的消费支出环比增加,消费者信心指数相对稳定,推动了欧盟和英国对我产品的需求。

从国内产业创新看,中国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动能强劲。例如,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连续四年保持增长势头,一季度继续增长10.8%;专用装备出口连续九年增长,一季度增长16.2%。我国的新能源产品继续在全球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季度,风力发电机组、锂电池、电动汽车等出口分别增长43.2%、18.8%和8.2%。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在美国政府滥施关税的干扰和冲击下,中美双边贸易仍保持增长,进出口规模1.11万亿元,增长4%。

特朗普(资料图)

针对美方所谓“对等关税”,海关总署直接定性为“典型的关税霸凌”,强调其严重违反WTO规则,冲击全球贸易秩序。但中国不会被动挨打:一方面已采取必要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另一方面联合国际社会共同捍卫多边贸易体制。正如发言人吕大良所言:“中国有广阔内需市场作为‘大后方’,更有多元化市场布局托底,外部压力再大,天也塌不下来!”美国的单边主义不仅让全球供应链“受伤”,更让自己企业失去中国市场红利。

此前,美国宣布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所谓“对等关税”。很难说特朗普此举究竟是为了什么,是因为承受不起本国消费者以及高科技公司的巨大压力?还是在释放开始“立场松动”的信号?但受消息提振,苹果公司股价夜盘曾一度上涨6.5%。然而,仅仅过了一天,特朗普和他的贸易团队高级成员却又对外发布了相反的消息,又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其关税高度不确定的困惑。其实,无论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如何来回“漂移”,目的只有一个。

外贸关税(资料图)

对于被扰乱的全球供应链和“制造业回流”问题,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系教授马克·维特(Mark Witte)向澎湃新闻坦言,制造业工作岗位的减少是由于生产率的提高。美国仍然是制成品生产大国,只是由于制成品行业的高生产率,就业相对较低。长远来看,全球供应链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大多数人会变得更穷,“解决整体贸易失衡的最佳办法是通过税收政策减少政府借款。关税对制造业的影响很小。”

如果一个国家希望通过提高关税来推动本国生产,这并不容易。你可以提高关税,但无法立刻让工厂在国内启动生产。首先是因为本国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从国外采购的原料;其次,全球化已经使得商品本身也变得全球化,不是说提高了关税就能开始生产那些原本不生产的产品。美国的关税政策极其不利是因为它所期望的好处根本无法实现。美国的关税措施将推高价格,既损害了美国消费者的利益,还会给他国和世界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美国(资料图)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近日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由于特朗普政府正在实施的关税措施,美国目前可能正朝着经济衰退的方向发展,可能导致约200万美国人失业,每个家庭将面临至少5000美元的收入损失。萨默斯表示,特朗普的关税计划将在未来几周面临“非常重要的选择”。

1 阅读:4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