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一个靠举债度日的“超级大国”美国,却拥有全球最庞大的航母舰队!
37万亿美元的债务压顶,他们又是如何支撑起这11艘“海上巨兽”的?

美国的军力全球第一,但国债也高得吓人,到2025年初,37万亿美元的国债,早已压过了不到30万亿的GDP,就算把家底全卖了也还不清。
可即使这样,太平洋上还游弋着11艘核动力航母,个个都是烧钱的无底洞,那么这钱,到底从哪儿来?难道真有什么“秘密武器”?其实还是美元在支撑。

美元这张“全球通行证”,让美国能在世界市场上畅行无阻,甚至有点“横行霸道”的意思,而这一切得从布雷顿森林体系散伙说起。
美元搭上了石油这艘大船,从此开启了霸权之路,谁都要用石油,谁就得储备美元,因此美国等于有了一台可以向全世界“收费”的印钞机。

缺钱了就多印点,想“剪羊毛”就调调利率,降息,放水,刺激自家经济,加息,抽水,吸引全球资金回流,顺便抑制通胀,发行国债更是家常便饭,风险家一起扛。
由于美元的特殊地位,各国央行、金融机构甚至个人,都把美债看作“避风港”,抢着买,这不就等于变相给美国送钱吗?

美国拿着这些钱,一部分流进国内,刺激消费投资,另一部分,就用来支付政府开销,包括养活那11艘航母的巨额账单,所以说,美国的航母舰队,某种程度上,是全世界投资者“供养”起来的。
不只为打仗,更为美元站台美国的航母可不只是摆设,它们是维护美元霸权的“金牌打手”,还记得90年代的南斯拉夫吗?
起初美国没怎么动,可眼看亲德法的国家独立,欧元势力渐强,要挑战美元地位了,美国坐不住了,立马借北约之手一顿猛揍,结果欧元兑美元汇率应声大跌,扩张势头被有效遏制。

这说明,航母战斗群的轰鸣,烧掉的不只是航空燃油,更是全球投资者买单的美债,它的威慑力,最终要服务于美元的购买力。
21世纪初的伊拉克更是经典案例,萨达姆想用欧元卖石油,直接动了美元的蛋糕,结局大家都知道了,美军入侵,战后伊拉克的石油贸易,乖乖回到了美元结算体系,美元地位再次巩固。

之后在中东,从利比亚到叙利亚,哪里有动荡,哪里似乎就有美国航母的身影,也总少不了美元和石油的博弈,每一次军事行动,都像一场精心计算的金融收割。
所以,想挑战美元霸权,代价可能就是你的国家资产,被美军航母的弹药库重新“估值”。

然而看似固若金汤的美元霸权,如今也出现了裂缝,世界格局正在悄然改变,曾经靠美元补给线横行全球的美军航母,开始感受到压力。
“免费午餐”开始变味2024年,金砖国家推进本币结算,筹备“金砖之桥”支付系统,沙特和伊朗在中国斡旋下和解,数字人民币也在崛起,这些都在摇动美元霸权的根基。
这边是外部挑战不断,那边是美国国内自己也吵翻天,国会为债务上限扯皮,五角大楼的将军们却在盘算一个让人头疼的数字,要是全球有20%的石油贸易不用美元结算,美国海军每年的预算就得砍掉几百亿。

这意味着福特级航母的电磁弹射器可能延期,F-35C的维护跟不上,甚至可能要从西太平洋撤回一个航母战斗群。
这些潜在的后果,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当全球投资者不再心甘情愿为美国的战争机器买单时,那些游弋在海湾的钢铁巨兽,还能威风多久?

美国一边是高昂的军费,另一边却是国内经济的困境,制造业空心化、财政赤字、通胀、就业难,特朗普时期的贸易战更是添乱。
可即便如此,美国还在不断提高债务上限,把问题往后拖,甚至计划2026年国防预算要冲破万亿美元大关,这种做法,无异于寅吃卯粮,不断透支未来。
连美军内部,都有人对政府这种处理债务的方式捏把汗,担心资金链说断就断,引爆更大的危机。

信源:美国将新命名两艘航母,为克林顿号、小布什号,目前美已有11艘现役航母 2025-01-14 12:49

信源:童话财经|美债“惊魂夜”:37万亿刀尖上的金钱游戏 2025-04-22 ·海报新闻
